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章·善贷且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道德经《第四十—章·善贷且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善贷且成【原文】上士闻道[1],而勤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2],进道若退[3],夷道若颣[4]。上德若谷;大白若辱[5];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6];质真若渝[7];大方无隅[8];...

善贷且成

【原文】

上士闻道[1],

而勤行之;

中士闻道,

若存若亡;

下士闻道,

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2],

进道若退[3],

夷道若颣[4]。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5];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6];

质真若渝[7];

大方无隅[8];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善成。[9]”

【译文】

上等悟道的人听了道,

勤于去实践它;

中等悟道的人听了道,

半信半疑它的存在;

下等悟道的人听了道,

捧腹大笑以示嘲笑它。

不被嘲笑就不足以为道了。

所以《建言》书中说:光明的道好似暗昧,

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

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

崇高的德好似峡谷;

洁白无瑕的东西好像含灰纳垢了一般;

广大的德好像不足;

刚建的德好似怠惰;

纯真质朴的品格好像浑浊;

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

大型珍贵的器物是最晚完成的;

最大的声响反而听不到声音;

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状;

大道幽隐而默默无闻,无名无状。

也只有大道,善于给予万物并且成全万物。

【注释】

[1]上士:西周的士大夫分为上士、中士、下士三个等级,此处指拥有上等智慧的人。

[2]昧:暗昧。

[3]进道:前进的道路。

[4]夷道:平坦的道路。颣:崎岖不平,坎坷曲折。

[5]辱:污垢。

[6]偷:意为惰。

[7]渝:变污。

[8]隅:棱角。

[9]贷:施与,给予。

【解析】

上一章老子论述了道的德行,即循环往复、柔弱顺应。万物为大道所生就应该遵循大道所具有的德性,顺应自然循环往复,而不违背自然的规律,达到无言无为的境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免受自然的惩罚,才能领略到生命的充实和美好。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讲解如何依道修德的问题。老子将人类分为三个等级,即上士、中士和下士。在封建社会,上士是指高明的小奴隶主贵族;中士指平庸的贵族;下士指浅薄的贵族。老子在此并非指等级上的差别,而是就认识水平上的高低而言的。上士也就是悟道较深的人,中士就是对道半信半疑的人,下士就是对道一点也不开悟的人,他们由于对道的领悟水平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对道的不同的看法和行为,上士听人讲道的德性,就能立即领略到其中的妙处,并反映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积极努力地实践它,做到与大道的完全融合。中士听人讲大道的德性,由于觉悟的局限,他不能完全理解大道的德性,所以总是半信半疑,在这种思想的指使下,他时而实践,时而疑惑,不能完全投入其中,总在半信半疑之间徘徊,因此这种人很难得到真正的觉悟和解脱。下士完全否定大道的存在,他们一旦听到道的德性就会哈哈大笑,以示对大道修行者的嘲讽,认为修道者是疯子,认为修道者所说的话是胡言乱语,简直就是信口开河。

老子对下士对道的无知和嘲讽表现出了极度的宽容,对于道这样浅显而又玄妙的东西,怎么能避免下士们的嘲笑呢?老子认为没有下士的嘲笑就称不上真正的大道了,为什么这么说呢?紧接着老子引用了十二句古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思是说光明的道好似暗昧,前进的道好似在后退,平坦的道好似凹凸不平,崇高的德好似峡谷,洁白无瑕的东西好像含灰纳垢了一般,广大的德好像不足,刚建的德好似怠惰,纯真质朴的品格好像浑浊,最方正的东西好似没有棱角,大型珍贵的器物是最晚完成的,最大的声响反而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到它的形状。这么隐晦难懂的话有几个人能理解呢?即使是被人理解了又有几个人能参悟其中的深意呢?毕竟得道之人是少数,而下士占多数,如果不对他们采取宽容的态度,那老子修道又有何意义呢?老子之所以能对下士采取宽容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他悟道和修德的结果。大道包容万物、给予万物、成全万物。

我们在生活中难免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他们或粗俗或高雅,或单调乏味或幽默风趣,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怎样才能和他们交往呢?有人采取了极端的方式,干脆不和低俗之人交往,摆出一副自命清高的架势,见了粗俗之人就冷面孔相对,他这是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高雅,不自觉地将自己推向了低俗的深渊。为什么不能做一株出淤泥的白莲呢?如果我们真的有莲花的高洁,我们就应该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使他们慢慢脱离低俗。这是最好不过的处世方略了,拥有一颗包容心是我们的无价之宝,我们将受用一生。

