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辩证论》

道德经《辩证论》

(一)辩证论以“道”为依据,老子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辩证理念:反者道之动。(《道德经》四十章)这是《道德经》辩证论的基础。《道德经》的辩证论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对立统一,还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势——物极必反。它们大多源自日常生活经验,通俗易懂,又充满哲理,可谓朴素的辩证法。2000多年来,《道德经》的辩证论充满神奇的魅力,从未过时,令...

(一)辩证论

以“道”为依据,老子提出了独具特色的辩证理念:

反者道之动。(《道德经》四十章)

这是《道德经》辩证论的基础。《道德经》的辩证论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对立统一,还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的趋势——物极必反。它们大多源自日常生活经验,通俗易懂,又充满哲理,可谓朴素的辩证法。2000多年来,《道德经》的辩证论充满神奇的魅力,从未过时,令人回味无穷。在它指导下,人们对人生、生活、社会和世界的感悟越来越深刻,智慧也得到增长。

1.辩证理念:反者道之动。

“道”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母体,其特点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道德经》二十五章),也就是说,“道”是运动变化、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那么,“道”是如何运动变化的呢?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了自己的辩证理念:“反者道之动。”“道”的运动是相反,或循环的,这是“道”自身运动的规律。“反”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相反。相反指事物的对立性。任何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即对立面,正因为对立面的存在,才有了自己的坐标;事物与其对立面是相反相成的,这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会不断向其对立面发展,如物极必反,这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之一。

老子不仅能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能看到事物的反面,善于知反,他强调:

正言若反。(《道德经》七十八章)

正面的言论听起来好像是反面的,“反”在这里是与“正”相对的概念。所以,老子强调“大巧若拙”(《道德经》四十五章)、“大音希声”(《道德经》四十一章),这叫正话反说,是一种能看到反面的大智慧。正如一把刀,人们说它是锋利的,老子却说它是愚钝的,因为他看到刀的背面。相反相成,这才是事物发展的常态。生活中,由于人们认识的有限性,往往停留在、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老子的言论则给我们一些启发:看到的、感受到的,可能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其二,循环。“反”,在《道德经》中除了与正相对,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返回,强调循环往复的规律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德经》二十五章)

这是指“道”广大无边而川流不息,川流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返回本源。也就是说,不论有多远,“道”运动的历程还是返回它自身。

事物的发展,由起点到终点,再返回到起点,再到终点……循环往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之一。正如春夏秋冬的轮回,一年又一年,是周而复始的运动。返回表面上看是还原、返本、重复,但其实已经经历了一个变化、更新的过程;循环是万事万物自我生成、自我化育的途径,既饱含了自然、自由的气息,又蕴含了无限的生机与能量。

“反”的两方面的含义对《道德经》的辩证论而言,都非常关键。

2.存在状态:对立统一。

老子通过观察一些生活现象和社会现象,在《道德经》中揭示了常人不容易看到、不容易感受到的辩证法:事物有正、反两个面,人们一般只看到正面,看不到反面,但反面与正面是共存的,反面对于事物的存在有重要意义,这是其一;其二,事物的正面和反面是对立的,但它们也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反相成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之一。《道德经》的辩证论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对立统一规律,但已蕴含其主要内容,在春秋时期,这是难能可贵的。

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许多对立的概念,如有无、阴阳、生死、贵贱、祸福、善恶、宠辱、静躁、难易、美丑、厚薄、智愚、刚柔、曲全、枉直、洼盈、敝新、多少、成缺、奇正、高下、前后等,并通过简单而朴素的语言,揭示出深邃、辩证的道理,至今为止,它们还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当下,“洼则盈”“大成若缺”“贵以贱为本”“甚爱必大费”等名言,对人们有着特殊的意义。

老子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二十二章)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组对立的概念,甚至说不通,但生活中的经验告诉我们:弯曲反能保全,委曲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而生新,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人们都喜欢追逐事物的显相,比如“全”“直”“盈”“新”“得”,这些对事物而言都有正面的意义,积极而美好,谁能不想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追求它们?然而,追求的结果往往是陷入无限的纷争当中,人们疲惫不堪,烦恼重重,甚至走上不法道路。

“曲”“枉”“洼”“敝”“少”等则代表了事物的反面,它们是人们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代表着事物不够完美,使事物处于弱势。在老子看来,这是表面现象,它们恰恰因此具备柔弱、居下、不争的特点。由于没有发展到事物的顶峰、没有达到饱和状态,反而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并一直保持内在的活力;由于没有太突出显露、太过刚强,反而可以迂回发展、绵绵不绝。老子告诉我们:只看到正面不利于事物的发展;看到反面并重视反面,事物的发展才能长保不殆。

