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处世论》

道德经《处世论》

(三)处世论冯友兰先生说:“个人总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他是社会的一员,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这是人的社会性。离开了社会性,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一个人只注重提升自我的修养,还是不够的,如冯老所言,人是社会的人,人还要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团体、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涉及处世问题。2000多年前,在“无为而无不为”理论的基础上,《道德经》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处世...

(三)处世论

冯友兰先生说:“个人总是在社会中生活的。他是社会的一员,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这是人的社会性。离开了社会性,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一个人只注重提升自我的修养,还是不够的,如冯老所言,人是社会的人,人还要处理好自我与他人、自我与团体、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就涉及处世问题。

2000多年前,在“无为而无不为”理论的基础上,《道德经》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处世论,包括“柔弱胜刚强”(《道德经》三十六章)的处世理念、居下不争的处世原则、宠辱无惊的处世心态、大巧若拙的处世方法等,深深影响了道家学派。与儒家的入世风格不同,《道德经》的处世论显示了道家避世的特色。但避世并非真的消极躲避,而是遵从“道”的规律,追求柔韧、谦下、内敛、自省、慈爱、低调与淡定。如今,当人们在内心感叹人际关系冷漠、竞争残酷、压力巨大时,《道德经》的处世论恰如一处别样风景,让人如获至宝,让人豁然开朗,让人轻松自如,让人身心喜悦。

1.处世理念:柔弱胜刚强。

“柔弱胜刚强”是《道德经》的处世理念。对此,老子进行过精辟论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道德经》七十六章)

通过人类、草木的生存和死亡现象,老子得出一个结论:贵柔戒刚。为什么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的一类?从事物的内因来看,坚强的东西容易失去生机,而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生机;从事物的外因来看,坚强的东西显露突出,柔弱的东西平凡隐蔽。用兵逞强就不能取胜,树木高大就会遭受砍伐。所以,强大处于上位,柔弱处于下位。

夏日里,一阵狂风吹过,大树有的被连根拔起,横在路上,挡住车子的去路;小草则挤在一起,或随风而倒,或迎风招展。令人吃惊的是,风停之后,小草又恢复了勃勃生机,生命力相当顽强。路边的一棵小草,你用力去折,它会随顺力气弯下去,软软地;你一松手,它马上会恢复原状,它就是如此柔韧。一段枯枝,轻轻一折就断了,它实在是太脆硬了,没有回旋的余地,正所谓刚强易折。滴水穿石,让人们感受到水的柔韧之力;洪水泛滥之时,房屋倒塌,家园被淹,道路成河,人瞬间被冲走,灾难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水的威力,铜墙铁壁又奈它何?正如老子的比喻: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德经》七十八章)

只是生活中,人们每天刷牙、洗脸时,谁能意识到这柔弱的水,会有如此大的力量呢?

这些道理,在2000多年前,老子就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将其概括为“柔弱胜刚强”,如此简洁,而又震撼人心!它让人们明白:柔弱的东西可以承受更大张力,柔弱赋予生命无限生机,柔弱给人类带来惊喜!

张三丰是南宋至明初道士,道教武当派祖师。据说,在“邋遢崖”,张三丰看到一只鸟与一条蛇正在打架。他发现:鸟上下飞动攻击蛇时,蛇就摇曳身体,蜿蜒躲避,没有被击中。相持很久后,鸟已筋疲力尽,只好无奈地飞走了;而蛇则自由自在地钻入草丛。张三丰由此得到启发:柔可以克刚,静可以制动。此外,张三丰云游时,学过少林拳法,他发现:少林功夫刚强跳跃,容易为人制伏,就对其进行改造,变刚为柔,变动为静,创立新拳法,即内家拳。内家拳,包括太极拳、八卦拳、五行拳、混元拳等,虽然派别林立,但克敌对抗的原则都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作为道教的一代宗师,张三丰从拳术上领悟、应用和发展了《道德经》“柔弱胜刚强”的理念,让世世代代的人们体验到:刚强易败,柔弱才能绵绵长存。

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为:要刚强,不要柔弱。如今,生活节奏快,压力巨大,谁都希望自己变得强大,又加上“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在内心习惯性地认同强大,否定柔弱。但问题出现了:强者永远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默默无闻的人。因为一直渴望强大,而又无法如愿以偿,所以,许多人的幸福感降低了,越来越多的人抑郁了,甚至精神崩溃了。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精神有问题的人发生了违法行为,给他人、给社会带来危害。

