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修身论》
(二)修身论
在“道法自然”的理论基础上,《道德经》以“见素抱朴”为修身理念,以“少私寡欲”为修身原则,以虚静自然为修身境界,提出自成系统的修身论,从而奠定了道家、道教在修身领域的独特风格。它如清水芙蓉,令人心旷神怡;它如一缕清风,让人神清气爽。如今,在功利主义盛行、竞争激烈的时代,关注《道德经》的修身论,感悟自然、淡泊、知足、节制、安宁、清静等品格魅力,不论是对个体的身体、心理、生活和事业,还是对整个国家的和谐与安稳,都有重要意义。
1.修身理念:见素抱朴。
《道德经》强调“见素抱朴”(《道德经》十九章)。“素”是指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指没有雕琢过的玉或木头。通过观察,老子发现:“素”和“朴”是人性当中最自然、最本真的东西,也是最可贵的东西。“见素抱朴”可谓《道德经》的修身理念。“素”与“朴”,体现了“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三十七章)的特色,是“道”在人性之中的显现。自古至今,“见素抱朴”在人格特征、行为方式,乃至民族心理方面对中国人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东晋著名的道士、炼丹家、医药学家、军事家葛洪,深受《道德经》的影响,并在一生中坚守“见素抱朴”的修身理念。永兴元年(304年),葛洪因镇压石冰的农民起义军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第二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并没有得到朝廷重用,他也不愿争功邀赏,便辞官。通过自身打仗和为官的经历,葛洪深感:高官权势如同匆匆过客,又像春花一样容易凋谢;身处乱世,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追求高官权势,虽然能得到荣华富贵,但要整日卑躬屈膝、战战兢兢,一不小心还会成为仇家的刀下冤魂。
此后,他不再留恋官场,开始游览名山、遍访高道。建兴二年(314年),葛洪返回家乡,生活虽然清贫,但他为人朴实、敦厚,不与人争名夺利,专心修道、著书、炼丹,被丹阳人称为“抱朴之士”。于是,葛洪自号抱朴子,有抱朴守素之意,而“见素抱朴”正是《道德经》提倡的修身理念。后来,葛洪终于完成自己的著作,并将其命名为《抱朴子》。晚年,葛洪隐居罗浮山,修道炼丹,潜心著书,成为当时金丹道教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除《抱朴子》《神仙传》之外,还有闻名医学界的《肘后备急方》。正是一贯坚守“见素抱朴”的修身理念,葛洪才能淡泊名利,远离官场,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下保全自己,并把毕生的精力用于著书、炼丹,推动了道教和中国古代化学、医学、药学的发展。
陶弘景是南朝时期道教茅山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名著的医学家。他不到20岁就成为“诸王侍读”,被授予“奉朝请”的官职。身处权贵之门,他却保有素朴的本性,很少和权贵交往,整天展卷阅读。由于学识渊博,朝廷中有关礼仪与典章制度方面的事务,一般由他决断。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书请辞官职,获得皇帝准许。之后,他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此山又称茅山。他喜爱自然山水,尤其是松间风涛声,禁不住欣然而乐,他说:“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南史·陶弘景传》)华美的生活,陶弘景视而不见;素朴的生活,却深深吸引了他,使他在茅山隐居40多年。
时任东阳郡郡守的沈约,多次邀请他做官,他都没接受。梁武帝早年就和他认识,登上皇位后更是恩遇有加,但陶弘景并不答应出山做官。他画了两头牛,一头被放养在水草间,无拘无束;一头头戴金笼头,被人拿绳子牵着、用棍棒驱赶。他喻示自己正如被放养的牛,虽没有荣华富贵,但朴素自由。即便如此,国家每遇吉凶征讨等大事,都会有使者前来向他咨询,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对素朴本性的追求,使陶弘景不论做官,还是隐居,都不易受外界干扰,遇事谨慎通达,心明如镜。陶弘景一生正是坚守《道德经》“见素抱朴”的修身理念,才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淡泊名利,回归自然,从而受到人们尊敬,并远离官场争斗,保全生命。
陈鼓应先生认为,“素”和“朴”是异字同义。在《道德经》中,“朴”字经常出现。《道德经》有言:
道常无名,朴。(《道德经》三十二章)
这说明质朴是“道”恒常不变的存在状态,是“道”的属性之一。“朴”如清水出芙蓉,让人恬淡从容,让人赏心悦目。除此之外,“朴”还相当有力量。《道德经》认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道德经》三十七章)
万物在自我生长化育的过程中,贪欲萌作了,怎么办呢?老子强调,用“道”的真朴来镇住它。这说明,“朴”是战胜种种欲望的法宝,人们要牢牢把握。
人们常说,江海易填,人欲难平。过于强大的欲望,尤其是贪欲,能诱惑人至毁灭的境地,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却对欲望欲罢不能。2000多年前,老子就启发人们,用深藏于内心的“朴”来压一下欲望。它就好比一个灭火器,可以喷灭心中如火的欲望。有了“朴”,人们就有了自我节制的能力,“朴”是对治欲望的精神武器。
“朴”的修身理念体现在屠呦呦身上。屠呦呦,因为发现了青蒿素(这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于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在网络上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无院士头衔,她就是这样朴实无华。
她的“朴”,可能来自于给她带来至高荣誉的青蒿素。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我向往正直,蒿茎一样的正直。”宁静、淡泊、正直是菁蒿的品质,也是她人性之“朴”的体现。因为有人性之“朴”,所以,她可以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学实验,可以对科研工作数十年如一日,远离名利和浮躁,经历无数失败,勤奋专注,默默无闻。在诺贝尔奖颁发前,80多岁的屠呦呦还在实验室工作,这就是她——一个科学家的素朴本色。与那些珠光宝气、追名逐利、花天酒地的人相比,人性之“朴”让她备受世人的尊重与敬仰。重视人性之“朴”,正是《道德经》告诉人们的修身理念。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受到了种种前所未有的诱惑,个人的欲望总能找到理由持续膨胀。人们情不自禁地渴望通过外在形式,如房车、美女、服饰、奢侈品等,来装饰自己、展示自己,以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些人直接炫富,有些人则高呼“我有钱,我任性”,或“我有权,我任性”,完全失掉了内心本有之“朴”。当高端、大气、上档次成为众人毫不掩饰的追求时,当人们对奢靡生活充满了羡慕、嫉妒、恨时,“朴”已成为人们遗忘的对象,或者说,“朴”o u t了!
