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约公元前526年,孔子问礼于老子。当时,孔子约25岁,老子约45岁。青年时期的孔子在鲁国因知礼而闻名,但他对周礼尚有不清楚之处;由于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又学识过人,所以,孔子千里迢迢,带弟子来到周朝都城洛邑向老子问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具体情形。那天,孔子按照当时的礼节,手捧大雁作为见面礼,拜见老子。他向老子请教了关于周礼的一些具体问题,老子毫无保...

约公元前526年,孔子问礼于老子。当时,孔子约25岁,老子约45岁。青年时期的孔子在鲁国因知礼而闻名,但他对周礼尚有不清楚之处;由于老子是周守藏室之史,又学识过人,所以,孔子千里迢迢,带弟子来到周朝都城洛邑向老子问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了具体情形。

那天,孔子按照当时的礼节,手捧大雁作为见面礼,拜见老子。他向老子请教了关于周礼的一些具体问题,老子毫无保留地作了回答,同时,老子开导孔子要看到变化,不应固守周礼。由于孔子的真诚,老子送给他几句话作为临别礼物。老子说:“你研究的多是古人的东西,可古人死了,连骨头都腐烂了,只剩下几句话,你不能把那些话看得过死。君子如果遇到好时机,就应出来做事;如果生不逢时,就应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聪明的商人,即使很有钱也不外露,而是将财富深藏起来;德高望重的君子,其才德藏而不露,看起来是大智若愚的样子。你应该去掉骄傲和贪欲,去掉一些架子和妄想,这些对你都没有好处。”

孔子的心灵被震撼了。青年时期的孔子,言谈举止无不流露出横溢的才华、满满的自信、远大的志向和满腔的热情。这些在世人眼里都是积极的,可在老子看来却是无益的。老子的话直言不讳、深富哲理,对孔子而言如醍醐灌顶,令他受益终身。老子的话其实也表明自己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态度,预示着其未来的隐士之路。

孔子怀着感激的心情离开了洛邑,回到鲁国后,弟子问:“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孔子说:“鸟,我知道它会飞翔;鱼,我知道它会游水;兽,我知道它会奔走。但是用箭能射中鸟,用钩能钓到鱼,用网能捕到兽。至于龙,我不知如何驾驭它;它乘风云而上九天,无法捉摸,深不可测。老子就如龙一样啊!”孔子对老子的赞美发自肺腑。在孔子心目中,老子就是如龙的哲人,这是对老子的神化,足以表明他极高的地位与极深的智慧。

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史记》所言与《道德经》中老子的一贯主张是一致的,基本上可信。此外,《庄子》《礼记》《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孔子家语》等典籍对孔子问礼于老子一事都有记载,只是对孔子问礼时的年龄记录差异过大。不少学者认为,这种情形恰恰说明孔子在不同时期多次向老子问礼。其中,《庄子·天运》确认了老子在孔子心目中是如龙的哲人形象。

《庄子·天运》记载,孔子在51岁时还没有悟“道”,他听说老子已求到天道,就带着弟子,往南来到沛地(今江苏沛县,与老子家乡相隔不远)再次向老子请教。孔子说:“我从规范、制度方面求‘道’,用了五年没有求到;又从阴阳变化上求‘道’,用了12年还是没有求到。”老子直接否定了孔子求“道”的做法,他说:“‘道’是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传的,你只能靠内心的觉悟去体会它、接近它,而不能通过一般的智慧去把握它。”听了老子的见解,孔子深受启发。接着,他们论及仁义问题,两人分歧较大,不欢而散。

对于仁义,孔子和老子一直存在争议,《庄子·天道》对此有记载。孔子认为:仁义是人的本性,君子离开仁,在社会上就无法做人;君子抛开义,活着就没有意义;仁义是中正和乐,博爱众人,大公无私。老子则认为,孔子的话是浮华虚伪的言辞,标榜自己无私的恰恰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私。在《庄子·天运》中,老子指出:仁义好比先王使用过的旅舍,只供他们在人生旅途中留宿,不是可以长久居住的;仁义给人毒害,带来祸乱,让社会失去淳厚质朴的风气;一味地宣扬仁义,就好像敲着鼓去追赶逃亡的人似的,所以,一切要顺自然规律行事。实际上,孔子志在发挥仁义精神以维护规范、制度;老子已经超越仁义,追求自然无为。孔子和老子对仁义的分歧看似对立,实则形成互补,既涉及实践层面,又涉及精神层面,成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

孔子拜见老子回来,三天不讲话,弟子问:“先生见到老子,对他作出什么诲劝了?”孔子说:“我活到现在竟然见到真正的龙了。它合起来是一个整体,分散开能独立行动,腾云驾雾,遨游于阴阳二气之间。我当时大张着嘴,久久不能合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哪能对老子作出诲劝呢?”根据《庄子·天运》的记载,孔子称老子为龙。在孔子心中,老子就是那外表渊默沉静,却蕴藏无限能量,可以逍遥自在的龙。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1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