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径通幽》原文、释意、人生体验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径通幽》原文、释意、人生体验

曲径通幽委曲求全,你愿意吗?很多人在目标上是求全的,可却没有人愿意受委屈。历史上有个很知名的人物韩信,他能忍胯下之辱,能够跃马疆场,建功立业。可是,因为有了功劳,自己没有把心态调整好,最后死于非命。说起来人生有两道关不太好过:第一道关是受委屈、受侮辱。很多人因为过不了这一关,空有英雄情怀,最终没有施展之地。第二道关是有了功劳、荣誉和地位之后,把持不了自己。不...

曲径通幽

委曲求全,你愿意吗?很多人在目标上是求全的,可却没有人愿意受委屈。

历史上有个很知名的人物韩信,他能忍胯下之辱,能够跃马疆场,建功立业。可是,因为有了功劳,自己没有把心态调整好,最后死于非命。

说起来人生有两道关不太好过:第一道关是受委屈、受侮辱。很多人因为过不了这一关,空有英雄情怀,最终没有施展之地。第二道关是有了功劳、荣誉和地位之后,把持不了自己。不少的英雄豪杰,没有死在腥风血雨中,却死在了因为有功、有能力而生出的傲慢和自以为是中。

由此可见,吃不得苦、受不得委屈,就没法赢得机会,这样的生命就在郁闷中死去了。人一旦承受不起功劳与荣誉,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经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释意】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

不自我表扬,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而有功劳;不自我矜持,反而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核心要义】

曲则全。

生活辩证法。

曲则全

在这一章中,老子首先阐述了他关于“曲则全”的思想要义。

首先,找到自己想法、愿望和做法的反面,才能找到真正的起点。

其次,唯有管控住喜欢冒进的自我欲念,才能让自己不因为主观盲动而给自己带来损失和灾难。老子使用了“不……故……”这种反转的特殊句式,也是管控自我的几个核心要点。

最后,老子提出了道家曲径通幽的智慧,告诉人们,世上的捷径是弯曲、拐弯的,而这才是合于道的坦途。

老子的思想可谓玄妙。我们的思维习惯是短跑冲刺型的,比如,以为努力就能成功,以为勤劳就能致富,以为灾难就是不幸,以为损失就会痛苦,以为冲突就会生气,等等。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道理,而另一个方面的道理我们很多人是看不到的。就像近些年人们讲的一些笑话那样,一个听起来有道理的想法,可能还有相反的一面。

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生活辩证法

在本章一开头,老子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这是中国文化中的太极思想,也是中国道家典型的阴阳哲学,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一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皆可为器。人若是懂得了这个原理,怎么还会因为眼前见到的一面而欢喜或者悲伤呢?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欢喜往往就是灾难的开始,被欢喜操控,自我就失去了自主性,最终会乐极生悲。许多人遇到挫折打击,往往就是悲观绝望,于是在客观效果上形成“雪上加霜”式的灾难叠加效应。实际上,悲伤不足悲,挫折都是在矫正我们错误的思维与方式,能够看到悲伤背面的提示,就会心生欢喜。阴阳哲学的妙处在于,喜无狂,悲无伤,逆无瞋,这样就能够稳住自己的心神,就能够将人间的悲喜、顺逆、得失等类似的两极现象统一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在两极之间来回跳跃,就可以减少生命的成本,就能够看到危险背后的机遇,也能看到欢喜背后的隐忧。如此这般,人生就没有破不开的困局,人生一切的困局,就都会变成一场练习和游戏,这样的人生才真正美妙啊!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告诉我们,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我们遇到了一面,就要去寻找它相反的方面,凡事看反面,答案在反面。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从正面去透视负面的状况,因为对于负面的把握,更能显现出正面的内涵。事实上,正面与负面,并非截然不同的东西,而是相互转化、彼此促进的关系。比如,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就是规律在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弱点,就是让我们停止带着一个残缺的系统向前进一步发展,只要我们停下来反省自己,就能够让自己更加完善,就能够避免更大的祸端。

人类是平等的,这是从理想上来说的。但对于一个个具体的生命来说,实则是有贵贱之分的:贵者,心量大,能承受,不动声色;贱者,心量小,难承受,喜欢张扬。一些不修行的人,总是喜欢显摆自己,自以为是,自吹自擂,自居有功,等等。也就是老子所说的,自见、自是、自伐、自矜。想想看,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为何要去表功呢?表功的人会得到表彰吗?做一件事大家也看得见,很夸张地去自吹自擂,岂不是让人生厌吗?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是提升自己的形象和价值,其结果却是贬低了自己,出卖了自己。修行者,就是修掉自己身上的贱性,首先要控制住自以为是,其次要能欣赏别人、赞美别人。控制住了自我表功的冲动,反过来去感恩、谦卑和自省。做到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自然产生了“明、彰、功、长”四大效果。

说到这儿,你对老子的辩证法之美妙有些感觉了吗?

【悟道箴言】

凡事一体两面,见正思反,见反思正。

万物阴阳一体,相互依存,互相转化。

警惕个人偏好,勿执一端,莫走极端。

人生如同镜子,贵在自强,自我折射。

恶争如同陷阱,与自己争,则不可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