上述现象其实是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人性中的折射,是当今社会日益浮躁的深层原因。《道德经》说: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道德经》三十八章)
可见,敦厚、朴实的品格是老子肯定的,轻薄、虚华的品格是老子否定的。如今,外在的轻薄、虚华对人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无论男女老少,往往趋之若鹜。人们在追逐过程中,可能在不经意间失掉了本有的敦厚与朴实,所以,个人会感到遥无止境、空虚无聊,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出现信任危机,淳朴的民风也随之遭到破坏。
世人都向往轻薄、虚华时,老子看到了事物的反面,这就是他的智慧所在。“厚”“实”是人性情的自然流露,不需要修饰、伪装,它们由“朴”而生,是“朴”的再现,因周围人们尽显浮华而更加可贵。只有追求“厚”与“实”,舍弃“薄”与“华”,人们才有机会重获平静、坦然、脱俗、温暖等精神财富。“朴”是人们世代秉承的修身理念,是养护生命的金钥匙。
当外在的朴素渐渐远去,人们精神世界的朴素也在弱化,这才是一个可怕的现象。社会越复杂,时代越多变,人们越需要用“朴”作为自己的修身理念。它平淡无奇,却让人坦然自若。它纯净、安宁、厚重,能让人保持从容的气度,对个人的气质、心态、定力、修养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本。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一文中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伤,不急于追求富贵,这是陶渊明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也是他自身的写照。如今,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显得更为可贵,它就是“朴”。内心的朴素会让你感受到安宁的美好,有利于形成清静、平静的心理,定力也随之增加;内心的朴素会让你变得谦虚、宽容,从而交到更多、更高质量的朋友;内心的朴素能推动你节制欲望,让你更容易知足,更容易感知快乐,过上洒脱自由的生活;内心的朴素能增强你承受困窘生活的能力,使你一如既往地追求心中的理想。
回归“朴”,人们才不会迷失在欲望的诱惑中。那些虚静、谦卑的人,那些能够克制欲望的人,顺着真朴之道,往往走得更远更顺。有人舍本逐末,精明算计,尔虞我诈,完全背离了道的真朴,结果,无法预期的灾祸也随之而来,正如《红楼梦》第五回所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所以,回到真朴的人性,就像落叶归根一样,悄无声息,却自然完美。
今天,人们内心深处充满对朴素的怀念。其实,2000多年前,《道德经》就提出了“见素抱朴”的修身理念,它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对治当今人们修身问题的良药。你一旦实践,并一以贯之,就会发现,“见素抱朴”是多么温和,又多么温暖的修身理念!
