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与养生学

《道德经》与养生学

(三)《道德经》与养生学《道德经》提出了致虚守静、寡欲知足的养生学,追求安宁、淡泊、自然的生活。养生,不仅仅是养命延寿,还是一种生活态度。《道德经》的养生学虽分散,但特色鲜明,在历史上不仅影响了道家、道教,还影响了中医的发展。1.《道德经》的养生学。《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道出了养生真谛。从这一意义上讲,老子是一个养生专家,低调而智慧。了解《道德经》的养生学...

(三)《道德经》与养生学

《道德经》提出了致虚守静、寡欲知足的养生学,追求安宁、淡泊、自然的生活。养生,不仅仅是养命延寿,还是一种生活态度。《道德经》的养生学虽分散,但特色鲜明,在历史上不仅影响了道家、道教,还影响了中医的发展。

1.《道德经》的养生学。

《道德经》短短五千言,却道出了养生真谛。从这一意义上讲,老子是一个养生专家,低调而智慧。了解《道德经》的养生学,不但有利于人们实现身心健康、祛病延寿,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道德经》养生学主要通过“致虚”工夫,恢复心灵的空明宁静,“虚”是《道德经》养生学追求的至高境界。这一境界与精气的保养有密切关系。老子问: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十章)

即结聚精气达到最柔和的境地,能像婴儿的状态吗?精气是父母精血带来的先天之气,决定着个人的体质、生理、发育,乃至寿命长短;“柔”是心境极为静定的状态。对于婴儿,老子还说:

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道德经》五十五章)

老子认为婴儿筋骨柔弱,但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号哭,但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婴儿没有贪欲、没有执念、没有心机,精气、元气才会保养得很好,自然纯真柔和,这正是《道德经》致虚守静工夫所要追求的,也是养生的秘笈。

《道德经》还提倡重身轻物的养生学。老子强调“见素抱朴”,素朴的生活符合老子的自然之道,十分可贵。自古以来,名利、金钱、财富、地位等,对人们的诱惑力都难以抵挡。一般人会将它们看得很重,费尽心思去争、去抢,甚至不择手段,在老子看来,这不但耗费人们的精气,还容易让人患得患失,最终损害人们的健康。人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道德经》的养生学告诉我们:追逐无止境的欲望是舍本逐末。只重物质而忽略了身体,往往得不偿失,导致疾病缠身。对此,老子提醒世人: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四十六章)

即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错就是想要获得。懂得知足,过上素朴的生活是养生的大智慧。

2.《道德经》养生学对道家、道教的影响。

《道德经》养生学对道家与道教形成了深远影响。杨朱学派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创始人是杨子,又称杨朱、阳子居、阳生。杨朱继承《道德经》重身轻物的养生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贵生”“全生”论。杨朱认为: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吕氏春秋·贵生》)

在杨朱看来,天下没有比我的生命更宝贵的,所以要“贵生”“贵己”。杨朱所“贵”的是个体的生命,既指生命的存在,又包括生命的质量,俨然脱胎于《道德经》的养生学。

杨朱的“贵生”思想不仅影响了其后庄子的思想,对当时各家学派都有启发。《孟子》记载: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滕文公下》)

当时,人们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学派,就是属于墨家学派。可见,杨朱发展了《道德经》的养生学,影响了一个时代,即便在今天,其“贵生”论对人们的养生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庄子认为,山上的树木因为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因为可以照明而被燃烧,桂树皮因为可以食用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能派上用场而被割采……人们只看到有用的一面,却不懂得无用的好处。在庄子的世界里,物和功名只是次要的东西,人的生命才是第一位的。他提出“无用之用”(《庄子·人间世》)的观点,认为无用就不会把生命当作工具被别人利用,这样才可以避害保身。他还主张: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就这样,庄子把遵循事物的自然之理与保全生命、奉养父母、享尽天年相联系,把《道德经》重身轻物的养生学落于实处,对现代中老年人的养生观念也有重要启发。

《道德经》的养生学一直影响着道教。受其影响,道教的生命意识很强。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认为:

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太平经》卷三十五)

丧者为贱。生者为贵。(《太平经》卷七十三至八十五)

天地之间,长寿为最善。(《太平经》卷五十六至六十四)

并强调精、气、神三者合一。可见,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实际上,道教的教义、教理都与生命相关,生命问题是道教关注的重心。虽然道教的养生以长生成仙为最终目的,但道门中人对养生、防疾、治病理论与方法的长期探索,足以表明道教徒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葛洪和陶弘景是中国早期道教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养生理论都十分重视精神修养和身体保养。东晋道士葛洪认为,要实现长生久视,就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否则会为物所累。《抱朴子养生论》一文十分接近葛洪的思想,它强调“宽泰自居,恬淡自守”,即常常让自己轻松安泰、恬淡清静,疾病自然不会来侵犯,这是用内心的清静保养生命的方法,直接把《道德经》“致虚”的主张应用于医学领域。葛洪指出:人们明明知道长期饮食过度会引起疾病,却无法控制自己吃肥肉美食;明明知道放纵欲望会损害身体,却无法对欲望有所割舍,所以要“饮食有度,兴居有节”(《抱朴子内篇·至理》)。事实上,饮食有度,日常生活有节制,不但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保养先天元气。反之,人们一味迷恋享受、追求名利,难免身体疲劳、元气衰竭,在葛洪看来,这是对身体的重大伤害。他说:

