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十五章(修身)》原文、译文、点评

道德经《第十五章(修身)》原文、译文、点评

第十五章(修身)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犹兮④,若畏四邻;俨兮⑤,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⑥;敦兮,其若朴⑦;旷兮⑧,其若谷;混兮⑨,其若浊;澹兮⑩,其若海;飂兮...

第十五章(修身)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

豫兮③,若冬涉川;犹兮④,若畏四邻;俨兮⑤,其若客;

涣兮,其若凌释⑥;敦兮,其若朴⑦;旷兮⑧,其若谷;

混兮⑨,其若浊;澹兮⑩,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注 释

①善为道者:指善于行“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迟疑,犹豫。

④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引申为警觉、戒备之义。

⑤俨:恭敬。

⑥焕兮,其若凌释:消融流散啊,像河冰消融。焕:消融流散。凌释:河冰消融。

⑦敦兮,其若朴:敦厚老实啊,像未经雕刻的原木。敦:敦厚老实。朴:未经雕刻的原木。

⑧旷:旷远豁达。

⑨混:浑厚质朴。

⑩澹(dàn):宁静。

飂(liú):高风,飘扬。

徐清:慢慢变清澈。

徐生:慢慢显出生机。

不欲盈:不求自满。王弼《道德真经注》曰:“盈必溢也。”

蔽而新成:敝旧而能新生。王弼《道德真经注》曰:“蔽,覆盖也。”

译 文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微妙而又通达,深刻而又幽邃,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正因为不能够理解他们,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们:

迟疑犹豫啊,像冬天踩着冰过河;警觉戒备啊,像畏惧四面的威胁;恭敬庄重啊,像赴宴的宾客;

消融流散啊,像河冰消融;敦厚老实啊,像未经雕刻的原木;旷远豁达啊,像深幽的山谷;

浑厚质朴啊,像浑浊的水流;宁静深沉啊,像浩渺的大海;风流飘逸啊,像永无止境的高风。

谁能使浊水静止下来,让它慢慢变清?谁能使安静躁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

保持这些大道的人不会追求盈满。正因为他们不追求盈满,所以能够敝旧而能新生。

点 评

本章用诗的语言,描述并赞美了修道者的风貌。

在老子看来,有道之士首先是微妙而又通达,深刻而又幽邃,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其次他们又集沉稳、慎重、警觉、恭敬、敦厚、豁达、宽容、质朴、宁静、飘逸于一身,浑身上下散发着魅力。事实上,这也是老子对于修道之人人格上的期许。

有道之人虽具备了如此多优秀的品质,但最核心的品质是他们不追求满盈。不追求满盈,即为人处世总会留有余地,不追求盈满的物质享受,只追寻知足常乐的简朴生活。他们顺应自然而无为,将自己与自然和谐统一;在这种和谐而又平衡的状态下,他们能够推陈出新,演绎出生命中的无限精彩。

“贪心不足蛇吞象”是大多世人的真实写照。很多人欲望不休,往往陷入对完美的追求中无法自拔。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世上本来就没有虚无缥缈的完美,只是某些人在盲目地相信并追求完美。

我们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不随波逐流,不追求盈满,不苛求完美,不走向极端。只有坚守“道”心,沉稳似海,拿捏好分寸,掌握好生命的平衡,才能做到超然物外,独善己身。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