2.修身原则:少私寡欲。
在“见素抱朴”修身理念的基础上,《道德经》提倡“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的修身原则。“少私寡欲”就是减少私心、减少欲望。在乱世,针对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生活,这一修身原则的提出是那么直白,又那么理性。
生活中,人们很容易把自己当作一个对象,以自己为中心,来追逐金钱、地位、名声、权力、享受等,看起来无可厚非,可一旦如此,就有“私”了。“私”,是指私人利益。人们在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私”的情结,这是人之常情。《道德经》不否定“私”,不主张灭私,但反对膨胀“私”,反对刻意追求“私”。《道德经》提倡的原则是“少私”,它与“道”相符,出于自然,利于健康,益于社会。
“少私”体现了对“私”的克制、收敛,少一点“私”,你反而能清静自如,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更平安。“少私”不是禁欲,而是克制欲望,这是合情合理的。越是“少私”,你越值得信赖,越令人欣赏,越容易获得认同;如果一心想着“私”,一切为了“私”,那可能会适得其反,被人轻视,被人防范,被人利用。为了得到“私”,人们容易失去正常的判断,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会毁掉个人形象,会断送美好前途。越是重“私”,越容易失去,越容易受挫,越容易失掉面子。私心过重,“私”就成为个人发展的致命弱点。反之,除了个人利益,你还关心你的健康、家人、学习、工作、生活、交往,乃至社会事务。对这些的关注,能使你走出一己之“私”,视野更开阔,工作更有动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水到渠成地成就个人利益。
追求“私”的过程,其实也是满足个人欲望的过程,“私”与“欲”合在一起就是私欲。《道德经》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十二章)
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喜欢追逐美丽的颜色、动听的声音、美味的食物、令人激动的事物、稀有的货物,但这样会破坏感官正常的感知能力,也会伤害到人性之“朴”。所以,老子认为,圣人生活中只求安饱,不求声色之娱,才能远离物欲的诱惑,过上安定平静的生活。
“为腹不为目”,是“少私寡欲”的体现。这种选择舍弃了享受,却获得了身心健康,是一种大智慧。对统治阶级而言,生活的奢靡、感官的刺激,会破坏内心本有的宁静,使心灵躁动不安。一味向外追逐,对奢华的生活流连忘返,只会使人远离真朴的心性,越来越空虚、浅薄、浮躁和不安。通过“为腹不为目”这一主张,《道德经》引导人们主动节制过度的欲望,追求宁静恬淡的生活。
少私寡欲
“五味令人口爽”,其意思是,过分地追求美味,会使人食不知味。其中,“五味”是指酸甜苦辣咸;“口爽”不是指好吃,而是指味觉丧失。现代社会,一些人吃惯了山珍海味,再美好的食物可能也食之无味。一方面丧失了味觉的判断;另一方面没有食欲,为了吃饭而吃饭,很难享受到美食的快乐。人有时候特别怀念自己在穷困时期啃过的大馍、在某地吃过的路边摊,以及与伙伴一起的“光盘”行为。也许有一天,回到老家,吃了一碗妈妈煮的面条,你突然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美食,简单有味,素然温馨,胜过山珍海味。若要一辈子食之有味,就要坚持“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
一些人整天忙于吃喝,有的是工作需要,有的是生意应酬,有的是个人喜好。几十年“奋战”下来才发现,吃喝行为满足了自己的“味”,却伤害了自己的胃,最后得的不是肥胖症,就是高血压、高血脂或高血糖。患病以后,他们才会采纳医生的建议:长期用药、注意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愉快等。有的人到晚年,有的人是中年以后,饮食不但要定量,还要按照医生开的食谱吃,比如晚餐只是两根黄瓜加一杯牛奶,这时,他们往往后悔莫及:早知现在,何必当初?为了更长久地吃,为了吃得有质量,人们还要吸取《道德经》的智慧——“少私寡欲”。
人们都喜欢吃美味的食物,可不少食物都放了食品添加剂,或经历煎炸烤等加工程序,或两者兼而有之。为追求“五味”,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些食物营养价值低,可能直接伤害肠胃,乃至致癌,但依然去吃。在这种现象背后,我们发现:一些人缺乏节制欲望的能力,或不愿意节欲。当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尚未形成气候;当相关的立法还有空白,或不够完善时,人们更需要坚持“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管好自己的口,远离疾病困扰。这种节制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能对生命形成持久的保护。
由于过度使用,一些人的感官功能逐渐弱化,可他们却无止境地追逐享乐的生活。越食之无味,越吃山珍海味;越眼花缭乱,越追求视觉冲击;越听不清楚,越大分贝刺激;越无聊,越是夜夜笙歌。他们沉浸在欲望中,却得不到快乐、幸福和安宁,除了激发更深层的欲望,似乎不知所措。欲望的杀伤力,在于让人逐渐远离了素朴的、本真的自己,让人生脱离大道运行的轨迹,这是十分危险的。
“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能让你在别人随波逐流时,还有约束自己的能力,可以感知人的本性,倾听心灵的声音,形成个人判断,做一个从容有度的人,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少私寡欲”看起来平淡似水,其实波涛汹涌;因为要战胜内心的私欲,需要莫大的勇气。一些年轻人在大好时光就纵情享乐,相互攀比,追求物质和感官的刺激。他们在得到所谓的“快乐”之余,可能已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甚至已触犯了法律!人们往往只看到“私”、“欲”带来的利益,却看不到它的反面,以及可能要付出的代价;若对“私”、“欲”持有一颗淡然之心,做人就不会偏离正常的人生轨迹,活着也不至于太辛苦。
《道德经》还提出了“无死地”的概念。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五十章)
大意是,听说善于养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战争中不会受到武器的伤害,犀牛对他无处投角,老虎对他无处用爪,武器对他无处使用锋刃。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致命的要害。其中,“无死地”非常关键,那么,为什么会“无死地”呢?因为善于养护生命的人能做到“少私寡欲”。没有私心,没有任何过度的欲望,过着清净质朴的生活,所以,他们不会受到兕虎、兵的危害。“少私寡欲”才会“无死地”,这是善于养护生命之人的明智之举,也是他们长寿的秘诀。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陶渊明,早年受儒家思想影响,有大济苍生之志,20多岁就开始做官。但在玄学盛行的时代,他也深受道家思想熏陶,内心留恋田园生活,正如《归园田居》所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405年,41岁的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在第81天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晋书·陶潜传》),就交出官印,回乡种田,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行为体现了他的气节,但从深层看,更是对“少私寡欲”修身原则的坚守。没有原则,他可以勉强自己委屈一下,忍气吞声,趋炎附势,守住世人眼中富贵的生活,成就个人的“私”“欲”;但代价是有“死地”,从而无法掌控命运,失去人格,甚至赔上性命。坚守原则,陶渊明的内心不再挣扎,长期躬耕田园,过着朴素、安宁而自由的生活。正是秉承“少私寡欲”的原则,才会出现名作《桃花源记》,在世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一片纯净的桃花园;才可能产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集·饮酒二十首并序》)的意境,流传千古。
