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修身)》原文、译文、点评
第六十七章(修身)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②,二曰俭③,三曰不敢为天下先④。慈,故能勇⑤;俭,故能广⑥;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⑦。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⑧。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 释
①以上数句,似与下文文义不合。译文为:“天下的人都对我说:‘道广阔无边,却又不像广阔无边的样子’正因为道广阔无边,所以好像不像广阔无边的样子。如果道像广阔无边的样子,那么很早就细微渺小了。”王弼《道德真经注》曰:“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
②慈:慈爱,宽容。
③俭:节俭,俭啬。《五十九章》曰:“治人事天,莫若啬。”
④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六十六章》曰:“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⑤慈,故能勇:慈爱,所以能够勇敢。《韩非子·解老》曰:“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谓勇。圣人之于万事也,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故见必行之道,见必行之道,则其从事亦不疑。不疑之谓勇,不疑生于慈。故曰:‘慈,故能勇。’”河上公《老子章句》曰:“以慈仁,故能勇于忠孝也。”王弼《道德真经注》曰:“夫慈,以陈则胜,以守则固,故能勇也。”
⑥俭,故能广:节俭,所以能够宽广。《韩非子·解老》曰:“天地不能常侈常费,而况于人乎?故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是以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其战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是以举之曰:‘俭,故能广。’”王弼《道德真经注》曰:“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施益广。”
⑦器长:万物之长,万物的首领。器:物。河上公《老子章句》曰:“不为天下先。成器长,谓道人也。我能为得道人之长也。”王弼《道德真经注》曰:“唯后外其身,为物所归,然后乃能立成器为天下利,为物之长也。”
⑧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慈爱,用于进攻就会胜利,用于守卫就会稳固。《韩非子·解老》曰:“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故临兵而慈于士吏,则战胜敌;慈于器械,则城坚固。故曰:‘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河上公《老子章句》曰:“夫慈仁者,百姓亲附,并心一意,故能以战则胜敌,以守卫则坚固。”王弼《道德真经注》曰:“相慜而不避于难,故胜也。”
译 文
我有三个宝贝,持有并保存着。第一种宝贝叫慈爱,第二种叫节俭,第三种叫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因为慈爱,所以能够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够广博;因为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所以能够成为万物的首领。
如今舍弃慈爱而要勇敢,舍弃节俭而要广博,舍弃退让而要争先,就是死路一条!
慈爱,用来进攻就会获胜,用来防守就会稳固。上天将要救助谁,就会用慈爱来保卫他。
点 评
本章主要论述了老子的三条处世法则。
老子将“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看作是符合“道”的完美的处世法则。首先是要慈柔处世。柔慈所以宽容,宽容就能包容一切,就会无私无畏,无畏就会勇敢,勇敢就会奋不顾身。其次是要俭约。俭约就会抑制欲望,欲望就不会无限制地蔓延,欲望不蔓延就会减少争斗,不争斗就不会有仇恨,没有仇恨就会心胸博大。最后是不敢为天下先。不为天下先就会谦卑,谦卑就会团结,团结就会成功,功成就可以为君长。
仁慈宽厚、勤俭克己、谦卑居后这三种品行人们可受用终生。但在三者之中,“慈”又是最重要的。在老子看来,如果舍弃慈爱而要勇敢,舍弃节俭而要广博,舍弃退让而要争先,就是死路一条。慈是道的直接表现,是人类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一个准则,其他两个原则都是由它而产生的。慈即仁慈与慈爱,就是要对社会大众有慈爱之心。做一个仁慈的执政者和管理者,就会获得所管理人们的好感与支持,就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