出现状况后,很多人才明白:真正的强大是心理的强大。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呢?还要回到《道德经》,体会“柔弱胜刚强”的魅力。《道德经》中,老子所言的“柔弱”绝对不是软弱、懦弱,而是柔软、柔韧的意思。柔弱有内敛、柔和而持久的特点;刚强有外露、强硬而短暂的特点,所以,老子断言“柔弱胜刚强”。老子说: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道德经》四十二章)

即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把它当作施教的铺垫。强暴之人逞一时之强,不足效仿,老子以此忠告世人:不可被刚强的表面现象迷惑!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四十章)

其义是:“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这里的“弱”,就是指“道”在化育万物时,没有让万物感到外力的作用。老子的观察十分深入:柔弱符合“道”的运行规律。

“柔弱胜刚强”的处世理念包含大智慧。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谁喜欢被支配、被占有、被指挥,潜意识里,人们和强者往往保留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乐于和弱者交往,更愿意去接近、信任和包容“弱者”。对处世而言,“柔弱”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在工作、交往、生活当中,如果你对周围的人能适时地显示自身的柔弱,让他人感受到:你的控制欲不强,你没有很大的野心,你需要帮助,你有点脆弱,你需要合作,你很谦虚……这实在是明智之举。由此,你不会脱离时代和人群,不会被边缘化,大家都乐意与你交往、合作、共事。

一群人走过来,茫茫人海当中根本看不到你,但此刻,你很安全,如果发生意外,最显眼、最闪亮的那个人可能首当其冲。在复杂、恶浊的环境中,柔弱给你的是安全,以及让自己应变的时间、成长的机会。明白“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在处世之时,人们就不会一味地展示刚强,而隐藏柔弱了。

如今,许多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一味地希望孩子变得强大,富有竞争力,却不懂得让孩子学会柔弱。孩子柔弱一些,就会更懂得宽容,更容易欣赏别人,更容易发现提升的空间,更容易健康、轻松而快乐地成长,而这些恰恰都是孩子走向强大的内在动力。弱一点,才会更强一点,《道德经》给我们这样的启发。老子还说: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七十八章)

既然人们都知道“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为什么没有人能实行呢?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对这个道理认识得不够透彻,没形成坚定的信念。通过体验,你也许才真正明白:我柔弱,但我很坚强;我柔弱,但我很坚持;我柔弱,但我很有力。

2.处世原则:居下不争。

在“柔弱胜刚强”理念的基础上,《道德经》提出了独特的处世原则:居下不争。一般情况下,人人都想居上,人人都喜欢争,《道德经》为什么会反其道而行之?在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尔虞我诈的乱世,老子虽然认为那是一个不可救药的时代,但他还是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居下不争的处世原则有利于人们保全生命、积蓄力量,对缓解激烈的社会矛盾,对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都有重要意义。

《道德经》说: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六十六章)

即江海之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汇往的地方,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通过深刻地观察自然界,老子发现:因为善于居下,江海才有可能容纳百川,江海才无比宽阔。他将这个道理运用于人类社会,指出: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德经》六十六章)

即圣人要成为民众的领导,必须言语谦下;要成为民众的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作为统治者的圣人,在领导民众、治理社会的时候,不能用权势压人,不能与民众争利,“上”“先”都容易给民众形成重压感、紧迫感,给民众带来负担与伤害,所以,圣人应当处下居后。

“下”“后”是柔弱的表现,柔弱胜刚强,符合大“道”的运行规律,处“下”才“上”,居“后”才“先”。诚然,处下居后并不是“术”,它是圣人治理社会的座右铭。老子说:

善用人者为之下。(《道德经》六十八章)

善于用人的,对人态度谦下,这里的“下”就是居下,居下显示了不与人争的品德,是自古以来的处世原则。

在工作中,领导如果有居下的姿态,比如少一点命令的语气、亲切地称呼员工、听员工把话讲完、适时地称赞一下员工、表情亲和一点、给员工提供锻炼的机会、关心员工的困难和利益、和员工一起解决工作中的难题等,员工自然会觉得受到尊重、得到肯定,甚至感受到知遇之恩,从而乐意跟随领导奋斗,即便没有物质激励,他们也愿积极地投入工作;如果工作遇到了困难,他们也会坚持不懈。这里饱含了积极的情感要素。

领导善于居下,领导和员工关系就容易和谐;领导善于居下,工作效率就容易高;领导善于居下,领导就更具领导力。反之,在工作中,领导善于居上,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能力与权力,对下属动辄大呼小叫、严厉指责、威胁惩罚,往往令员工窒息。迫于压力,员工会争取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无积极性可言;员工对领导只有“畏”,却无“敬”,谈不上拥护;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缩手缩脚,缺乏创造性与团队意识,一旦遇到困难,大家一拍即散。