如今,不论是对个人心理、身体,还是对命运,“私”和“欲”都危害重重。在追求“私”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很执着,并因此而迷失自我,失去很多更重要的东西。《道德经》认为,圣人没有私心。正因为圣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人们自然认同他、拥戴他,而圣人也水到渠成地成就了自身的理想。人们如果能够去除或减少自己的私心,心情会释然很多,身体也得到放松;人与人之间还会增加许多信任,减少一些猜疑、争斗和烦恼。
老子还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合理的欲望,但过度的欲望会伤害人们的身心。一旦萌生了过度的欲望,人们就容易失掉理智,难以克制自己。为追求欲望,有的人不择手段,有的人铤而走险,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尤其是前期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的人,更会患得患失,有的要承受不安、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的甚至要面对失败之后的崩溃。因为有“死地”,人们还不可避免地会被别人利用,或被牵着鼻子走,甚至被推入无底深渊,完全陷入一种不可预知的未来,很难自己掌握命运。所以,提倡“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死地”就是没有软肋、没有致命的弱点,但是,谁又能“无死地”呢?恐怕只有神仙、圣人吧!大多数人都有“死地”,如贪财、控权、好色、吸毒、爱美、较真、沉迷游戏、不爱惜身体等。
每天,越来越多的人在吸毒;在吸毒人群中,有很多30岁以下的青少年,也包括学生。因为年轻,他们往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心其实也是一种欲望,一不小心,它就让人深陷泥潭。不少人初次吸食毒品就是因为受不了诱惑,好奇心足以吸引他们去体验,比如吸毒带来的快感、幻觉等,这就是欲望的力量。人们一旦吸毒,就会上瘾,无法自拔,对健康、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
无论是对小学生、中学生、高中生、大学生,还是对成人而言,游戏都有很大的诱惑力。也许沉溺其中,你得到释放,感觉刺激、过瘾、兴奋、快乐等,但你可能已接近危险了。荒费了大量时间,这会改变你的人生,慢慢地改变,让你迷失方向,虚度一生,直到一个质变,你才发现,人生没有逆袭,时光不会倒流。为玩游戏,你还需要花费大量金钱,于是,你只能在其他方面节约;要是不够的话,有的人就去偷、抢劫,甚至结成团伙犯罪。最可怕的是,明知道会浪费时间和金钱,你还是很想打游戏,这种想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欲望。为此,你不自觉地放弃了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些东西,当然,日后可能还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每年都会有一些人因长时间玩游戏猝死网吧,有的还是大学生。长时间上网,尤其是玩游戏,会导致神经持续兴奋,由此可能造成心律紊乱;久坐不动,容易导致血管内栓塞;不吃不喝,网吧内空气又不流通……多种因素累加起来,就有可能发生猝死的意外。然而,一年又一年,每年都会有这种意外发生。
毒品也好,游戏也罢,只是例子,人间的许多诱惑都是如此。看起来非常美好,但实际上,它们就是一些人的“死地”,引着人们一步一步接近危险,受到伤害,而人们全然不知。
在这个崇尚颜值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为追求美,铤而走险,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整容、整形。有的人成功了,风光无限;可有的人失败了,出现眼睛无法完全闭合、鼻子变形、下巴歪斜、面部表情僵硬、乳房感染等症状。手术失败的人还要经历一次又一次的修复手术,不但费用比之前昂贵,还要经历剧烈的疼痛,面对心理的创伤。最后,有的人毁了容,有的人切除了乳房,有的人患上了抑郁症,有的人因手术并发症失去了生命。即便如此,整容、整形的人还是络绎不绝。爱美成为一些人的“死地”,搭上金钱,搭上健康,搭上痛苦,乃至搭上命,也义无反顾。可见,《道德经》提出的“死地”概念,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如今,一些人为了发展事业经常熬夜,由于太过劳累,身体一直处于亚健康状态。可为了梦想,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坚持,完全没有预料到潜在的危险,直至健康真的出了状况,才不得不立即停止工作。事实上,每年都有一些优秀的中青年在工作中猝死,或得了不治之症,令人惋惜不已。在激烈的竞争中,个人在工作中的努力与精进是必要的,但《道德经》启发人们最好不要拼命工作。一个人如果以付出健康、牺牲生命为代价去工作,那不爱惜身体就成为他的“死地”,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不过,对于“死地”,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至少还可以克制一下,不让它暴露,不让它疯狂地增长。当今,在激烈的竞争中,坚守“少私寡欲”的原则尤为重要。真正伟大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追逐声色的享受,在富足的生活中保有素朴之心,不攀求、不放纵,持有清静、淡然的态度,过着平静的生活,这就是修养。
坚持“少私寡欲”的原则,还要学会“知足”。《道德经》说: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道德经》四十六章)
最大的祸患是不知道满足,最大的过错是想要得到。所以,知道满足的这种满足,能让人永远满足。《道德经》还有言:“知足者富。”(《道德经》三十三章)。知足欲望自然褪色;知足,就是精神的富有。懂得知足,才能长久富足。
西方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大意是,在海滩上,一位大富翁看到一位渔夫躺着,正悠闲地晒太阳,便问他:“大好的时光,你怎么不去多打点鱼呢?”渔夫问:“打那么多鱼干什么?”富翁说:“可以多卖点钱啊!”渔夫问:“卖那么多钱干什么?”富翁说:“可以攒钱买一条大船,再赚更多的钱,然后,就可以和我一样,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了。”渔夫反问道:“我现在不正在晒太阳吗?”