以“洼则盈”为例。“洼”与“盈”相对而存在,“洼”意味着没有“盈”,没有“盈”就可以继续朝“盈”发展,比如下雨天洼地可以被雨水填满;一旦“盈”了,就意味着满溢,就像水在杯子里面满了就要流出一样,不断地流出,这是过度的表现。在老子看来,“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道德经》九章),即一直把持,处于“盈”的状态,还不如适时停止。老子告诫人们不可执着于“盈”,否则祸患可能随之到来,就像骄傲自大会招致他人忌妒一样。

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低处就是“洼”处,水流向“洼”处是自然规律;“洼”更容易积蓄水,从而变“盈”。百川流入大海,就是因为大海的低洼。人的一生也需要修炼“洼”的功夫。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虚怀若谷、要柔弱、要谦卑、要温和,这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要开拓视野、开发潜能、长期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这样,才能跨越一个又一个障碍,追求一个又一个梦想,拥有成功的人生;在失意时,还不能放弃,要有积蓄力量的勇气,要有等待时机的耐心,这样,才能厚积薄发,走出低谷。也就是说,只有拥有“洼”的精神,才有机会一直接近“盈”,持续地往高处走。

如果总是处于“盈”的状态,人很容易产生自满、优越的情绪,惰性也随之而来,结果,不但个人奋斗的激情、拼搏的动力受到影响,发展空间与潜能开发也受到限制。生活中,人们往往只看到“盈”的美好,只追求“盈”的利益,只想保持“盈”的状态,却忽略了“洼”。《道德经》则以“洼则盈”这一短句,启发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只看表面,还要换个角度,看到“盈”的反面,感受“洼”的力量,重视它们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又如“多则惑”。因为贪多,人们容易陷入诱惑的深渊,从而失去判断,被迷惑。现代的贪官,在贪之前的生活往往是“少”的状态。“少”并不是清贫,而是可以维持家用,过着普通、安宁的生活;“少”虽没有大富大贵,却是合法的。可贪欲之心,往往让人们难挡诱惑,一步一步,去追求“多”的状态,所以,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好,胆子也越来越大,直到停不下脚步。身处“多”的状态,人们很容易迷失在金钱带来的快感中,有的人把大量现金藏在家中,守着现金感觉到满足;有的人内心忐忑,不敢乱花钱,一边过着和“少”的状态一样的生活,一边继续敛财;有的人则逍遥法外,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因为“多”,一些人彻底被迷惑了,丢了信仰,丢了良心,丢了底线,丢了原则。直到被查时才意识到:自己违法了,已无路可退。有的人带着万般无奈,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有的人在监狱中百般懊悔;有的人则要在监狱中度过余生。“少”可以保全生命、保障生活,可以让精神安宁;“多”则迷失自我、后患无穷,甚至让人抱憾终生,这就是《道德经》“多则惑”向人们揭示的道理。

通过种种生活经验,老子善于从反面来说正面的道理,亲切而深刻。可以说,在现代社会,《道德经》的辩证论是人们减缓压力、学会放手、注重内敛和积蓄力量的灵丹妙药。

《道德经》又说:

大成若缺。(《道德经》四十五章)

意思是,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20世纪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经典作品之一——《失落的一角》,就讲述了一个缺憾与完美的故事。一个圆缺了一个角,她一边寻找,一边唱着歌:“我要找我那失落的一角。”因为缺了一角,所以她滚不快。她会停下来和虫儿说说话,闻闻花香,有时她会超过一只甲虫,她认为这是她最美好的时光。她就这样不停地滚着,日晒雨淋,跨过高山,越过海洋,穿过沼泽与丛林,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最合适的那一个角,她变得完整了。于是她滚动得越来越快,快得停不下来,快得连歌都唱不出来。于是,她轻轻地放下已经寻找到的那一个角,又开始慢慢地往前滚动,快乐地唱着歌儿去寻找那失落的一角……配上简单而又醒目的黑白线条,这个故事让人感动得落泪,也让人情不自禁地思考人生。这个圆在完整之后,发现自己打乱了前行的节奏,失掉了本有的快乐,于是,它勇敢地放下了好不容易找到的那个角,带着一点缺憾,继续追求简单、自由、快乐的生活。