居下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些人做事十分高调,做人十分张扬,虽然一时风光,下场却很惨。因为暴露了实力和弱点,他们很容易成为别人取代或攻击的目标,遇到的危险也成倍增加,到最后只能后悔不已。看,小溪静静地流淌,不张扬,没有气势,却是最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

可以说,与人相处,居下是通行证。居下,是放低自己,不是看轻自己。不论在工作、交往,还是生活中,居下都表达了你的谦虚、你的大度、你对别人的尊重、你乐意交往的心态,以及你愿意付出的诚意。太强势的人本想通过气场让对方服从,结果却容易产生天然的排斥力。有谁喜欢与咄咄逼人的人为友?又有谁喜欢被控制、被指使?相反,当一个人懂得居下时,吸引人的磁场就形成了,那么自然,又那么有力。《道德经》告诉你:居上容易,居下不易;善于居下的人才能真正居上。居上需要资本、权势、能力、美貌等,居下需要的则是胸怀与气度。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如果你能领悟,并恭行居下的原则,不但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信赖与支持,还能开创、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事态的发展,并增强个人感知幸福的能力。

居下,还有一种表现,就是知退。《道德经》有言:

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九章)

即功业完成后,含藏收敛,这是合乎自然的道理。老子一直主张人道要效法天道,“功遂身退”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功遂”意味着事情的发展达到高峰阶段,世人一般得寸进尺、乘势而上,渴望利益最大化,甚至不撞南墙不回头。在老子看来,只知进而不知退,是非常危险的。“身退”不是销声匿迹,不是离去,而是体现了“居下”的处世原则。老子建议在事情完成之后,不要锋芒毕露,不要贪慕名利,不要居功自傲,不要得意忘形,而是要懂得收敛。

公元前494年,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屈服投降,后被赦返越国。他卧薪尝胆,重用范蠡和文种等人,采用富国强兵的政策,越国国力逐渐强盛。公元前473年,越国终于灭掉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当时,范蠡因功被封为上将军,并被勾践要求平分越国,可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他认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他也看到越王的猜忌之心,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功遂身退”的道路。范蠡挑选细软珠宝,带上门徒乘船离去,始终没有回来,据说后来改名为陶朱公,以经商致富。勾践十分感激范蠡,把会稽山赐给他作封邑。范蠡曾派人给文种写信,说: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可文种没能领会,也未听从他的建议。嫉妒文种的人向勾践进谗言,勾践认为文种才华出众,担心有朝一日会作乱谋反,就起了杀心。没过多久,文种果然被勾践赐剑自杀。

范蠡和文种一起为越王打天下,范蠡看清形势,“功遂身退”,保住性命;文种没及时隐退,招致杀身之祸,临死前后悔莫及。两人命运的差异,让人不禁感叹《道德经》“功遂身退”的大智慧。在特殊的环境下,“功遂身退”可能会让人失去一些重要的东西,如名声、财富、地位等,但从长远看来,其实是对个人最好的保护。

愿意居下,善于居下,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扩大势力范围,不断网罗人才,连名不见经传的士人都有机会为卿为相。所以,像庄子这样有名气的士人,尽管他清高孤傲,但还是被人赏识。

一天,庄子正在濮水边钓鱼,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带着重礼去聘请他做楚国的宰相。庄子得知二人来意后,拿着钓鱼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王将它用绸子包好珍藏在竹箱里,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这只龟是想死了以后,留下骨骸显示高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行?”二位大夫说:“当然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爬行。”庄子说:“那么,请你们回去吧!我还是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爬行!”

高高在上的神龟,为其高贵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泥水中爬行的龟,其地位与神龟相比,可谓低下,但居下可以保身,可以得自由,可以得快乐。可见,权势、富贵看起来风光无限,却容易使人受到羁绊,陷入不可预知的祸患之中;普通、平凡的生活,看似普通,却充满真性,令人向往。

庄子居下,不愿意做官,享受自由。在历史上,像庄子这样拥有大智慧的人还有张良。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的谋士、大臣。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张良跟随刘邦,助其智取咸阳,成功灭秦;在楚汉战争中,张良鸿门救主,提出不立六国后代的主张,建议联合楚将英布和秦将彭越,提出重用韩信的策略,又力主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史记·高祖本纪》中,刘邦称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汉朝建立后,刘邦让张良从齐国选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拒绝,声称自己在留城第一次见到刘邦,要求被封为留侯。被封后,张良经常称病退隐,以跟随赤松子修道为名,离开朝廷,远离政治,修炼仙术。汉惠帝时,张良去世,被封为文成侯,世人称他为谋圣。

