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八章原文】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而无以为。取天下恒以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现代白话翻译】
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所以越学,知识积累越多;修道则是为了剔除欲念,所以越修道,杂念会越来越少,最后达到自然无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心若明镜,亦若皓月,对于天地万物的玄妙之理无不洞察于胸,尽管自身无为,但万物之道尽在掌握之中,这就是无为而同时自身处虚守静无以为。
治理天下也要遵从“无为”之道,君王如果自以为高高在上而无所不能,贪欲过度,恣意妄为,则必然导致混乱,无法得到民众的拥戴,这并不是治理天下的可取之道。
【心得联想】
取天下恒以无事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是老子揭示的又一惊人道理。人为什么要学习呢?是为了增益自己的智能。为什么要增益自己的智能呢?是为了在作为中更有效。为什么要有所作为呢?因为自己有所欲求。饱学之士常常能为人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就因为自己比别人懂得多,领导身边的“军师”,无不以读书多、学问深见长,何时有过不读书、不识字的人充当军师和高参的?既然人之为学源于心有所求,那么可想而知,学成之后则一定会有所为,否则岂不白学了?人有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偏离了道之无为的属性,因此,老子对“为学”持否定态度,就成为不言自明的事情。
与“为学日益”不同,尊崇于道,就会一天天减损一己之私欲,这就是“为道者日损”。学习是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以便在行动中更好地达成自己的欲望;为道修道则是为了约束和纯洁自己,使自己内心更接近于虚静无为。两者都有实实在在的用处,而不是作秀给别人看。
虽然不能说知识越多越反动,但是在老子看来,学而多能,思而多智,多能多智则有可能自以为是,自以为是则有可能妄为,妄为则一定背离大道法则。修道则不然,是不断减损自己的欲念,以期使行为符合大道法则。不断使自己谦卑,回归到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就是“无为”,这就是修道的结果。
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可以从老子这一貌似奇谈怪论中受到启发: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事物发展回归常态,而不是经常“找事”。每天陷于具体事务缠绕的领导很难做到“静心思道”,经常总想给大家找点事做的领导也很难做到“虚静无为”,真正的领导应是禅师,而非生产队长,更不是消防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