《失落的一角》恰恰印证了老子“大成若缺”的辩证法。真正的完美看起来是有缺憾的,正因为缺憾,事物才会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曾努力地去追求完美,虽风雨兼程,却认为无限美好;一旦成功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像那个完整的圆一样,被快节奏的生活推着往前赶,有太多的理由停不下来,有太多的东西无法舍弃,如地位、金钱、名利等。为了拥有,为了保持成功,为了不落后于人,我们可能除了拼命地努力之外,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没有心情品味人生,没有心情观赏风景……

真正“大成”的人生不仅要有成功,还要有快乐。所以,只有勇敢地舍弃,带一点缺憾,才能成就“大成”,体验到从容、自由和愉悦,真正的智者追求的是“若缺”的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领悟《道德经》“大成若缺”辩证法的真谛,充分意识到缺憾的动力;像“失落的一角”一样,带着这样的动力,勇敢地追求,快乐地生活,把精彩留在每一个当下。

“大成若缺”的喻意,又像苹果公司的L o g o。一个被咬一口的苹果,不够完美,却引起无数“果粉”的遐想。与完好无损的苹果相比,这个有缺口的L o g o更令人关注,它被赋予挑战、神秘、勇气、活力等意蕴,这个缺口是“大成”的显现。生活中,人们喜爱“大成”的人生,却没有“若缺”的勇气;人们想让“大成”永驻,却发现“其用”易衰。希望我们的人生亦如一只有缺口的苹果,看上去有一点缺憾,实则“大成”。太完美、太圆满的人生虽然炫目,但往往局限于一时;有缺憾才是生活的常态,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实而充满魅力的。但凡日子过得美满的人,一般不会吹嘘自己如何美满,甚至去秀恩爱,而是会流露一些“缺”处。他们深知“大成若缺”的道理,有了“缺”,才会含藏内敛,才不会让自己的美满到了头。总之,只有从内心容忍“缺”、正视“缺”,才能自然地过上“大成”的生活。

此外,《道德经》强调: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四十五章)

其中,每一个“大……若……”的表述都十分经典,且深深影响了中国人。老子通过强烈的对比,让人们意识到事物对立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发现事物反面的积极意义,从而使正面的存在绵绵不绝。这既是《道德经》的辩证论,也是高深的人生境界。

当下,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都有一些人从骨子里自以为高贵,恨不得把低贱视作传染病,生怕它靠近自己,甚至刻意通过服饰、妆扮、气场、语言、行为等展示自己。所以,有的人身上生出一股傲气,不但没有显得尊贵,还被别人嘲笑。《道德经》强调: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道德经》三十九章)

这说明,贵与贱不是纯粹的对立关系,还有进一步的依存关系。贵以贱为根本,从贱中才显出贵的姿态;高以下为基础,从下中才显出高的牢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道德经》三十九章)

侯王可以说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了,却自称“孤、寡、不谷”,正是以低贱为本的体现,这种甘愿居下的称号,不但不会降低侯王的身份,反而更显其高贵。在老子看来,最高的荣誉是无誉,宁可不要玉石的华丽,也要石块的坚固。

这是一个功利的时代,不经意间,一些人喜欢用一身名牌、珠光宝气来标榜自己的身份;一些人习惯用权力和金钱来显示自己的地位;一些人习惯用颐使气指的口气来表明自己高高在上;还有一些人喜欢拿豪车、豪宅、奢侈品等炫富……从而,不可避免地滋生了攀比、浮躁、唯利是图、戾气盛行等社会风气。对这些享有充足社会资源的人而言,他们根本看不见低贱的价值,更不愿去尝试用低贱来成就高贵,因为他们眼里只有高贵。

人们都在追求富裕、高品质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只注重消费和享受,就会如暴发户、土豪、富二代那样挥金如土,只是有钱,而不是高贵。不但上层社会的人会排斥你,下层社会的人也会嫉妒你,你越想显示身份和地位,越会感到无所适从,只有与低贱相伴,你才能从容地显示出高贵来。

同时,现在也非常流行低调的奢华。低调的奢华则显示了物的金品质、人的高境界和低姿态,揭示了《道德经》“贵以贱为本”的真谛,是真正的高贵。正因为不显山、不露水,才更显高贵。在生活中,许多高贵的人根本不刻意追求富贵,而是追求自由、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时下,人们纷纷买小汽车用来作为交通工具时,提倡简约生活的人却流行骑自行车,健身又环保;人们都在追逐名牌时,一些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却是相当朴素的,他们穿着简单、饮食清淡、居所简朴,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事业上。令人吃惊的是,当一些人习惯性地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时,真正有地位的人却保留着谦和、友善的作风,从不出风头,从不表现自己,是十足的大智若愚。“贵以贱为本”表明,真正的高贵,就是能放下高贵,自然、亲和、谦虚,做到生活化。