张良、萧何与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张良是刘邦身后的谋士,韩信在战场上用兵如神,萧何在内政上卓有功绩。他们都得到了刘邦的最高评价,但结局截然不同。灭齐后,韩信就要求刘邦封王,结果被吕后所杀;萧何战战兢兢,被关在牢中委曲求全;只有张良全身而退。他们三人,韩信不甘居下,把自己逼入绝境;萧何深沉老练,免于一死;只有张良精通黄老,懂得“功遂身退”是“天之道”。在封建社会,皇帝都怕功高盖世的臣子会威胁到自己,所以,历朝皇帝大多要杀死功臣,解除后患。张良在辅助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能够急流勇退,淡泊名利,在求道修仙的云雾里保住了性命,赢得了声名。在他之后,依然有多位不知进退的开国功臣死于非命,他们没有明白:正是“功遂身退”的大智慧,使张良潇洒飘逸到生命的终点。

不仅是臣子,平常人也要拥有张良那样“功遂身退”的大智慧,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当你一味地想留住名利和权势时,是不愿意“身退”的;但名利不是你想留就留得住的,可能正因为你的念想,以及你的苦心经营,反而彻底失掉了名利,最后狼狈不堪,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日常生活中,当你做成了一件事情,众人瞩目、领导满意、同事羡慕、自己兴奋,已达到“功遂”状态,若此时“知止”,就恰到好处。你已经非常闪亮了,不用说什么,别人就心生佩服;再炫耀,就容易滋生忌妒、恨,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不用请功,领导可能已经考虑好对你的奖励了,比如加薪、提拔或重用,最关键的是你已获得领导的信任;再请功,只能适得其反。不用骄傲,还要顾及一下他人感受和周围环境;再骄傲,就会忘乎所以。当功业完成之后,及时“身退”,能积蓄力量,能保持活力,持续发展,“功遂身退”可谓处世的大智慧。

居下,与《道德经》中不争的概念有密切关系。明白不争道理的人,才能做到居下,才乐于做到居下。在老子看来,出于欲望,人们往往竞相争夺,争名利、争财富、争权势、争美色……相争,是社会混乱和动荡的根源。所以,在各诸侯国都在招兵买马、笼络人才、争霸争利的乱世,老子逆时代潮流提出了不争的主张。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八十一章)

即自然的规律,是利万物而不损害;圣人的作风,是有施为而不与人竞争。《道德经》又说: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六十六章)

因为他不与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老子发现,从天道到人道,不争都是重要原则。不争有什么结果呢?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道德经》七十三章)

即自然的规律,是不争而善于得胜。老子认为,人类社会应效法自然规律,戒刚贵柔,勇于不争。

喜欢争的人在意的是名利,往往志在必得,所以,会苦心经营,甚至不择手段。其结果可能如愿以偿,也可能因欲望太强烈而不得人心,或因斗争太激烈而惨败。对于后两种情况,他们往往难以承受:面子全无、利益受损、心理受伤。何况,世间许多东西,不是想争就能争到的,争得越狠可能摔得越重。不争之人并不是不参与竞争,而是自然地参与,不耍心机,坦然面对。越是不刻意地去争,越容易得人心;越是无私,越值得依赖。

不争不是放弃机会,不是沉沦颓废,更不是坐以待毙,而是乐于居下,顺着事物发展的规律去争,不刻意,不妄为,让更多人得益。

不争之人,在激烈的竞争中,往往是众人把他推到前面,拥护他,爱戴他,成就他,如老子所言: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道德经》七章)

这并不是“术”,而是水到渠成地成就梦想过程。由于你的学识、你的能力、你的气度、你的人格魅力等是没人能剥夺的,又由于你淡泊名利,所以,你即便争不到,也不损失什么。在这个世界上,不争之人没有对手,不争传达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生命的大智慧。

不争需要“不敢”的精神。老子有言: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七十三章)

即勇于坚强就会丧命,勇于柔弱就会活命。为什么这样说呢?勇于“敢”,就逞强显暴,无所畏惧;勇于“不敢”,就柔韧持久,警惕慎重。“不敢”不是胆怯、懦弱、退缩,而是真正的担当。如果有“不敢”的勇气,才能在人世间做到不争,才是真正的勇敢。

