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八十章》原文、直译、讲解
八十章
◎原文
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伯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④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 使:即使。
② 什伯之器:什、伯,是当时军队的编制;器,士兵使用的兵器。
③ 重死:重视躯体的安危。
④ 结绳:在文字出现前,人们结绳记事,小事小结,大事大结,简单纯朴。
◎直译
很小的诸侯国,人民数量又少,即使有不少的兵器也并不使用,老百姓重视生命,因而不向远处迁徙,虽有船只车辆却没有人乘坐,虽有武器士兵却没有地方摆阵打仗。让老百姓回复到上古结绳记事的时代,老百姓吃起饭来特别香,穿着褐色的粗麻布衣也觉得美,虽然是茅蓬避雨的住所也觉得特别安宁。当时的风俗习惯,也让人觉得快乐。相邻的国家隔得很近,可以相互观望,以致鸡鸣狗吠声都能听得见,但人民因为无欲无为,从小至老到死,也没有任何往来。
◎讲解
老子在本章总结全书中心思想,阐明无欲无为所建立的理想王国。从小国入手,“以我无为之治,试于小国”,小国可实行,大国更容易。有什伯之器而无所用,是无征伐之事。如果国有争夺,烦扰百姓,穷兵黩武,重赋民饥,老百姓不得安宁,只得轻生出走。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所以,老百姓重视生命,也不迁徙了。人民自给自足,再平常的食物、衣服也足以让老百姓得到满足,没有羡慕外面世界的意思,居住只求安全,传承的习惯和风俗足以让人快活自由,这就是恢复到上古结绳而治的淳朴、踏实。
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为无欲无为,各顾各人的生活,国与国也不会相争,因此,就会出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样一种“无为而治”的安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