《道德经》的辩证论,还强调要理性地看待事物的两面。老子有三个追问: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道德经》四十四章)

这三个问题如此直白,却如雷贯耳,引起人们的深度思考。现实中,谁不向往名声与货利?谁又能不受到名声与货利的诱惑?人们大多趋之若鹜,而且奋不顾身。在这种情况下,老子又抛出了一个比较对象:生命。答案瞬间揭晓。在生命面前,名声与货利无疑是脆弱的。以生命为参照,得到名声与货利,自然比失去名声与货利更有害。只是没有这个参照,人们便深陷其中,还乐此不疲。《道德经》的辩证论之所以让人感到犀利又亲切,就是因为它来自日常生活经验。

老子又提出一个命题: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道德经》四十四章)

即过分的爱惜必然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储藏必定会招致极大的损失。如果过分爱惜名利,整日追名逐利,必然会耗费精力、扰乱心性,并损伤生命。名声与货利都是身外之物,当生命不存在时,一切都化为乌有。可名声与货利对人们的诱惑太大了,人们很容易迷失在无止境的追求中。人们往往只看到得到的一面,却忽略了失去的一面,这种失去不知不觉,最后却让人得不偿失;投入越多,失去的自然也越多。所以,《道德经》暗示人们不要“甚爱”。没有“甚爱”,人们追求天真自然、简朴宁静的生活,就不会陷入战战兢兢、处心积虑的情绪之中,许多烦恼和痛苦也随之远去。

“甚爱必大费”不仅仅针对物,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一个人,投入了过多的爱,必然要耗费巨大的心力、真挚的情感、大量的金钱,甚至动用手中的权力。不论是对父母、爱人、孩子,还是对朋友,或其他人,都不例外。对付出者而言,“甚爱”无疑是自愿的,甚至不求回报;但如果有一天,你失去了对方,或者对方远离了你,或者对方嫌弃了你,或者对方抛弃了你,或者出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你会受到重大打击,乃至突然崩溃。因为你付出的太多太多,因为你付出了太久太久。出于伤心、失落、失意、气愤等,有的人患上心理疾病,有的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甚至剥夺对方的生命,为“甚爱”付出了惨重代价。

同理,过分敛藏财物的人,必定因过于丰富的藏品而招人嫉妒眼红,难免会陷入意想不到的危险之中;或因天灾人祸等招致极大的损失,这就是“多藏必厚亡”。清代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当权20多年,聚敛白银8亿至11亿两、土地几千顷、房产几百处。当时,清政府一年的税收不过7000万两,和珅匿藏的财富竟然超过清政府15年的收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谓“多藏”之最。然而,藏再多的财富,也保不住他的性命。乾隆皇帝死后15天,嘉庆皇帝以一条白绫赐和珅自尽。当时,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和珅一生追求“多藏”,到头来被抄家,“多藏”成为他贪腐的证据,“多藏”令他在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多藏”最终要了他的性命,这就是“厚亡”。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富足了,依然有很多人迷恋“多藏”,成为贪官。当贪官没有能力把大量现金转移到国外,又不敢存银行、置房产时,他们热衷于把钱藏匿在家里,以规避风险。一些巨贪藏匿的现金数字竟以亿元为单位。除巨额现金外,贪官喜欢在家中存放金条、钻石、玉器、钟表、文物等,存放的地方有保险柜、衣柜、水果箱、卫生间、厨房、地下等。贪官藏匿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贪官“多藏”的嗜好,简直匪夷所思。明明已远远超出享受的范围,为什么要储藏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为什么要战战兢兢地藏那么多宝贝?根源还是人内心的贪欲。每天回到家,看着满屋子的钱,捧着金银财宝,感觉踏实、满足,有成就感。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多藏”渐渐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对数字已没有概念。当然,为守住“多藏”,一些贪官在外面不敢花钱、不敢露富,还担心家中被盗,每天过得提心吊胆。《道德经》所说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道德经》九章)一语道破天机。

过度地追求财富,不知止,就要为欲望埋单。事实上,对贪官而言,“多藏”就是坠入犯罪深渊的过程,东窗事发、接受法律制裁之时就是“厚亡”。迷悟之间,《道德经》的这句话——“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最发人深思。迷的时候,贪恋“多藏”,不计后果;悟的时候,“厚亡”难挡,悔之已晚。在生命和自由面前,人们才真正明白:“多藏”只是过眼云烟,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藏”得越多,“亡”得越惨,甚至获得极刑。

