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治国)》原文、译文、点评
第七十三章(治国)
勇于敢则杀①,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②。
天网恢恢③,疏而不失④。
注 释
①勇于敢:勇于进取,行事鲁莽。敢:进取。《六十七章》曰:“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七十六章》曰:“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杀,死。王弼《道德真经注》曰:“必不得其死也。”
②繟(chǎn):舒缓,宽绰。
③天网恢恢:自然的范围宽大无边。王夫子《老子衍》曰:“是以圣人破‘天网’而行‘天道’。”
④疏而不失:虽然稀疏,但不会遗漏。
译 文
行事鲁莽就会死亡,勇于谦让就可以活下来。这两者,一种有利,一种有害。上天所厌恶的一方,有谁知道其中的缘故呢?因此,圣人也难以阐明其中的道理。
大自然的规律,是不争夺却善于取胜,是不说话却善于回应,是不召唤却自己到来,是舒缓却善于谋划。
天之网宽广无边,虽然稀疏,但不会遗漏。
点 评
本章主要论述了为人处世要顺“天道”而行。
“勇”在老子的思想中是中性的。老子认为“慈能故勇”,从这点来看,他对“勇”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是其在本章中又说“勇于敢则杀”,他又反对逞一时之勇。但其对“敢”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主张人们要“不敢为天下先”、要“不敢为主而为客”。他主张人们要做到“勇于不敢”,但他亦承认做到这点很难,连圣人都难以阐明其中的道理。
我们要“勇”,但亦要“不敢”。不敢,即要具备谨慎的心态。只有谨慎地做好准备,才能够全力以赴而又毫不担心地做事。勇气一旦丧失了谨慎,人难免就会逞强,妄为而蛮干,最终走向失败或招来祸患。“勇”与“敢”的区别就如同“柔”与“刚”的区别,二者都是大自然的既定法则,是“道”的一种表现。“勇”且“不敢”也是遵循自然法则的一种表现。
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要不争、不言、不召,才能善胜、善应、自来。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去恶意地掠夺和破坏大自然,人与自然一旦丧失了平衡,人祸就会酿成无法战胜的天灾。要少说话多做事,理论来源于实践,并要在实践中检验其合理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人不光要遵守大自然的规律,也要遵守人类社会的法律法规。天网恢恢,人网亦恢恢,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人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无情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