这是一位惬意的渔夫。他提前打够了用来维持生活的鱼,便开始享受生活了。对渔夫而言,在海滩晒太阳是生活的一部分,容易而自然;对富翁而言,在海滩晒太阳是理想的支撑,奢侈而难得。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这个故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渔夫是个知足的人,他经常能享受晒太阳的幸福时光,也因此是个懂生活的人。
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经济状况如渔夫一样,却没有渔夫的智慧;为改变现状,他们自愿疲于奔命,终日忙碌,身心疲惫,自喻为一只永不停歇的陀螺,直至病倒的那一刻,可能才明白:自己曾经拥有多么宝贵的健康,多么从容的生活,为什么不知足呢?成功者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春风满面,十分耀眼,但一般都很忙碌,还承受着比普通人更大的压力。当身体发出亚健康的信号时,他们宁愿选择透支生命。《道德经》告诉他们:不值得!这个时候,一定要看看老子在2000多年前对人类的谆谆教悔:知足知止。
不论是普通人,还是成功者,都会希望自己一生健康、平安,可生命是充满变数的,谁都无法预知自己和明天谁先倒下。所以,读了《道德经》,我们要告诉自己,别再追,别再跑,别再透支生命,把自己从健康推向亚健康,再推向死亡。当一个人放慢脚步,找回质朴与天真,做真正的自己,过平顺的生活,就会发现,神经已不再紧绷,思绪已不再纷扰,情绪已不再急躁,身体已恢复轻松。此时,别人的目光与评论、鲜花与掌声都是身外之物了。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明朝有个叫胡九韶的人,他家里很穷。他要一边教书,一边努力耕作,才能养活家人。但是,每天傍晚,胡九韶都到家门口去烧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他的妻子笑话他,说:“我们一天三餐吃的都是菜粥,哪里谈得上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乱;又很庆幸我们全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没有挨饿受冻;我还庆幸家里没有人卧病在床,也没有人犯法坐牢。这不是清福是什么?”胡久韶过着最平常不过的生活,没有锦衣玉食,内心却无比满足。这种满足不但让他在精神上格外富有,还让他懂得感恩,足以使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胡九韶心目中的“清福”,不少现代人身在其中却感受不到,就是因为他们失掉了《道德经》“知足者富”的精神。当下,我们每个人其实拥有很多东西,这种拥有可能存在很大差距,但拥有本身说明我们是富足的。生活中,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父母健在,有一份喜爱的工作,有自己的住房,有懂自己的爱人,有可爱的儿女,有几个知己,有一些朋友……可能我们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只是贫二代,但我们依然感恩拥有本身,我们可以过上如渔夫、如胡久韶那般简单而快乐的生活,这就是知足!