总之,《道德经》的辩证论强调: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正面,还要善于观察其反面。明白对立统一的规律,人们才能把握好度,知足、知止,远离负累、烦恼、羞辱和各种可能发生的危险,过上平安、长久的生活。

3.发展趋势:物极必反。

在对立统一规律的基础上,《道德经》的辩证论还揭示事物的发展趋势:物极必反。所谓物极必反,是指事物发展到极限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这是“道”运动变化的规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在《道德经》中,老子通过千里始足下、“慎终如始”、“其安易持”、“未兆易谋”、福祸相化、将歙固张等观点,揭示了物极必反这一事物发展趋势,给《道德经》增添不少辩证、理性的光芒。这种光芒越过时空隧道,依然能够照亮当今人们的内心世界。

《道德经》中有一段名言,大家耳熟能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六十四章)

对此,人们莫不知,却莫能行。人们一般只看到“合抱之木”的粗,“九层之台”的高,“千里之行”的远,这些都是高大上、美好而又令人羡慕的一面;人们却不容易注意它们的起始之处——“毫末”“累土”“足下”,因为在起始之时,它们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老子的可贵之处是能看到事物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由近及远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既体现了量变,又包含了质变,而且是量变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尽管《道德经》没有直接指出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但已充分揭示其本质,暗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对立面转化,这是难能可贵的。

《道德经》的辩证论启发人们:如若只沉迷于发展的结果,却忽略了起始,忽略了细微之处,忽略了过程,是避重就轻。人们追求远大的理想,必须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有开始的魄力;必须具备毅力和耐心,在行动中坚持不懈,这样一来,日积月累,理想才有可能变成现实。人们需要的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当大树还是树苗的时候,它很平凡,没有人会注意到它;等它长成参天大树时,人们要仰望它,很容易心生感慨:好大一棵树!它从一棵小树苗,经历了漫长的生长期,才如此高大挺拔,可这些,人们都看不见。所以,你想成为“合抱之木”,就要经历一个默默无闻的成长过程,从毫末开始,缓缓地生长,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蓄力量。人们常说,真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个旅行虽不一定是千里,很多人却只能想想。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放不下,放不下工作、亲人、金钱和时间等诸多事宜,也就是没有开始的勇气,正因此,说走就走的旅行才显得非常洒脱。做其他事情也是如此,因为远大,因为美好,因为顾虑重重,所以不敢开始。没有开始,自然也没有结果。

老子正是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才会在《道德经》中提出“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道德经》六十四)章等主张。“其安易持”是指情况安定时,容易操持;“其未兆易谋”是指事物的发展还没有什么迹象时,比较容易图谋、打算。当事物的发展处于“安”、“未兆”情形时,人们如果足够重视,并采取行动预防,问题就容易得到解决;如果视而不见,不闻不问,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发生质的改变,“安”变危,“未兆”变突显,再紧急应对,只能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甚至无济于事。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对于连续举办三年的外滩跨年灯光秀突然取消,许多群众并不知情,赶到外滩跨年的人数仍然很多,汹涌的人流隐藏着危险。警方存在对人流量预估不足的情况,现场安保力量也严重缺乏,还没有像往年一样实行交通管制措施,悲剧发生了。如果地方政府在平安之时加强安全警示宣传,及早采取措施控制人流量,这一事件就能幸免;如果之前形成翔实的应急预案,保障行走路线、疏散路线、应急通道等的合理与畅通,踩踏程度就会减轻不少。等到踩踏事件发生时,再紧急调集警力和救护人员,为时已晚。可以说,风险预防和应急措施没有做到位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如此惨痛的事件,印证了《道德经》的辩证法:“其安易持。”

往往在出现意外时,比如交通事故、疫苗事故、溺水、自杀等,人们才真切意识到“其安易持”的重大意义。“其安易持”不是口号,而是一个关于物极必反的道理。老子提醒人们:在“安”时就要注意操持局面。情况安定时,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有充足的时间,从容地去策划方案,去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局面当然更容易控制;一旦局面混乱起来,又无任何防备措施,仓促之下,即便想控制也无能为力,或者难以扭转,危害和损失自然成倍地增加。

“其未兆易谋”也是如此。扁鹊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史记·鹖冠子》记载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