身劳则神散,气竭则命终。(《抱朴子内篇·至理》)

葛洪一直在引导人们:不为物所累,过朴素淡泊的生活,远离所有伤害生命的因素。对《道德经》重身轻物的养生学而言,这是继承,也是发展,并为道教养生理论走向成熟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朝著名的炼丹家陶弘景主张:

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饮食,莫大沉醉,莫大愁忧,莫大哀思。(《养性延命录·教诫篇第一》)

认为“养性之道”的秘诀在于什么行为都不要过;还强调“淡然无为,神气自满”。陶弘景的养生理论,继承了《道德经》致虚守静、寡欲知足的主张,强调精神修炼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影响了后来道教的发展。

道教追求长生求仙,其实表达了道教信徒重视生命、渴望延长生命、永生不死的想法。道教养生学的精华是性命双修,性指人的精神、心理,命指人的生命、身体,由全真教的开山祖师王重阳提出。在王重阳看来,修性就是去除情欲,使心地归于清静,这种精神修炼是道教修炼的捷径。性命双修把《道德经》寡欲知足的养生理念推向更高境界,并使道教养生学的发展呈现修性与修命相结合的特色。

早期道教还形成了以仿生为特色的动功修炼方法。动功修炼法又叫形体修炼法,包括按摩、导引、拳术等。其中,导引类似于后来的气功,有利于人们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具体而言,导引是人们在意念的引导下,进行屈伸俯仰等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主要有五禽戏、八段锦、彭祖功等,是《道德经》重身轻物的养生学在动功上的体现。

东汉时期,神医华佗发明了“五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这是最早的导引之一,也称之为健身操。通过模仿这五种动物的活动姿势,练习者全身的肌肉和骨节得到舒展,血脉也得到流通,“五禽戏”起到锻炼身体、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人们身体不舒服时,起来练习其中一戏,全身流汗后,就会面色红润、身体轻便、想吃东西。可以说,华佗创立的“五禽戏”以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为重心,既发扬了《道德经》养生学的精神,又开创了道教养生学的新内容。

后来,道教形成了另一种动功形式——太极拳。南宋至明初,道教的一代宗师张三丰创立了内家拳,其中包括太极拳,不但能防身御暴,还可以养生。太极拳的拳理深受《道德经》养生学的影响,主要是以静为主,动从静生,以静制动,刚柔并济。练功时,人们要排除杂念,静心宁神,气沉丹田,意念专注,以意行气,引导肢体动作。太极拳的动作应越练越静,不是外在形体上的静,而是在万千变化中人的内心处于静的状态,意行气行,意到气到。双方交手时,人们一般不主动进攻,而是等待时机,顺其势,借其力,心平气和地与对手过招,这样,下盘能保持稳固,全身的力量才能汇集起来。

从动功的角度看,太极拳是对《道德经》养生学的实践、应用与发展,探索了可操作的、易于推广的养生方法,有利于全民健身。太极拳作为养生防身之术,一直为广大武术爱好者青睐,也深受中国老百姓及海外人士的喜爱。在实践中,太极拳的每一个招式,都伴随着呼吸和运动,起到积聚能量、疏经通络、活血养气、滋养内脏、放松身心、安宁心神的作用,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各种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消化类疾病、癌症等;有利于体质虚弱和气血不调者改善状况;还有利于缓解人们的紧张心理,实现延年益寿。可以说,通过练习太极拳,人们不但强身健体、祛病养生、神清气爽、身心愉悦,还弘扬了《道德经》的养生学。

3.《道德经》养生学对中医的影响。

《道德经》养生学还对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帝内经》是我国目前最早的医学文献典籍,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著作。《黄帝内经》吸收了《道德经》养生学的思想精华,并结合医学理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医养生观念。

《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们如果内心保持淡泊、虚静,真气就能正常运行,精气和神气就能运行体内、不外泄,人怎么会有疾病呢?因为人们内心安定,不恐惧、不焦虑,即便形体在劳作,但真气依然平和调顺。不当的嗜好影响不了他们,淫乱的行为诱惑不了他们,外界事物的变化不容易让他们心烦意乱,所以,“恬淡虚无”符合养生之道。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的养生理念,与《道德经》“致虚”的养生主张如出一辙,也是治疗当代人心灵疾病和身体疾病的灵丹妙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疲惫不堪,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从中医角度而言,就是阴阳、藏腑、气血不平衡,长期处于这种不平衡的状态,疾病容易乘虚而入。对此,《黄帝内经》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方法,能从根本上增强人们身体的调节能力与抵抗能力,是《道德经》养生学在中医领域的反映。

《黄帝内经》还提出“治未病”的养生理念。“治未病”是未雨绸缪,是防患于未然。《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一》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当疾病发生时再去治疗,当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再去调理,就好比口渴了再去掘井一样,为时已晚,所以,对疾病的预防胜于治疗。“治未病”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妄劳作、远离妄念、内心清静。“治未病”的方法在各个细节再现了《道德经》的养生之道,是对《道德经》养生学的继承;“治未病”的理念则体现了中医对《道德经》养生学的发展。《黄帝内经》“治未病”的理念一直应用于疾病的防治实践,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们往往在患上疾病,又难以摆脱痛苦之时,才意识到《黄帝内经》“治未病”的价值,才意识到《道德经》养生学的精妙之处。通过“治未病”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个人和社会而言都意义重大。只有远离疾病,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事实证明,未病先防,才是最有效的养生之道。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