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七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七十七章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夫孰能有馀而有以取奉于天下?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现代白话翻译】
生活中总有很多东西带给人深刻的启示。张弓射箭的道理就与天道法则很相似:弓举高了就压低一点,低了就抬高一点。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要把多余的部分减少些,不足的部分增加点。大道法则也是这样:损有馀而补不足。遗憾的是,世人的法则却不是这样的,人们在更多的时候正相反:不断剥夺不足之人之所有,而供奉给有余之人。试问有谁能够用多余来供奉天下呢?只有道才能做到。那些真正的得道修德之人,有所作为、造福天下而不自以为是,成就大业、服务苍生而不居功自傲,他们谦虚内敛,从来不愿意彰显自己的功劳和才干。
【心得联想】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
天道法则是损有馀而补不足,人道法则是损不足以奉有馀。两相比较,真的是天壤之别。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人在万物当中,可是人之法则却明显违背天道,这不能不让老子慨叹和深思。
天道法则是损有馀而补不足,其结果是平衡、协调、和谐,如果人道法则也能如此,那么自然是皆大欢喜、美满祥和、天下太平。人道法则是损不足而补有馀,其结果就是两极分化,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可叹的是这一结果不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是通过人与人之间不断地掠夺、不断地剥削、不断地搜刮来实现的。牺牲众多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来满足极少数人的穷奢极欲,这就是老子所看到的人道法则的结果。
老子能怎么做?造反吗?革命吗?但是那么多的革命之后,改朝换代,又有多少本质的改变呢?换汤不换药的事情老子见多了,所以老子的慨叹终于没有演变成鼓动革命的宣言和口号,至于后世那些造反者总是打着“替天行道”的招牌,应该说与老子没有直接关系。
老子一如既往,把希望寄托在道德之人身上,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得道有德之人,一定能够循天道而为。他们有所作为,建功立业,造福天下,但他们从不恃功自傲,从不损人利己,永远默默地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增益天下。
面对天道与人道的巨大反差,老子的智慧思考再一次把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摆在现代人的面前:怎样追求事业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句话很多人都会说,这就是“按规律办事”。问题是规律是什么却未必明白,即便自认为明白,你所理解的规律和他人所讲的规律也未必是一回事。如果从老子的思考角度来认识问题,也许会简单一些。你可以追求事业发展,你可以成就个人梦想或理想,评判标准很简单:损有馀而补不足,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你走在这条发展道路上,你就是循天道而为,你就是替天行道,你就是得道有德之人。如果不是走在这条道路上,那么,请毋说空话,更不要唱高调。
成就事业,要善于寻找目标,并根据现实变化及时调整目标。目标所在,就是需求之所在。一切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老子所谓“不足”,而你所拥有的一切,就是所谓“有馀”,以己之“有馀”补世人之“不足”,就是天道,就是规律。
损有馀而补不足,是天道法则,落实到现代企业运行中,就变成了“扬有馀而补不足”,通过资源整合和一系列的管理手段,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高经营效率,不断满足社会需要,最终也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所以,现代企业经营,不是简单的“损己而补彼”,而是“补彼而益己”。如果一个企业只是“损有馀而补不足”,那它永远没有明天,更不会成长为“百年老店”。
扬长避短,是一句耳熟能详的成语,对于企业家而言,甚至推而广之对所有的领导者而言,扬长避短应该成为一种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用人如此,做事亦如此。领导的职责就是为每一个员工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合适的工作,就是因人而异地扬长避短。有些领导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而用人所短、强人所难,其实是一种虚弱的表现,也是失败的管理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