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现代白话译文、心得感悟
【第四十二章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名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现代白话翻译】
万物之本在道,道外显为一,一分为二,就是阴阳对立的状态,阴阳相荡交汇而为和谐,表现为不同于道又不同于阴阳对立的第三种状态,这一状态不断外显,就是万物世界。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有阴阳两个方面,相互作用而达到平衡协调。一般人不喜欢孤、寡、不穀一类的称呼,但王公人君却不嫌弃而自称。世间万物,有些是损己而受益,有些则是益己而受损。前人所教诲我的,我用来教诲别人。“强梁凶暴者不得其死”,我将以此作为教诲他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
【心得联想】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今人皆眼观万物,老子却深悟其道;世人眼见万物,识其然或未必识其然,老子则尽知其所以然,又预见其未然;世人感叹大千世界繁纷万物复杂多变、眼花缭乱,老子却能化繁为简、抽丝剥茧,一针见血地触其本质。
如何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会影响到对老子其他思想观点的正确认识。有人认为“道生一”之“一”,是指构成物质最基本的元素和本质的属性,所以是道生化出万物最本质的属性“一”,这一本质属性演化出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由气联系在一起,由此生化演变出万物,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道理。也有人认为,“道生一”之“一”就是道,此处所谓“生”并非产生、生产之生,而是外显。道之无形无象、幽隐玄冥,所以称其名为“道”,而其外显,则为物之初生,所以称之为“一”。这样,无形之道外显为万物之始,万物初生之时外显为阴阳两性,阴阳两性相互激荡交汇,外显为和合不息之状态,既不是道之“一”,也不是阴阳之“二”,所以称之为“三”,正是这一状态的运动,才显现为万物生成。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基本含义。也许还会有人做不同的解读,我们暂不一一论述。解读不同,尚可继续争论,但“万物皆生于道”已是不争的事实。
老子此处再论“道生万物”,目的何在?应该对随后的一个关键字高度重视,这个字就是“和”,这也是老子全部思想观点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万物皆由道而生,负阴抱阳,同时具有两种相互对立的因子,正是这两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因子不断中和,才有了万物和谐而生生不息。由万物自然之道而论及人世之道,“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就是尊卑贵贱的和谐。
把这一层联系揭示开来,后面的结论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老子的真实目的在于说明:世人皆厌恶“孤、寡、不穀”,但王公君主却以此自称,这是君王虚心谦下的表现,意在上下和谐。位尊而谦下,身贵而卑称,是一种平衡互补。事物常以谦下损己而得益,以尊贵益己反招祸。为人谦下,则受益不浅;高傲自大,必有损于己。所谓“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戒骄戒躁,谦让居下,才可获得人们的拥戴。
横暴强梁之人不得好死!他们仗权势,施淫威,伤天害理,自种恶果,成为众矢之的,因而不得好死。这一现象值得所有为君之人高度警示,值得被当作规矩和准则以引为借鉴。
对于老子所论,今人还可作为指导创新思维的思想武器来对待。创新就是无中生有,但其源头在道,所以创新思维的秘诀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创新需要打破局部的统一和暂时的平衡,在矛盾运动中寻求发展变化。比如,物之缺陷和瑕疵是人所讨厌的,但换个角度看,缺陷和瑕疵则正是创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