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二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七十二章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取此。
【现代白话翻译】
百姓不畏惧权威之日,正是君王树立真正德威之时。不要影响和妨害百姓的安居,不要束缚和搅扰百姓的生活。只有不令百姓生厌,百姓才不会厌恶权威;君王不对百姓造成压迫,百姓就不会因厌恶君王统治而造反。
所以,有道明君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炫耀;不但有自爱之心,而且也不自显尊贵。因为自明,所以不飞扬跋扈;因为自爱,所以自重而谦下。因此,对君王而言,最恰当、正确的选择就是舍弃自见自贵,保持自知自爱:丢掉炫耀权威、飞扬跋扈,追求虚静守柔、知足知止;丢掉自感尊贵、矜持显摆,追求谦恭处下、珍爱自身。这是树立大威的根本途径。
【心得联想】
圣人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领导者怎样才能树立真正的权威?
古人认为,威者有三:有道德之威,有暴察之威,有狂妄之威。在这三种威势中,只有道德之威可以成为老子所谓的“大威”,因为只有道德之威才能真正获得众人发自内心的拥戴。
威,可以是威信,可以是威望,可以是权威,也可以是威胁。老子所谓“民不畏威”之威,应该不是指君王的威望、威信,而是指君王所拥有的权威,或运用权力、权势制造的威胁。显然,当民众对君王的权势无所畏惧的时候,正是君王树立德威的绝好时机。那么,怎么树立君王的德威呢?老子的思路,正指向较为清晰的一条路径。
领导要树立自己的威望,首先要做到的是不扰民。不要因为自己高高在上,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无端干扰大家的工作和生活,而是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让大家在无拘无束的条件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对领导产生厌恶之情、抱怨之心,一个能让大家舒心的领导,肯定是大家喜欢的领导,而一个总给大家找别扭、让大家心气不顺的领导,则一定是大家讨厌的对象。
领导要树立自己的威望,还要能抵御权势权力的诱惑,自知而不自见,在合理使用权力的同时,毋要妄自炫耀。权力是一种象征,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人称权利;权力也可以产生巨大的威势,人称权势;权力还是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志,所以常常会给拥有者带来莫大的心理满足。这一切的结果,无不使权力的拥有者产生一种沾沾自喜,情不自禁要向他人炫耀的强烈欲望。老子所谓权力在手而不自见,就是告诫那些执掌权柄之人,要有自知之明,不炫耀、不招摇、不跋扈,这一观点用现代的说法叫“低调”。
领导要树立自己的威望,还要做到自爱自重,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认识手中的权力,认识自己的职责。权力乃身外之物,并非个人生而有之,也不是一朝权在手,终生皆可用。组织和社会既然可以赋予你某种权力,也可以剥夺你所拥有的权力,所以不要因为权力在手,就觉得自己高贵无比,而别人都必须跪倒在你的脚下。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错觉。可悲的是,有太多的有权之人都因为这一错觉而落得个自身不保的可怜下场。
要做到不自贵,其实也不难,懂得换位思考足矣。今朝施权号令日,当思明日无权时。台上风光虽然好,莫忘下台颜面尽。
总之,领导应自重,自知而不显摆,自爱而不自贵。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大家的尊重、爱戴和支持。一个人的权威不能刻意树立,不能靠威胁来维持,只能依靠自己的个人魅力获得来自部下内心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