生活中,有些人偏偏喜欢攀比,比房比车、比吃比穿、比地位、比金钱、比工作、比子女,不知什么时候,比成了一种心理习惯。可是,你很难快乐起来,比经常让你备受打击,比会激发你更加强烈的欲望。要摆脱这种心理的困扰,就要学会知足。知道满足,才能适可而止,才能坚守底线;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才不会遇到危险;知道满足,才能减少伤害,才能保持长久。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拥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当你拥有爱情,你可能没有金钱;当你拥有金钱,你可能没有快乐;当你拥有快乐,你可能没有事业;当你拥有事业,你可能没有健康……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这种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真。不必急于追求财富、荣誉、地位和身份,也不必去嫉妒别人的成功,“知足”才是修身的捷径。
知足是一种心态,它是让人克制欲望的灵丹妙药。生活中,我们会说,知足常乐。当今时代,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如果不懂知足,人们心里很容易失衡;如果不懂知足,人们感知快乐、幸福的能力也会变弱,总爱感叹命运没有垂青自己。知道满足,会让你珍惜所拥有的平安、健康、亲情、友情、爱情等,而不是只看到、想到、追求自己所没有的东西,从而保持心灵的安宁,这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知道满足,会让你散发脱俗的人格魅力,让周围的人喜欢你、信赖你、欣赏你,从而交到很多好朋友;知道满足,会让你不轻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干扰,在富裕的生活中保有恬淡的心态,在困窘的生活中不失快乐的心情。
坚持“少私寡欲”的原则,人们还容易做到宽容。《道德经》说:
旷兮其若谷。(《道德经》十五章)
这是形容人的胸怀应如幽谷般空旷开阔。《道德经》还说:
上德若谷。(《道德经》四十一章)
最高的道德好比空旷的山谷,也就是说宽容是人类最高的道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自己的利益、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情绪,也有与他人乃至社会的纠纷、矛盾、争斗,容易产生种种执着、执念,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停”(《孔子家语·致思第八》),要做到“若谷”的宽容谈何容易?但不能因为难,我们就不追求了。那么,如何超越,如何放下呢?
老子有言:
知常容。(《道德经》十六章)
即了解常道,才会无所不包;这里的常道,就是“道”。“道”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行的规律;“道”自然而然,不做作、不妄为、不强求;“道”是谦下的、含蓄的,能滋润万物。了解“道”,心胸才可能开阔,像幽谷一样空旷放达,包容一切。了解“道”,心灵的清净、自然、简单、善良等因素才容易凸显,才有可能超越小我,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忘却恩怨情仇,放下困扰、矛盾,乃至仇恨,真正做到宽容。
在《道德经》中,老子强调的是像幽谷一样的宽容,有一种平静、默默无闻、处下、开阔的意境,这样的胸怀是“道”的体现,可以令冰雪消融,可以润物细无声。所以,领悟“道”的人,历经生活磨砺的人,往往更懂得做幽谷;他们愿意舍弃“私”“欲”,愿意超越自我,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
“少私寡欲”,才能做到若谷的宽容。我们都喜欢和宽容的人交朋友,不必担心无意中说错一句话,不用带着面具交流。对这样的朋友,我们潜意识里会倍感轻松、倍加信任,这就是宽容的力量。佛家有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弥勒的大肚形象地启发人们:宽容,需要有肚量;宽容,才容易快乐!宽容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相对柔和、自然和简单。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所崇拜的人身上就有宽容的品质,它不但弥足珍贵,还颇具影响力。
一些失范行为,如欺骗、报复等;一些心理疾病,如嫉妒、变态等;一些刑事犯罪,如仇杀、故意伤害等,发生的根源往往是个体缺乏宽容的品质。宽容可以感染周围人群,可以净化社会风气,可以缓和社会矛盾,创造并维系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每一个人如果能感受到《道德经》“若谷”的宽容的魅力,并实践之,必将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3.修身境界:虚静自然。
一个人持守“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会拥有虚静的内心,虚静是崇高的修身境界。《道德经》十分重视心灵之“虚”,“虚”指心灵的空明状态。《道德经》说:
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德经》五章)
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虽然空虚,但不会穷竭;发动起来,就生生不息。在这段话中,老子用风箱做比喻,风箱中空,却不是真空;拉动起来,空气源源不绝,火就越烧越旺。人的心灵也应如风箱那样,保持虚空,这是一种空灵的状态。空灵的心灵能容纳缤纷的世界,空灵的心灵有利于形成宽容、开放的品格。因为“虚”,心灵在遭受创伤、疲累、痛苦之后,更容易清零,更容易被修复。“虚”是心灵强大的潜在动力,是现代人承受重重压力的温暖保障,是充满智慧的修身境界。