不争是可贵的品质,是处世的重要原则。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因为相争,很累、很烦、很无力,却乐此不疲,谁都不愿意放弃,谁都不愿意居下,似乎不争就会吃亏。同时,人们在内心,往往不太喜欢和争强好斗、好胜心强的人相处,因为没有安全感,不放松,不温馨,不快乐。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相争。如果社会上盛行相争的风气,人与人之间就容易发生勾心斗角、相互欺诈、相互残害的事情,犯罪的比率就会上升,甚至会引发战争。可见,不争是可贵的,相争是可怕的。

居下不争的原则,还表现为鱼不脱渊的低姿态。《道德经》说:

鱼不可脱于渊。(《道德经》三十六章)

即鱼不能离开深渊,渊比喻使鱼得活的水。鱼儿追求自由、快乐,但它是以渊为依托的;失去渊,鱼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渊对鱼而言,如呼吸般重要,如黄金般珍贵,如母亲般亲切。鱼儿最幸福的生活是身处渊中,自由地游来游去,怡然自得。鱼儿处于渊中,往往体会不到渊的珍贵,甚至还想挣脱渊的束缚,到更开阔的世界,或者幻想过另一种生活。然而,鱼儿毕竟脱离不了渊,否则,它就会死掉、腐烂,或被晒成鱼干。鱼儿如果一直向往、留恋并生活在渊中,就相对安全;如果比较躁动,急于脱于渊,而常浮于水面,它被网、被捉,遭杀身之祸的可能性就变大了。假如可以重来,鱼儿一定更懂得珍惜渊。

鱼不脱渊,应用到人类社会,就是居下不争处世原则的体现。渊象征着一个人成长、学习、工作、生活和交往所依赖的环境,可以指一些人,或集体。一个人,只有真正领悟鱼不脱渊的道理,才能做到不忘根本,不脱离群众,低调,谦虚,有所保留,有所顾虑,有所敬畏。

在为人处世过程中,有的人为了获取更多更好的机会,非常乐于显示,或故意炫耀自己的过人之处,如美貌、权势、财富、能力、才华,甚至脾气等,丝毫不顾及他人感受与集体利益。也许,美貌、权势等是你的“利器”,是你保护自己、让自己变强变大的资本,但因你经常炫耀,一方面,大家都知道你的“利器”是什么了,你失掉了神秘性,关键时刻,你的杀手锏没有了,有可能因逞一时之强而令自己陷入潜在的危险之中;另一方面,你锋芒毕露、格格不入,处处展示刚强,没给自己留有余地,违背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处世理念,有一种鱼要脱渊的节奏,最后只能被集体孤立,自取“灭亡”。

很多智慧之人深谙鱼不脱渊的真谛,能安于各种环境,时刻保有恭敬、谦虚、感恩、慈爱之心,他们甚至如履薄冰,不断警醒自己。处世之时,他们自然不会过于张扬、放纵;他们越是有柔弱的表现,越容易化解矛盾、解决麻烦、得到认同,越容易在一个安全的环境里获得持续发展,这本身也符合大道运行的规律。

居下不争的原则,还表现为有自知自胜之心。孔子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在孔子看来,如果对方不了解自己,没有关系,但我们如果不了解别人,就会有很大妨碍,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可见,“知人”在孔子的理念中非常重要。相比较而言,“知人”在《道德经》中则处于下一级的概念,老子认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三十三章)

即认识别人是机智,了解自己才是高明;战胜别人的是有力,战胜自己的才是刚强。

在人际交往当中,“知人”、“胜人”的口号往往喊得比较响,人们习惯把注意力放在“知人”、“胜人”上,并将其作为提高个人竞争力的资本,却忽略了“自知”、“自胜”。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很少会花时间和精力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来认识,比如在性格、爱好、追求、价值观、优点、缺点等方面形成全面而理性的认知。一个人,由于受到生活环境、教育条件、性格品质等条件的局限,很容易带上有色眼镜,自以为是、坐井观天,对自身的缺点视而不见,这是不“自知”。

生活中,人们有居下的勇气,才会有自知之明。一个人,如果经常自省,自我观照,就会知道自己的独特之处在哪里,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知道什么事情可以为,什么事情绝对不可以为;就知道如何控制自身的欲望,不伤己伤人;就知道要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别人;就知道要忍耐,要懂得退让,要乐于与人协作;就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这就是“自知者明”的“明”。乐于居下,有自知之明,人们才能在待人接物时睿智而不失尊严,稳妥而不失风度,友好而不失自我,得益而利益共享。