魏文王问:“你们兄弟三人,哪一位的医术最为高明?”扁鹊说:“我大哥的医术最高明,我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问:“那为什么你名声遍天下,而他们两人一点名声都没有?”扁鹊说:“我大哥治病时,能够防患于未然,他在疾病没有形成时就消除了病根,所以,他的名声传不出家门;我二哥治病时,疾病刚刚发作,还没成为大病时,就被他用药治好了,所以,他的名声只限于乡里;我呢,是在病人病入膏肓时,拿针管刺入血脉放血,下虎狼一样的烈药,把药膏敷到肌肤上,有起死回生之效,所以,名声传得快,在诸侯间闻名,人们都称我为神医。”

扁鹊的大哥把疾病在萌芽之时就治好了,病人虽不知道,他却是最高明的医生;扁鹊的二哥把疾病初起之时治好,避免了大病的发生,是了不起的医生;扁鹊在疾病最严重的时候救治病人,虽能救人不死,疾病对人的伤害却无法挽回。扁鹊三兄弟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刚刚萌芽时就控制住事物的发展,是最为明智的;越早发现,越早重视,伤害越小。《道德经》中,“其未兆易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事情往往在出现兆头时,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其势难挡,这时候再想控制住局面,立即解决问题,几乎不可能,其结果是付出代价。最好的时机是“未兆”,在风来之前,就做好了刮大风、下大雨的准备,制定出几套可行的备用方案,以应不时之需。这样,当风雨突来时,不会惊慌失措,不会分寸大乱,损失也会减到最低。那为什么,在“未兆”之时,人们不去“谋”呢?其实,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准备并非难事,可人们往往嫌麻烦,不愿花费心思、精力和金钱;或者没有意识到突发状况的严重程度;或者意识到了,却怀着一颗侥幸的心以为能避免。老子就是清醒地看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提醒人们:“其未兆易谋。”

“其未兆易谋”,是让一个人学会科学地排解情绪、积极生活,而不是患上抑郁症之后,再去配合治疗;是让一个人在犯罪之前有法律意识,不去犯法,而不是在牢狱中被积极改造;是让身体在疲劳之前就休息,而不是突然生大病,在医院里请最好的医生、用最贵的药。

比如小学生的坐姿与握笔姿势问题。一开始,还没有定型时,如果家长及时关注,并正确引导,甚至借助握笔器、坐姿矫正器等辅助工具,孩子纠正过来的可能性非常大。可事实上,不少孩子家长等到二三年级,发现孩子近视了、斜视了,或驼背了,才开始重视孩子的坐姿与握笔姿势。出现了状况才想要修正,往往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效果却不一定理想。因为孩子已养成了习惯,按习惯行事会比较舒服,此时,家长再督促他们克服不良习惯可谓困难重重,有的家长可能会陷入崩溃境地。不仅坐姿与握笔姿势,孩子好性格、健康心理、自信心、学习习惯与兴趣爱好的培养都是如此,体现了《道德经》“其未兆易谋”观点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当事物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时,就开始重视,并采取措施,可谓先见之明。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都会进行常规的逃生演习,就是让孩子们明白,万一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危险时,如何有序、成功地逃生。还有一些地震体验馆,让儿童在了解相关逃生知识的基础上,亲身体验地震模拟场景。平日的训练和体验,有利于减轻灾难发生时孩子的恐慌与无措,也会把损失降到最低,这就是“未兆易谋”。

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如果能明白“未兆易谋”的重要性,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老子强调,要在事情没有发生以前就早作准备,要在祸乱出现以前就处理妥当,即“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德经》六十四章)。由此,人们做事情,一定要预测事物发展的过程,从而重视开始,重视细节,争取在问题和祸患出现、变大、变糟之前,做好预防和准备工作,充分化解危机。《道德经》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道德经》六十三章)等观点也表达了类似含义:难事也好,大事也好,都要从容易、细小的时候考虑。凡此种种,会让人深有感触,原来,《道德经》的辩证论来自丰富的生活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实际,充满理性的智慧。

当然,仅有开始,是远远不够的。老子认为: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六十四章)

“几成”就是快要成功的时候,这个时候失败,是令人遗憾和伤心的事。快要成功时,人们一般会放松警惕、疏忽大意,或疲惫不堪、恍惚迷离,或骄傲自负、为所欲为。这时,外界环境一旦出现不利情况,个人的心理往往变得非常脆弱,甚至不堪一击。相比之下,刚开始的干劲、努力过程中克服困难的信心等早已远去,很容易想到放弃。