《道德经》虚静自然的修身境界影响了列子。列子,名御寇,生活于战国前期,是老子之后、庄子之前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根源于黄帝和老子,强调清虚无为。即冲虚自然,不执不为,清除杂念,守住清静、自然的本性。其著作《列子》又称《冲虚经》,是道家的重要典籍。《冲虚经》主张超越生死、有无、物我、是非、荣辱、贵贱等,消融差别,达到至虚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完善生命存在。据说列子修道九年后,能御风而行、逍遥自在,正如《庄子·逍遥游》所言:“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唐玄宗在天宝元年诏封列子为冲虚真人,尊其书为《冲虚真经》。《冲虚经》丰富和发展了《道德经》“虚”的概念,把冲虚视作至高的修身境界,塑造了因“虚”御风而行的列子形象,对后世形成重要影响。
《道德经》还十分重视清静的内心,认为:
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四十五章)
即清静无为是天下的正途。当今世界,喧嚣浮躁,充满诱惑,人们最容易失掉的就是内心的清净。清净,是大道之“朴”的体现,指人内心安宁、空明、平静的状态。人内心的清静会受到个人财富的影响:生活困窘的人可能为生计发愁而失掉清静;富裕的人可能因膨胀的欲望而失掉清静。但个人财富的多寡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拥有清净的内心,清净的内心离不开“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淳朴的环境,有利于人们守住内心的清静;充满诱惑的环境,可能会破坏人内心的清静。在诱惑面前,人们更容易随波逐流,一不留神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内心的清静,可谓心灵的斋戒,是对治过度欲望的一把利剑,能让人心如止水,代表了修身的境界。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崇尚老庄学说,曾注《老子》《庄子》,今已亡佚。孙思邈一生不仕,他隐居在陕西秦岭太白山。隋文帝召他做国子博士,唐太宗想授予他爵位,唐高宗邀他做谏议大夫,他都一一推却或坚辞不受。他研究道家经典,博览医书,走遍深山老林采集药物,搜集民间验方和秘方,探索养生术,研究制药方剂,总结临床经验,为医学和药物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他的不朽名著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被誉为我国古代的医学百科全书,广为流传。《千金要方》的序言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千金要方·本序》),可见,他把济世救人看得无比重要,尤其重于个人名利。孙思邈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官位至高,而是他始终保有清静的内心,不贪图功名利禄,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医学和药物学的研究中。如果不追求清静的修身境界,他必然被世俗事务缠身,无法专注于个人理想,也不可能成为中华医学的一颗耀眼明珠。
王重阳是宋朝著名道士,他在终南山创立道教全真派,七位著名的弟子被称为“全真七子”。他一生推崇《道德经》,领悟《道德经》,把《道德经》视为全真教徒必修的主要经典,认为修道的根本在于修心,务必除情去欲,达到心地清静,则身在凡尘而心已在圣境;即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王重阳所言的心地清静是修道的至高境界,虽是凡俗,心却因此达到圣境。北宋末年,当道教发展面临不景气时,王重阳则进行改革,把老子、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融合到教义中。全真道把清静无为视作修道之本,认为清静虚无,除情去欲,才能返朴归真。这种内修既称真功,又称性功。同时,全真道主张外修,又称真行,主要是济世度人。由于追求功行双全,所以叫“全真”。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趋势下,王重阳通过改革振兴道门,弘扬了《道德经》清静的修身境界,也使道教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人们最容易缺乏的就是清静的心。清静,不会使人眼花缭乱,反能让人看清世界;清静,可以增加人的定力,使人守住最本真的东西;清静,能增添个人魅力,使人在纷繁的世界里脱俗;清静,能更好地维系心理健康,使人如沐春风。内心的清静看似平淡无奇,却能让人保持清醒、安宁和愉悦,使人准确地判断、勇敢地舍弃、智慧地选择。总之,内心的清静,能给人持续不断的力量,令人在重压之下不至于崩溃,在疲累之后轻松地回复到生理基线,在污浊的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在平凡的生活中积极向上,在优越的生活中保有一份淡然的情怀。
虚静是“道”的原始状态,对人而言也格外重要,所以,《道德经》提倡“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十六章)。“致”与“守”是动词,“虚”与“静”是指心灵空明宁静的状态,“极”和“笃”是极致、顶点之意。由于私欲、诱惑与争斗等不断对个人形成干扰,所以,老子提醒人们要做“致虚”“守静”的功夫。做“致虚”“守静”的功夫,就是坚持“少私寡欲”的修身原则,如此一来,人的精神就处于无功利、无得失的境界。如果人们能够排除杂念,让心灵达到虚静的境界,就能拥有宁静与澄明,就能更理性、更温和、更自若地看待瞬息万变的世界。
当今世界,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竞争也很残酷。如果没有一颗虚静的心作为支撑,不论智愚、贫富、身份、职业,人们都有可能患上心理疾病,如焦虑、急躁、妄想、不安、抑郁等,往往直至这时,人们才真正明白,自己内心本有的清静多么宝贵。虚静的心犹如空气和水,在你身边,你却感知不到它们的重要性;一旦失去,或出现问题,你却发现为时已晚。当心灵走进困境,你若拥有清静的内心,心灵的自愈功能就显得很强大,有时侯,它能发挥药物无法替代的作用,帮助人们逆流而上。《道德经》认为,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而虚静正是内心强大的源泉。
有机会,听一听山坡上蟋蟀的叫声,听一听池塘里的蛙声;看一看秋天厚厚的落叶,看一看冬天美丽的雪景;闻一闻淡淡的花香,闻一闻新鲜的空气……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日光月光,小草小花,微风细雨,不因人而异,却与人相通,让人领悟生命的虚静与美好。