有自知之明,是一个人进步的前提,也是一个人能过上幸福生活的前提。在理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克服偏见、谦虚谨慎,超越自我,就能做到“自胜”。“自胜”是战胜自己,离不开坚强的毅力与坦然的胸怀,是不与人争的体现。生活中,“胜人者”要凭力量和实力战胜别人,这固然不易,但“自胜者”必须具有刚强的品格,更难。比如和别人打架,有力者就能胜,有力就是优势;可要戒烟、戒酒,再有力气也不行,只有战胜自我,努力克制,坚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在这个世界上,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自胜”才更高一筹。

待人接物时,如果一个人“胜人”的意念太强,会让对方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对方只有重重设防以自保;如果一个人懂得“自胜”,其坚韧、勇敢、节制、向上等人格魅力自然会散发出来,让对方,甚至对手深感尊重、敬佩、信赖,对营造一个更好、更持久的交往环境而言,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些人缺乏的是“自胜”的观念,所以,在不经意间失掉了一些重要的朋友;一些人缺乏的是“自胜”的信念,所以,葬送了一些凭着毅力可以改善现状,乃至成功的机会。

现实生活中,“知人”的好奇心、“胜人”的欲望很容易滋生,有时还在人们心中疯狂地生长。其实,人们当下更需要的是“自知”“自胜”之心,这是《道德经》居下不争处世原则的体现,看似柔弱,却是真正的刚强。

“报怨以德”也是居下不争处世原则的体现。《道德经》说: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道德经》七十九章)

调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和”已包含退让、妥协的意味,但依然不能避免“余怨”的存在,不能终结怨恨,这还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如何彻底化解怨恨呢?

老子说: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道德经》六十三章)

即大小多少不必计较,用德来报答怨恨。只有“报怨以德”,才能无怨。“报怨以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概只有经历之人才深有体会。人们不常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吗?是啊,人们这样想、这样做,似乎比较合乎道理,也十分痛快。与“报怨以德”相比,这种方法是以怨报怨,高调地与人相争相斗,但结果往往是埋下仇恨的种子,冤冤相报,怨恨无绝期,最终自己、子孙后代,甚至他人都成为受害者,生活中没有快乐与幸福可言。

孔子则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即用正直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这种方法恩怨分明,其中,能用坦诚、正直、公道的态度对待施怨者,是十分难得的,这样就不会衍生新的怨恨。在世俗生活中,人们更容易认同孔子的观点,它合乎心理需要,合乎人之常情,且易操作。然而,面对怨恨,境界最高的莫过于老子的“报怨以德”了,它以一种柔弱、温暖的方式,让自己解脱,彻底消除怨恨,利己利人。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克服怨气,做到“报怨以德”呢?老子提出“慈”的概念: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六十七章)

“慈”就是爱心和同情心,就是善。在战乱的年代,人们如果忽略、舍弃了宝贵的“慈”,一味追求勇武,难免变得冷漠、狡诈、残忍、暴力,在老子看来,这就是死路一条。他认为,坚守“慈”,才能真正变得勇敢,勇于谦让,勇于柔弱;坚守“慈”,才能成为“善人”。《道德经》有言: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七十九章)

即自然的规律没有偏爱,经常和善人一起。在这里,天道并不是垂青于善人,而是善人有坚守“慈”的勇气,其行为符合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人们愿意居下,不刻意与人争抢,才能拥有“慈”,在行动中守“慈”就更加可贵。“慈”是老子提出“报怨以德”观点的理论依据,是实践“报怨以德”的有力支撑,也是从根本上消除怨恨的一把钥匙。

3.处世心态:宠辱无惊。

与“柔弱胜刚强”的处世理念、居下不争的处世原则相一致,《道德》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处世心态:宠辱无惊。《道德经》有言:“宠辱若惊”,为什么得宠、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呢?

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道德经》十三章)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渴望得宠,得宠是幸运的,得宠也是不易的,为什么会惊呢?因为得宠,人们容易产生大喜、激动、兴奋、得意等情绪,平静的心态被打破,人们一下子失去自控能力,不知所措,如范进中举后的疯与傻;得宠之后,人们为保持受宠的地位,就会想尽办法,费尽心思,乃至不择手段,这是一个让人焦虑不安的过程,能让人彻底失掉内心的安定——这一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失宠是难免的情形,并非个人能力所能左右,伴随着痛苦、失落、无奈、不适、慌乱和万般不愿,人们还得真实面对。不论是得宠,还是失宠,都打破了人类的平静,让人患得患失,称为惊。