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主要的谏臣,曾出家为道士,著有《老子治要》五卷,主要研究老子治国之道。他依据《道德经》“慎终如始”的观点,认为唐太宗在“贞观之治”的初期清静寡欲、勤于政事、体恤民众、纳谏如流,有一个好的开始,可谓“孜孜治道,常若不足”(《新唐书·魏征传》);然而,当唐朝的威望远播四方、粮仓充实、国土宽广之时,唐太宗仰仗功业之大,有自负纵欲、烦劳民众、无事兴兵的趋势,没能做到善始善终。于是,魏征把建议上疏唐太宗。看到疏奏,唐太宗说:“朕今闻过矣,愿改之,以终善道。”(《新唐书·魏征传》)正因为唐太宗采纳了魏征的建议,做到“慎终如始”,才会出现“贞观之治”的繁盛景象。

正如《道德经》强调的“慎终如始”,即对待事情,在结束的时候,能像开始的时候那样谨慎,就不会招致失败了。所以,人们做事情既要重视开始,又要重视结束,一直保持谨慎的作风。这样才能通过量的积累,达到“极”的状态,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实现朝对立面的转化,即质变。很多人做事情,在开始异常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坚持下来,一路风雨无阻,却在最后关头败阵下来,有的输给了环境,有的输给了自己,都是输在终点上,令人懊悔不已。只有“慎终如始”,各种事情才能顺利完成,这是《道德经》对世人的启示。

老子所处的战乱社会,人们福祸旦夕,各诸侯国也是兴亡难测。动荡不安的时局,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是《道德经》辩证论形成的深刻背景。除了“慎终如始”的主张,福祸相互转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

老子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五十八章)

即祸中含藏着福的因素,福中潜伏着祸的根子。祸是灾害,人人都想躲避;福是好事,人人都在期盼,从这一角度,祸与福是对立的,是矛盾的双方。然而,《道德经》认为:祸与福不是完全对立的概念,它们在对立的情况下相互转化,而且这种转化是循环往复的,也就是说祸与福是相依相生的关系。灾祸来临,人们自然心生畏惧,十分恐慌,从而吸取教训、审思慎行,逐渐改变窘状;富贵来临,人们容易骄傲大意,沉溺于感官享受,甚至乐极生悲,从而埋下祸根。当然,祸与福两个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是复杂微妙的,实现转化的极限也难以预测,但人们如果能领悟物极必反的道理,把握好度,很多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

《道德经》的辩证论能帮助人们安顿内心,让人们学会在祸中预示福的到来,在福中看到祸的影子。年轻的时候,你可能体会不到它的含义,但当你经历变得丰富,你就信服了。这样,在灾祸降临时,你自然不至于绝望;身处福中,你也不会得意忘形。人生的发展本来就犹如一条波浪线,高峰与低谷交替,这才是真实的人生。泰戈尔在《飞鸟集》中曾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我们不也常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吗?

《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一个故事:

边塞的一位老翁是精通术数的人,他丢了一匹马,大家都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这个老头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个祸患呢?”他的儿子骑这匹马,有一次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大家都来安慰他,这个老头又说:“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他的儿子因为腿摔断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塞翁由失马到得马,是因祸得福;由得马而儿子摔断腿,是因福得祸;由儿子摔断腿,到父子命保,又是因祸得福,可知,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是互相转化的。在大家眼中,塞翁的人生是大起大落的,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因为大家只看到事物表面的福祸;在塞翁眼中,他的人生是淡定的,因为他深谙祸福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的道理,能够随着时间的流逝,静观事态的发展。

我们的人生有时也会如塞翁一样,突然间遭遇一些变故,难道我们就只能惊惶失措、紧张焦虑、痛不欲生、自暴自弃?不是的。我们可以学习塞翁淡定的人生态度,从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战胜恐惧,磨砺心志。灾祸可能让人在失去的同时,不断地拥有新的东西,比如谨慎、耐心、毅力以及放手的勇气等,从长久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福?当灾祸来临时,可以念上孟子的一段话,来激励自己: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它可以让你的心灵顿时变得强大,从而在灾祸面前不断地积蓄力量、靠近福祉。

我们生存的环境也是祸福相倚。近代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认为人类可以征服、统治、主宰自然,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这是“人类中心论”的主要观点。随着“人类中心论”思想的传播,为发展经济、为满足私欲,人类开始向自然进行贪婪的索取,如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开采矿藏、乱捕滥杀动物、排放污水污气……通过索取,人类获得了大量财富,并得到淋漓尽致的享受,吃穿住用尽显豪华奢侈,还乐此不疲,认为得到的是福。然而,破坏自然规律,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必然要付出代价。当地球上物种越来越少,当一些资源面临枯竭,当一系列气候问题接踵而来,当环境被严重污染,当生态日渐失衡,人们才发现:人类在消遣各种“福”的时候,已埋下种种祸根,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