著名女作家杨绛在《一百岁感言》中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就是《道德经》强调的虚静境界,它如此可贵,却容易被人们忽略。有的人终生追求“命运的波澜”,以至从未感受过,也不愿去追求虚静的美好。杨绛先生用一生的阅历和智慧,向人们展示了虚静对人生的意义,这一境界值得每个人用心去体会。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要学会清理自己的心,把金钱、名利、地位这些占了太多空间的东西逐渐挪出,放得太多,心灵会有无法承受之重;轻了,虚空了,就不累了,不苦了,幸福和快乐才有地方安放。
达到虚静的修身境界,还要有“被褐怀玉”的勇气。《道德经》有言: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道德经》七十章)
这里的圣人,也是老子自身形象的缩影;“褐”是指粗布衣服,或打着补丁的衣服;“玉”是指美玉。有道的圣人穿着粗衣,而内怀美玉。世人都爱慕虚华的外表,受人敬仰的圣人却穿着粗布衣服,这又是为何呢?美玉其实是圣人内心的“道”,就是内心的理想。“道”有真朴、虚静、柔弱、不争的特点,“道”体现人性自然的道理。众人受到迷惑,往往向外追逐,背“道”而驰;圣人则能守“道”,毅然放弃拥有华丽外衣和舒适环境的机会。没有人理解,没有人认同,没有人效仿,圣人难免寂寞、孤独、苦楚,正所谓高处不胜寒,但圣人不会因此而退缩或改变。是什么让圣人如此坚定?是内心的虚静,这便是圣人的与众不同之处。
当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盛行,人们乐于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和感官享受,表现得急功近利,还喜欢攀比,比美貌、吃穿、车子、房子……很少有人愿意“被褐”,人们甚至以“被褐”为耻,所以,一旦受到诱惑,人们就想放弃怀中的美玉,即理想。理想有可能实现,也有可能实现不了,在现实面前,它显得很脆弱。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对于理想,一些人已失掉了初心,失掉了尝试的勇气,失掉了等待的耐心。
但这不是普遍现象。在每一个领域,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都有人“被褐怀玉”。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虽然衣着朴素,但精神面貌积极向上,朴素大方,从不随波逐流。他们可能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比如做家教、刷盘子、做促销、做服务生等,但在学校,他们会倍加珍惜时间,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生活上,也许他们大学四年从未吃过一顿像样的大餐,从未用心地打扮过自己,从未参加过奢侈的聚会,但他们从未失掉自己的理想。为改变个人命运,他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止,在毕业时,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考上了公务员,有的考上了村官,有的进了企业。许多年过去,当他们功成名就时,最值得怀念的往往就是那段“被褐怀玉”的日子。
人们在普通的生活中,保持内心本有的平静,还不失掉自身的理想,是十分可贵的。“被褐怀玉”只有少数人能做到,他们能听从心灵的声音,敢于追求虚静的境界,在前行的路上坚定无比,这就是修身的力量。有了“被褐怀玉”的精神,不管生活在哪里,哪怕在臭水沟边,或垃圾堆旁;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是贫穷,还是富贵,他们的人生之路都不会走歪,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
此外,《道德经》强调“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而然的,自然也是《道德经》提倡的修身境界。理解这种境界,要从婴儿说起。
(婴儿)蜂虿虺蛇不螫,猛兽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道德经》五十五章)
在老子看来,婴儿是神奇的,蜂蝎毒蛇不咬伤他,猛兽凶鸟不扑击他;他的筋骨柔弱,但小拳头却握得很紧;他不知道男女交合,但小生殖器却能自动勃起,这是精气充足的缘故;他整天哭号,但喉咙却不会沙哑,这是元气淳和的缘故。
自然这一修身境界在初生婴儿身上有最直观的体现。婴儿柔弱无比,却能远离伤害、充满力量、自我保护,一切都那么自然。为什么如此神奇呢?原来,初生婴孩象征着老子提倡的“道”,纯真柔和,浑然天成,至真至美。
老子认为,只有修养深厚的人才能达到婴儿般自然的境界。《道德经》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五十五章)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二十八章)
这里的“德”是指禀赋或本性,能够保存禀赋或本性的人,才能回归婴儿的状态。可见,是否保存禀赋或本性,对一个人的修身境界有重要影响。老子认为自己淡泊宁静,“如婴儿之未孩”(《道德经》二十章),他心目中的圣人也是如此。正因为保持、延续了婴儿的本性,才能不论周围环境如何,始终保持淡泊宁静,好像还不懂得嬉笑的婴儿,这就是自然。当世人纵情于声色犬马、功名利禄时,老子则赞美婴儿般清静淡泊的本性,引导人们感受自然的修身境界,追求精神财富,这是一种逆向思维。
人如果能保持婴儿般的自然境界,就能体会出更多生命的美好。你想哭就放声地哭,想笑就开怀地笑,想吃就大口地吃,想睡就尽快去睡,不要掩饰,不要伪装,自然就好。自然的境界,就如婴儿给人的感觉那样美好。不管年龄有多大,真心希望你还有一颗稚嫩的心,始终保有婴儿的天真和善良,如同婴儿那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和信任,让情感、情绪自然地流露,自在自如。保留一颗婴儿般的心,你的生活就容易有情趣、有惊喜、有快乐!
真诚、谦虚、淡泊、忠诚、友善、正直,这些都是人禀性中最美、最真、最自然的东西,当众人一味逐利时,可能不知不觉遗忘了它们,所以,人们常说,世风日下,世态炎凉。在这种环境下,如果你还能不徘徊、不犹豫,勇敢地坚持最美好的禀性,就是“常德不离”,就达到了如婴孩般的自然境界。21世纪,在物欲横流的潮流里,《道德经》“婴儿之未孩”的自然境界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让人们心怡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