《孟子·尽心下》记录了舜的一个小故事。舜年轻的时候,吃干粮咽野菜,日子过得很穷困,就好像打算一辈子这么过日子似的;等他当上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好像本来就该享有这种生活似的。舜最让人感动的是他“若固有之”(《孟子·尽心下》)的心态,这与《道德经》强调的宠辱无惊是一个意思。穷困的时候,他躬耕田野,安于穷困,不自卑,不抱怨,不仇恨;君临天下时,面对各种享受,他安然若素,因为一心想为百姓服务,无心享乐。从辱到宠,舜都没有惊。

战国前期的列子,家中十分贫穷,常常饿得面黄肌瘦,但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位有道之士。当时郑国的子阳是一位暴虐的上卿(相当于宰相),为博得好名声,他听从别人的建议,资助列子,派人给列子运去10车粮食。列子拜谢后,却拒收粮食。其妻子抱怨道:“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过上快乐的生活,我却要挨饿。现在,子阳把粮食送上门来,你还不接受,我的命好苦啊!”列子也不生气,对妻子解释说:“子阳并不了解我,他是听别人的话把粮食给我,那他以后也会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动乱,子阳被杀,他的党众大多被牵连,而列子却免于祸患。在贫困之中,上卿子阳送给列子10车粮食,这是莫大的宠幸,连他的妻子当初都惊喜万分。然而,这种宠幸并没有惊着列子,他依然保持心灵的虚静,宁肯忍饥挨饿,也不为馈赠所动。所以,他日后不会失宠,也不会受辱。

像舜、列子那样,遇宠不惊实属不易,一般人都会乍惊。那么,受辱呢?没人愿意受辱,比如被冤枉、羞辱、打击、非议等。受辱会给人很大的精神刺激,让人承受莫名的压力,并深陷其中,悲伤不已,给身心带来重创,所以,人们惊的反应也不足为奇。

现代人往往是穷也惊,富也惊。穷了心理不平衡,抱怨、嫉妒,甚至仇富;富了之后就纵情享乐,甚至胡作非为。宠辱皆惊,不但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还危害社会。究竟如何才能宠辱不惊呢?

老子说:

贵大患若身。(《道德经》十三章)

即重视身体就好像重视大患一样。老子说得很透彻: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道德经》十三章)

我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如果我没有这个身体,会有什么大患呢?可知,人的身体是大患产生的根源。围绕身体、生命,人们就会生出许多欲望,去追求物质满足、感官享受、利益名声等。这些因素往往受外在环境制约,令人患得患失,人们甚至会有被牵着鼻子走的感受。老子认为,与其受外在控制,不如从个体出发,做到“无身”,“无身”就能远离大患,就能宠辱无惊,过上清静安宁的生活。

在与人交往之时,或在某个工作环境中,如果总是一惊一乍,宠也惊,辱也惊,那会显得多么浅薄,多么不镇定,多么冒失,大起大落的情绪还会迅速传递和发酵。所以,《道德经》提倡的宠辱不惊的交往心态相当重要。

人们喜欢与宠辱不惊的人做朋友,不容易受对方情绪干扰,不需要太过敏感,还能让自己更加淡定;人们希望在事态发展的关键时刻,乃至与人P K之时,自己可以荣辱不惊,冷静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成长。可是,拥有宠辱不惊的心态非常困难,即便是接近它,也实属不易。为什么会容易惊呢?人生中有太多的在意,有太多的放不下,其中,最在意、最放不下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把宠辱看得和自己的身体一样重要,把宠辱看成是生命的重中之重,只能宠辱皆惊。换个思路,如果能做到老子所言的“无身”,不在意,不计较,还有什么能令你惊的呢?

怎么超越呢?身体、生命是那么重要,彻底超越自己的身体,这不太现实;但如果我们内心秉持超越的精神,朝着宠辱不惊的方向发展,自愿地努力,就有相当的可行性。在生活与工作中,宠或辱有时来自偶然,甚至没有任何征兆,而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所以,人们禁不住会惊,如生气、动怒、焦虑,或得意、兴奋、尖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生阅历的增加,人们会发现:自己惊得没有那么狠了,比如受宠时感受高兴,而不是激动万分;受辱时不开心,而不是非常难过,情绪相对平和一点,心情起伏落差缓和一点,这已是很好的心态了。也就是说,宠辱不惊是一种理想的处世心态,我们能做的是控制一下情绪,让惊舒缓一点,再朝着无惊的方向一点点靠近,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充满人格魅力。

