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求学体道的少年
求学体道的少年
根据秦新成、刘升元的《老子传》,出生在乡野村落中的老子,玩伴都是乡村的孩子,他们自由玩耍,度过了自由自在的童年;小草、树林、河流、山坡、泥土……到处都有老子的足迹。自然界的种种事物,成为老子撰写《道德经》信手拈来的素材;老子也充分吸收了大自然的灵气,这种灵气为他日后创立独特的天道观与人道观提供了帮助。与众不同的是,老子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智慧。
到了上学的年龄,老莱夫妇给老子请了一位叫商容的老师。商容精通殷商礼乐和天文地理,十分受人敬重。通过教学,商容发现老子非常聪颖,善于思考,于是就启发他认识“柔弱之道”。一天,商容张开嘴巴让老子观察,问道:“我的舌头在吗?”老子答:“在。”商容又问:“我的牙齿在吗?”老子答:“都不在了。”商容接着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老子想了一下,说:“您的舌头很柔软,所以还在;您的牙齿太脆硬了,所以全掉落了。”商容高兴地说:“是啊!舌头和牙齿是这个道理,天下所有事物的道理都是如此,这就是柔弱胜刚强啊!”商容是老子的启蒙老师,也是他的人生导师。得益于商容先生的启发,老子对天道与人道形成深刻的认知,打下了《道德经》创作的理论基础。可见,商容对老子以及道家思想的影响是重大的。
老子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新问题。商容教了老子三年左右,认为自己的学识已不能满足老子的求知欲,也无法再解答老子的疑问,便建议老子离开乡野曲仁里,去周朝的国都。那里典籍浩瀚、贤士如云,是求学深造的好地方。老莱夫妇含泪送别老子入周。从此,在商容的举荐下,老子在周朝的国都拜见博士,入太学,学习《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以及天文、地理、历史、人伦等。几年下来,老子的学识大有长进,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少年。
少年老子一个人游历在外,没有背景,又身处乱世,日子可能过得很辛苦,甚至受人鄙视。但他深知“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在不尽如人意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坚持学习,并且丝毫不外露自己的才华。贫困的生活与战乱的局势,又加深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在少年求学的历程中,老子的人生阅历不断丰富,并一直坚持求道、体道,这是难能可贵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1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