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八章·道德钥匙》原文、释意、人生体验
道德钥匙
如果你去开锁,钥匙却怎么也插不进钥匙孔里,你会怎么做?是继续使劲吗?当然不是,应该要停下来看看是不是拿错了钥匙。
道德这个话题,人类讲了几千年了,怎么还在讲呢?肯定是讲来讲去也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那还要不要讲呢?不讲道德是不是会更加混乱呢?
大道至简,看起来深奥的道理,往往就隐藏在生活中:既然我们拿钥匙开门是这样的思路,那道德呢?道德钥匙是不是拿错了啊?
老子的伟大,就在于他看到了人们一直拿着错误的钥匙在努力开锁。那就让我们看看老子是如何帮我们找到正确的钥匙的吧!
【经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释意】
社会的公正被抛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
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会盛行一时;
家庭出现了纠纷,才有强调孝慈的必要;
国家陷于混乱,才会呼唤所谓的忠臣。
【核心要义】
道德钥匙。
合于大道。
道德钥匙
老子发现了道德的钥匙,也是道德的核心规律,就是道德的因果。老子发现了让道德失效的根本原因,也从社会生活中找到了以下四种典型情形,来给我们阐释这个特殊的因果。
第一,“大道废,有仁义”。为何现实中仁义讲得多,也被破坏得多呢?原来根源在于人们脱离了大道所谈的仁义,变成了虚情假意。看来大道废是因,强调仁义是果。
第二,“智慧出,有大伪”。为何现实中虚伪的人和行为那样普遍呢?原来脱离大道而生出来的不是什么智慧,而是心机。正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看来,离开大道的自以为是是因,虚伪狡诈是果。
第三,“六亲不和,有孝慈”。大人们不懂事,把人间关系搞得乱七八糟,才会要求儿女孝顺。若是大人们没搞乱,孩子的孝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正所谓父慈子孝,这是孝慈的因果。种好了因,还需要刻意强调果吗?看来“六亲不和”是因,强调孝慈是果,也是强求的无因之果。
第四,“国家昏乱,有忠臣”。历史上的忠臣大都出在乱世,和平年代好像显不出那样的忠良之士。原来,乱世是因,忠臣是果。
关键是,这“因”错了,“果”还能正确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决定着果实,这是农业种植的常识。
合于大道
明白了老子的真义,我们又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我们需要符合大道的仁义。我们知道了,老子不是简单地反对仁义,而是反对那些脱离大道的假仁假义。离开了大道,人心走向利己,仁义就会成为幌子,就会走上歪道。大道之仁义,也就是真仁、真义,它超越了利己,而利于众生,这就是符合大道的仁义。在现实中,衡量仁义真伪的一个标尺就是:一旦自己与别人发生了利益冲突或者自己受了损失,自己还能坚守仁义吗?由此可知,仁义之道在于:没事的时候要明白仁义,有了事情时就要践行仁义。
第二,我们需要合于大道的智慧。人的智慧来自纯净的心灵,来自无我的利他。一个有利己心的人,生出来的心眼叫算计。可这算计肯定会被人发现的,正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而一旦被看穿,就再也无法获得信任了。由此可见,真正的智慧,是替他人着想,是在遇到问题时不去指责和抱怨别人,而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真正的智慧,是保持至诚之心,无怨无悔,懂得损失也是收益、挫折也是教育。总之,不管遇到什么,总能有收益,而且是综合全面的收益。你说,这天底下有没有不亏的生意呢?唯有真正的智慧,才会永远有正面收益!
第三,我们需要合于大道的孝慈。家庭的和睦,来自对爱的坚守。家人是用来爱的,不是用来指责和批评的。在家里亲人之间,爱是一切,唯有爱对方多一点儿,才会收获爱的回馈。为不重要的事情争执就是对爱的背叛;在重要的事情上不懂得互相体谅,忘记了大家是利益共同体,只是一味坚持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就背离了爱的誓言。在家庭和睦方面,长辈负有第一责任,也就是要率先垂范,而且用心要纯粹,不能把自己对儿女的爱变成儿女孝顺自己的投资。儿女对长辈也有着尽孝道的天然责任,不应以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作为前提,这就是家庭幸福方面孝慈的大道。
第四,我们需要合于大道的忠诚。在封建社会,忠君爱国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在现代社会,热爱领袖、忠于国家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作为领导人,要一切为民所想,要戒除自己的私欲。这样才能够上下贯通,全民一心谋发展。如果自己不能成为表率,职位就是耻辱的表演场,权力就是毁灭自己的利刃。由此可见,国家的清明与混乱,领导人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成为领导人就要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若是依然沉迷于一般人的享乐,不仅会丢掉人心,还会丢掉权位乃至性命。古往今来,多少人用生命为我们写就了一部部的反面教材啊!
至此,我们越来越清晰地知道,人生信正道,心中有正念,动中有正行,人生才有正果。圣人们的思想看起来晦涩难懂,其实是在喋喋不休地向我们阐释着人生中最朴素的道理。
【悟道箴言】
真人真意,即是大道。
一心利人,即是智慧。
父慈子孝,家庭和睦。
政治清明,国民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