对于宠、辱,还是钝一点比较好。一个人太敏感,太在意外界和别人,就容易受惊。人一生当中会经历无数宠辱,而且,宠辱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内心要明白,这都是正常的事。我们不一定做到宠辱无惊,但得有朝这方向的努力和信心。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当我们拥有一定的自信;当我们懂得居下,不论是宠,还是辱,都不容易左右我们的内心世界。

人们平时越谦下,越柔弱,越容易做到宠辱不惊。其实,“柔弱胜刚强”的交往理念,影响着宠辱不惊的处世心态。此外,人们平时的生活越丰富,越容易做到宠辱不惊。一个人,除了学习和工作外,还要培养一点业余爱好,如下棋、画画、跳舞、钓鱼、旅游等;还要有一个温暖的家;还要有几个知己和一堆朋友,这样,你一旦遭遇宠辱,还有调节的空间。比如,在工作中失意,乃至失业时,你可以通过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找到人生的乐趣;你会被家人、亲人和朋友关心,不至于瞬间崩溃;你有倾诉的对象,总能找到存在的意义。退一步说,作为一个普通人,你虽然受惊了,但不会陷进去。当你得到安慰、疏理好情绪,你还有机会恢复理智,东山再起。

4.处世方法:大巧若拙。

以“柔弱胜刚强”为理论基础,《道德经》还提出“大巧若拙”的处世方法。当然,“大巧若拙”只是《道德经》处世方法的一种表达,类似的还有“信言不美”等,它们的共同点是,用温和、低调、真实的方式来与人相处。

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渴望的不就是“大巧”吗?为什么要以“若拙”的方式表现出来呢?根据生活经验,人们不太喜欢亲近“大巧”“大辩”之人,他们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可能如鱼得水、八面玲珑,看起来令人羡慕,可往往只是表面现象,大多数也只是昙花一现。设身处地想一想,有谁在内心喜欢花言巧语的人,并愿意一直交往呢?这些人虚华的言词浮于表面,遮住事物的本来面貌,容易让人觉得不安全、不值得信赖、不厚重、不踏实,人们很自然地会对“大巧”之人设置心理防线,保持安全距离,这对于处世是相当不利的。同时,“大巧”之人往往乐于展示自己刚强的一面,感觉风光无限,然而,刚强易折,物极必反,刚强之后就是衰落的趋势。

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大巧若拙”的处世方法。《道德经》有言: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四十五章)

即最灵巧的看起来像是笨拙的,最雄辩的看起来像是木讷的。“大巧若拙”其实就人们平时所说的大智若愚。你展示自己笨拙、愚鲁的一面,其实传达的是一种居下、不争的态度,周围的人并不会就此认为你真的笨拙、愚鲁,反而更加敬佩你的人格,自愿地靠近你,乐于和你协作。“大巧若拙”也不是故意去展示自己笨拙的一面,而是当你拥有“大巧”的资质时,能将自己普通的一面自然流露,不着痕迹。你若领悟“大巧若拙”的处世方法,处处不显山、不露水,身上就会散发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它来自自然,来自柔弱,温馨而朴素。

《道德经》还说: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道德经》八十一章)

真实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老子的智慧就在于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本质,并通过简单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喜欢听好听的、赞美的话,还宁愿信以为真,却往往因此受到伤害。真实的话,在表达时简单实在,根本不需要华美的修饰;华美的话,虽然听起来比较动听,但可能会虚华过度,有违真实。善良的人做事真诚无欺、表里如一,不需要巧辩;巧辩的人往往掺有主观目的,或掩饰意图,有违善良。老子是在提醒世人:舍弃华美、巧辩的表象,展示真实、善良的本性,这与“大巧若拙”的处世方法如出一辙。

与人相处之时,人们往往受到对方身上一些品质的吸引,如质朴、真诚、善良、温和、谦恭、质朴、内敛等,而欣赏对方,乐意接近对方,如此一来,双方就有机会发展成为朋友,更近一步就是知己,交往的圈子就越来越大。在单位,领导也往往因为下属身上具备上述品质而重点培养,或委以重任;生意场上,具备上述品质的人比较有人缘,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所以,待人接物,我们不必刻意展示自己的“大巧”“美言”,也不必把自己打造成“辩者”,只要持有平常心,坚持“大巧若拙”的方法——流露自己的本真即可。

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真正的灵巧看似笨拙,实则美妙;真实的言语似乎不动听,却充满真性;善良的人不需要巧辩,却已感人。《道德经》启发我们:把“大巧若拙”作为处世方法,减少人为修饰的因素,回归柔弱的本性,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是人生的大智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