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十五章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曰:豫兮其若冬涉川,犹兮其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盈,是以能敝而不成。
【现代白话翻译】
自古以来,善于治事理政之明君,皆洞观微妙、通达事理、目光深邃、心意幽远,远非常人可以看透、理解。
正因为不可轻易被认识,所以我要以自己的观察和感悟,勉为其难地为这些人“画像”试试看:他们处事谨慎有余,宛若履步薄冰;他们处世小心翼翼,犹如敬畏四邻;他们外表庄重严肃,一如宾客,小处不随便;他们内心洒脱自如,犹若冰雪消融,流聚皆自然;他们纯朴厚道、自然而然,无丝毫修饰雕琢之痕;他们心胸豁达、虚怀若谷;他们敦厚仁慈,貌似愚钝,犹如混浊之水。
水由混浊而清澈,需使其安静,浊水缓流而静,自会沉淀澄清,这就是静而致净;由安静而活跃,需使其活动起来,激活发展而获得新生力量,这就是动而致生。就这样静而清、动而生,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而不会让一己贪欲主宰自己的行为,正因为没有私欲,所以他们不求全求满,不求万事达极致。把这种不求全、不求满看似有缺陷的理念运用到处事治政,才不会骄傲自满。
【心得联想】
保此道者不欲盈
论道的目的,在于明理,在于理事。所以,从古至今,那些善于理事之君,往往都是得道之明君,但他们的作为常常令世俗之人看不懂,这并不是他们故作深沉,也不是故弄玄虚,而是他们的境界使然。在他们自身而言,这就是自然而然,或者是顺其自然。
明君之治政理事,老子给予高度关注和赏识,并且从中归纳概括出其可资借鉴的共同特点,以为后来者学习之、发扬之、光大之。老子把明君治事理政的优秀品质概括为:言行谨慎、有敬畏而不妄为、恭敬端庄、坦荡无私、敦厚质朴、心胸宽广、大智若愚等等。老子的归纳概括,无异于给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开列了一个衡量指标的完整体系。借助这样的指标,我们可以对领导干部进行一定程度的审查考核。
显而易见的是,一个言语狂傲、行为肆意的人,很难做一个好的领导;一个无所顾忌、缺乏敬畏心理的人,也很难成为好的领导;一个缺乏认真态度的领导,很难把工作做好;一个没有胸怀和眼界的领导,很难有较强的人格吸引力;尤其是一个私欲膨胀的领导,注定要以权谋私、损公肥私、贪赃枉法,注定对组织和群众的利益置若罔闻、视而不见。
要想成为卓越的领导和管理者,不能不对老子所言高度重视和深刻思考。人若私欲旺盛,必生贪念,贪念作祟,必导致求全求满,恨不得天底下的好东西都归自己所有。人的修炼就是不断抵御和战胜各种诱惑,人生欲远离错误,关键在于把持自我。
把握自我,说难也不难,只要谨慎地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事,就能以足下之始,达成正确的千里之行。
谨慎地对待生活,要求人能够留住自身淳朴的元素和品质,善待人、善理事。
人之为人,恰在于意识的自主而非本能地活着,所以人人都有一己私欲,也会因为欲望的满足而心生快感,但是有修养、有境界的人,他们有追求但不贪婪,乐自得但不自满。个人利益不求全、不求满,这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
患得如患失,就会远离错误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