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八章》原文、直译、讲解
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为之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⑥而扔⑦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⑧,而乱之首。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 上德不德:具备上德之人,任物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② 下德不失德:下德之人恪守形式上的德,形式上不离开德。
③ 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④ 无以为:无心作为。
⑤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
⑥ 攘臂:伸出手臂。
⑦ 扔:强力引开。
⑧ 薄:不足,衰薄。
⑨ 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⑩ 华:花,虚华。
◎直译
具备“上德”之人,不表现出外在的有德,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之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德”,实际上是无德。“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而“下德”之人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而实际上是没有作为;上义之人要有所作为,他们自己却是有心作为,不是顺其自然。上礼之人想在礼节上有所作为,却没有人理睬他。于是他就伸开胳膊,强力吸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更是祸乱的开始。
先知先觉的人,不过是道的虚华表现,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有道之士,立身敦实,从不轻薄,存心朴实,不尚虚华,所以任人取事,要去除虚华而采取笃实。
◎讲解
《道德经》上篇谈“道”,下篇说“德”,道为德之宗,虽然讲德,但万变不离其宗,仍然是讲道,目的是使道的“无为”核心思想更为明朗、彰显。
上德,指上古圣人,道与德是完全统一的,相互融合的,道本万物之源,却不认为自己有德,无心于德;上德不德,有德却不表现出来,因为德出于无为,功成事遂,却没有思考外表的德的名号。下德,因为德出有心,功成之后,既矜持,又夸耀,实际上是无德。道没有真与假的区别,但德有真的也有假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德又衰败了,出现了仁义。上仁、上义,能有所作为,却没有依赖与夸耀它的思维,这是真的。至于下仁、下义,则完全假仁假义。尧、舜、禹是上仁上义之人,而春秋时期的五霸,无论是齐桓公、晋文公,还是宋襄公、楚庄王、秦穆公都是假仁假义之人。
社会风气继续衰败,又出现了礼,礼尚往来,崇尚虚伪,故为正人君子所不耻。老子斥之“忠信之薄,祸乱之始”也,从德的角度讲,已经衰败到极点了。
道失而后有德,德失而后有仁,仁失而后有义,义失而后有礼。而礼之盛行,原来的社会风气全没了,风气越变越坏。其原因是失道、自作聪明。所谓前识者却没有看到这件事的严重后果,是愚笨的开始。故有道之士,务实不务虚,去其虚假,取其忠信而笃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