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六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七十六章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故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现代白话翻译】
生死原本一线牵,死生却是两重天。人出生和活着的时候,身体总是柔弱的、软绵绵的,而当生命结束后,尸体直挺,慢慢变得僵硬。自然界中,万物草木在其生长过程中是柔弱的、摇曳的,而当其生命结束后,就变得枯槁硬脆。从这一现象可得出这样的结论:过分坚强的属性归于死亡之类,柔弱的属性彰显生机,归于生长之类。根据这个道理来判断尘世纷争,也能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为了追求作战杀伤力而制造过于笨重的兵器兵械,反而使军士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而只有躯干粗壮高大的树木才能挺拔不屈,可见一切人为的强大都违背了道之属性,从而处于下等修行,顺其自然的柔弱才符合道之属性,而居于上等修行。
【心得联想】
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者生之徒也
老子善于观察,也善于思考,但更善于逆向思维。生死两重天,老子只特别关注了生命载体所展示出来的一面: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可以活蹦乱跳,可以欢呼雀跃,可以做出各种动作,看似柔弱的躯体却常常表现出优美的姿态;而当其生命结束之后,躯体变成了僵尸,不再灵动,不再柔软,僵硬便成了死亡之躯的基本特征。
似乎是为了证明这一观察的正确性,老子又以自然界草木的生死再次做了阐释:草木在活着的时候,或摇曳多姿,或向上挺立,或向下垂摆,纤细的躯干或枝蔓无不展示出柔美的一面;而当其死了之后,无非枯木、枯藤、槁草而已,变得硬而脆。
老子在这一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基本的哲学概括:但凡坚而强或强而硬的属性,多与死亡衰败之象紧紧相连;而那些柔弱甚至脆弱的属性,却与生命活力联系在一起。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子并不是在玩另类思维,他并不是为了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这样一个与常人观点完全不同的简单结论,而在于由此及彼,提出更重要的结论: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不是所有的人都承认老子的观点,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忠告。对于那些身居高位、手有兵权、可以随意生杀予夺的人而言,他们只欣赏实力原则,只有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才能够称王称霸。而老子生活的年代,这样的事情随处可见。不安分的君王们穷兵黩武,四处征战,抢夺势力范围,他们根本用不着从哲学层面思考强大柔弱孰上孰下。
老子很明白这些不可一世、笑傲江湖的人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他特别提到一点: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意思很明白:不要为了追求杀伤力而把兵器做得太大太沉,兵器的分量一旦超出军士力气的极限,其战斗力和杀伤力就会大幅度下降;只有躯干粗壮高大的树木才可能挺拔强硬。
千万不要以为老子永远只会逆向思维,永远只知道“正言若反”,一句“兵强则不胜”,绝对不能理解为“兵力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因为这明显违背基本的道理。我们可以对老子的思想做延展性的发挥,但不能似是而非,用现代语言来解读“兵强则不胜”,充其量可以这样讲:若自以为兵力强大而发动战争,常常不会取得胜利。
同样,“木强则兢”,不同版本有不同结论。有“木强则兢”一说,即树干粗壮才能挺拔;有“木强则折”一说,即木质太硬就容易折断。
总的来说,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是极富智慧的思考。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恐龙,曾几何时,是多么的天下无敌、强大无比,可惜今天只能见到其化石;强大一时的罗马帝国,除了在史书里能看到外,也只有几处遗址留给后人。
联想到老子推崇水之“善居下”,兵家推崇“示弱”,孔子推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现代人讲“适应性”,我们就容易理解老子在这里所要揭示的其实是一种生存之道:不要太强盛,不要太张扬,不要不可一世、目中无人,低调一点、柔弱一些,可能会更适应环境,从而生存得更长久一些。洒脱、自在、融洽的生存状态来源于对人对事容得下、过得去的态度。
老子的智慧思考,促使今天的企业家不得不做一番深度思考:如何实现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发展,离不开打基础、练内功,但打基础、练内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益,而非为了对外逞强。
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是通过自己的强大自然而然获得的,而是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表现的。
用精神的而非物质的东西引起大家的关注,是生命力强大的标志。
可以追求做大做强,更要追求持久发展。越是声名显赫的企业,越要注意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只有在消费者面前的柔弱谦恭,才会有消费者的青睐和光顾。离开消费者之际,就是走向毁灭之时。失去消费者,就是失去企业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