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尊贵的“德”》
(二)尊贵的“德”
通行的《道德经》分为上、下篇,上篇是《道经》,下篇是《德经》。当然,上篇并不是专门论“道”的,下篇也不是专门讲“德”的,因为“道”与“德”的概念贯穿全经。这说明,除了“道”,“德”也是《道德经》的一个重要概念。
“德”在《道德经》中共出现45次。它并不是单纯地指道德,那到底是指什么呢?这要从“道”和“德”的关系说起。“道”是体,“德”就是用。比如一个碗,“道”是指碗本身,是体;“德”是指碗可以用来盛饭、盛菜、盛汤等功能,是用。如果没有这个碗,碗的功能就发挥不出来,正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不通过盛的功能,这个碗的重要性也无从体现。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德”之用,那么“道”作为体就是空中楼阁。具体而言,“道”形成万物之后又内化于万物,形成万物自己的本性。在这一意义上,“德”就是指万物的本性。
《道德经》指出,“道”产生万物,“德”畜养万物,“物”赋予万物形体,“势”(指环境)促成万物生长,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重“道”并珍视“德”的。“道”“德”“物”“势”对万物的创生都有重要意义,没有“道”,万物就无法产生;没有“德”,万物失掉自己的本性也难以存在;“物”与“势”也由“道”和“德”产生,因此,“道”与“德”最为尊贵。“道”与“德”的尊贵,不但在于它们产生、畜养万物,更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不据为己有,不自恃其能,不干扰万物,不主宰万物,让万物自然而然地生长化育,没有任何压力。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道德经》五十一章)
那么,在人类社会,“德”有分别吗?有什么样的分别?说: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三十八章)
其意思是,“上德”的人一切依“道”而行,无心施德,所以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有心施德,所以无德。
禅门中有一个典故,表达了类似的道理。印度禅宗的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后来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在梁武帝时期航海来到中国。梁武帝萧衍虔诚信佛,不遗余力地建寺庙、造佛像、抄佛经、度人为僧,他一见到达摩祖师就问:“我为佛教做这么多事,有多少功德?”达摩祖师说:“无功德。”梁武帝不解,问:“为什么无功德?”达摩祖师说:“你做的事情是为自己求功德,没有理解佛法的真谛,所以无功德。”梁武帝贵为帝王之身,并在事实上推动了佛教事业的发展,但他刻意求功德,结果就无功德,何况普通人?此典故中的“无功德”,正是《道德经》中“无德”的生动写照。
老子把“德”的境界分为“上德”和“下德”,其区别在于“德”是否体现“道”的精神。老子推崇符合“道”的“德”,它没有目的性,自然无为,不作做、不虚伪、不假,他称这种“德”为“上德”“孔德”“常德”“玄德”等,正所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德经》二十一章)。“上德”的样态是什么呢?就是与“道”一致。反之,“下德”是刻意而为之的“德”,人们打着“德”的旗号去施德,实则背离了“道”的真朴,有人为的、功利的特点,所以是“无德”。
达到“上德”的境界,要做到“无以为”,即对于“德”什么也不做,如《道德经》所说: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道德经》三十八章)
“上德”的人顺任自然而无心作为,就像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做善事,心无杂念,就是“上德”。换种情况,一个人为了博得美名、利益、地位等而去做善事,实乃刻意而为之,会离“德”越来越远,是“下德”。所以,“上德”一定是发自内心,因真诚而美好,因“无为”而尊贵,一切顺从自然,完全合于“道”。
达到“上德”的境界,还要做到“善”。《道德经》说:
上善若水。(《道德经》八章)
即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纯净、美好;水滋养万物却不争功绩;水永远朝低下的地方的流;水生生不息;水变化无形,充满生机,富有灵气……“上善若水”是《道德经》的名句,它韵味十足,给人无限的思考空间,让人对“善”的理解变得生动。王弼在《老子道德经注》中认为,“德”有利而无害的特点,可见,“善”与“德”相符,“善”是对“上德”最好的诠释。
那么,在老子构筑的社会理想中,“德”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老子认为,大道盛行是最理想的社会;失去了“道”,然后才强调“德”;失去了“德”,然后才强调“仁”;失去了“仁”,然后才强调“义”;失去了“义”,然后才强调“礼”。可见,“道”“德”“仁”“义”“礼”,境界越来越低;前一种境界达不到时,退而求其次是出于迫不得已。尽管“礼”是儒家追求的社会规范,但老子认为,“礼”是假仁假义,是繁文缛节,是社会祸乱的根源。老子梦寐以求的是合于“道”的、自然而然的社会。
总而言之,“道”与“德”都是《道德经》的重要概念。“道”是体,“德”是用,两者相得益彰。以“道”为基础,“德”有“朴”“自然”“慈”“善”、宽容、“柔弱”居下“不争”“无为”、虚静等特点,散发出淡泊、朴素、从容、自由、快乐的气息。真正的“德”总是与“道”相合,透着“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