祸福互相转化,得失、利弊、荣辱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还要看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样,我们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保持平静的心态,在艰辛的生活中保持前进的动力。

对于物极必反的发展趋势,《道德经》还说: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三十六章)

先张开,先让对方强盛,先兴举对方,先给与对方,其实都是手段;这样可以消除对方的戒心,让对方放松警惕,或尝到甜头,或暴露于阳光之下;当对方强盛到极点之后,走向衰弱之时,再出手,自然容易达到目的。也就是说为达到既定目的,欲擒故纵,迷惑对方,消解对方的实力,其间的隐忍和等待都是非常值得的。在一些人眼中,这句话体现了老子极高明的“术”,自古以来被充分利用于竞争对手之间,甚至成为一些人订制复仇计划的理论依据,老子也因此被视作阴谋家。

上述理解是对老子辩证法的曲解。老子的这段话,表述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向对立面转化过程。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为例,其意思是想要收合它,必先张开它。张开的状态,同样意味着朝对立面——闭合的转化;张开到极限,闭合必然成为事物的显相。也就是说,此刻的张开是闭合的前兆。这就好比花开花落,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最烂漫时,也就离凋谢不远了,花开是花落的前兆;又好比月圆月缺,月圆之时,它就要亏缺了,月圆是月缺的前兆。生活中,我们也会有以下经验:想让风筝越飞越高,就要把手中的线适时地往下拉;想跳得远,就要先蹲下去;想张开五指,就要先攥紧拳头。

人的情感也是这样。越想把对方牢牢抓住,越容易失去对方。正如双手轻轻捧起一捧沙子,沙子堆在手掌,没有洒落;握得越紧,漏下去的沙子越多;最后张开手掌,只剩下一点点躺在手心。爱人双方,只有给对方一定距离,关系才能更亲密,如老子所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距离产生空间,给人自由,令人放松,并暗暗产生吸引力;双方的距离越近,矛盾也更突显,最近的时候往往离分开也就不远了。爱情、友情、亲情莫非如此。只有“张”,才能“歙”,若想保持亲密的关系,就要学会放手。可是,人们经常执着于“歙”,不愿意“张”,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道德经》就是以这种反向的方式提醒人们:要看到事物的变化、发展和转化,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理性的人。

又如“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西方有句谚语与其类似,即“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当人疯狂时,就不可一世,就忘乎所以,就离灭亡不远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五有句臭名昭著的狂言也表达了此意:“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其实,这句话源自他的情妇蓬帕杜夫人,本意是“我死后,将会洪水滔天”。有了这一信条,路易十五在统治期间不管民众死活,只管今生享受,奢华暴虐,丑闻不断。他死后不久,如他预言的那样,法国大革命就像洪水一样把法国社会掀了个底朝天。路易十五的疯狂,正是法国社会要灭亡的前兆。

如今,许多培训机构经常开展免费赠送活动,比如发放气球、小扇子、练习本、小台历、购物袋之类,然后向你索要联系电话;也会有免费的试听课,或一些特价课,期待你的预约。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它们开始的赠送,或大幅度优惠,是想进一步游说你报名,最终赚更多的钱。正如《道德经》所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当你明白“夺”和“与”不是孤立的关系时,就不会窃喜自己占了小便宜,感觉天上掉馅饼,而是会心平气和地面对,有所选择,并不失掉个人判断。

在时间的长河中,张合、强弱、兴衰、夺与,其实都是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老子只是看到了这个规律,用辩证的语言描述出来而已。这种逆向思维充满智慧,又出人意料,体现了《道德经》辩证论的特色。日常生活中,乐极生悲、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等都揭示了事物朝对立面转化的一个过程。不过,这些转化不是瞬间实现的,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漫长的过程,所以人们不易察觉,反被迷惑。一旦领悟,人们就能够平静地等待,理性地思考,不断接近淡定的心态,直至成功。

有的学者认为,老子忽略了具体条件,去谈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有循环论的倾向,使《道德经》的辩证论缺乏斗争精神。然而,在那么早的年代,老子能够提出如此系统的辩证法,已是奇迹。《道德经》的辩证法既不是权谋之术,也不消极保守,它处处散发着直观、生动、朴素的气息,在当今时代还充满神奇的魅力。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