为人之道

大象无形:列子学射明事理

列御寇喜好打猎,经常邀请朋友们一块儿到深山密林中捕猎野兽。

可是朋友们每次都婉言谢绝了他的邀请。原因就是御寇虽然爱好打猎,而射箭技术却十分糟糕。

御寇自己也十分着急,于是决心从头开始练好箭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列御寇的箭术突飞猛进。

他为自己的进步而得意不已,同时也想去向朋友们显示自己箭术的精妙。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决定先找个精通箭术的人来给自己射箭的技术作个权威性的结论。

他想到了伯昏无人。伯昏无人是著名的箭术专家,曾经培养了许多优秀射手。

御寇向伯昏无人说明了自己的意图,就在自己的后院中立好箭靶开始射箭。

列御寇拉满了弦,把装满水的杯子放在肘上,凝神一处,目不斜视,耳不旁听,连发了好几箭,后箭箭尖和前箭箭尾紧紧相连,形成一条线,所有的箭都射到同一点上,箭术实在高明,用百步穿杨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然而伯昏无人却像个木头人似的,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嘴里连一句赞美的话也没有。

沉默了良久,伯昏无人才开口说:“你是为了向人展示你的箭术而射的,还没有达到那种不射之射的境界。只有那种看似不经意的射箭,才是真正的好箭术。如果我和你登上高山,脚踩着不断摇动的石头,前面是万丈悬崖和幽深的瀑布,你还能射吗?”

于是伯昏无人便带着御寇登上高山,踩着摇动的石头,面临着无底的深渊,背后高低不平,脚一半在山巅之外。

御寇好像患了恐高症一样趴在地上,汗水流到脚跟,哪还敢站起来射箭呢?

伯昏无人说:“最有修养的人,上可以望青天,下可以入黄泉,技穷八荒,放纵自如。现在你战战兢兢,生死得失之心表现于眼神和心态,你内心的害怕就可想而知了。”

从政之道

王翦装贪巧饰赢得始皇的信任

公元前226年,秦王嬴政准备出兵讨伐楚国。

秦王因为李信在追击燕军时表现极为勇敢,便问道:“灭楚需要多少士兵啊?”

“20万足够。”李信回答道。

于是秦王又问老将王翦,王翦说:“非60万不可。”

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便委任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率军20万伐楚。王翦则顺水推舟,推托有病,解甲归田,告老还乡。

第二年,李信出师不利,大败而归。秦王大怒,后悔当初不听王翦的话,迫不得已,他亲自到频阳(今陕西省富平县)王翦的住宅,向王翦承认错误,说:

“寡人不听将军的话,李信果然失败,令秦军受到耻辱。将军虽然有病在身,难道忍心抛弃我吗?”

王翦回答道:“我有病在身啊,不能领兵打仗了。”

看到秦王不答应。王翦说:“如果非要我出兵打仗的话,一定需要60万士兵不可。”

秦王于是答应他的要求,征集60万大军,交给王翦指挥讨伐楚国,且秦王亲自到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送别。

王翦乘机请求秦王把秦都附近上好的田宅赏赐给他。秦始皇说:

“将军快走吧,你根本用不着担心啊!我给你就是了!”

王翦说:“我跟着大王当将军,即使有功劳,也得不到封侯。我还是要点房产田地,为子孙打算打算吧!”

秦王大笑,不以为然。

当军队到达武关(今陕西商洛西南)时,王翦又派使者向秦王索要良田美舍。副将蒙恬说:“将军如此请赏,不是太过分了吗?”

王翦私下偷偷地告诉他说:“你不知道我请赏的原因。秦王强横而且多疑,现在把60万大军交给我掌管,就是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我了。如果我不多多请赏,多要点田宅,为子孙打算,以此说明我并无野心,就会使大王坐卧不安而怀疑我的。”

王翦通过请赏田宅以释去秦王的怀疑,终于使秦王放手让他独立指挥战争,不久,便灭掉了楚国。

王翦正是看中了秦王的多疑,故意暴露贪欲,自轻自贱。因而赢得了秦王的信任。

从表面看,王翦显得缺乏忠诚廉洁。一会儿哼哼哈哈,装病避战,一会儿口口声声,索要良田美舍,贪得无厌。其实,他是秦国一个非常忠诚廉洁的将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王翦工于心计,颇识此理。他深知秦王多疑残暴,难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60万大军的指挥棒抓在他手里,秦王肯定心存戒备,官僚们嫉妒诋毁也是必然的。于是,王翦便施用“大白若辱”的心理战术,给秦始皇造成了这样的假象:他以年迈之躯领兵出征,只是为了良田美舍,并无任何野心。这个心理战术的运用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一方面打消了秦王的疑虑,保全了自己;另一方面,取得秦王的信任,以便掌握绝对的指挥权,全力以赴,克敌制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