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8章》原文、意译、导读
38.朗然而笑的婴儿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意译]
最上等的德行,是看不出有什么德行,自然而然,这就叫有德;最下乘的德行是看起来品行高尚,但别人跟他相处总是不舒服,这就叫无德。上德之人既不讨巧也不邀功,但万物都能因他而受益;下德之人虽然也在做事,但因为有目的,所以就大打折扣。上仁者即使在关爱别人,也不觉得自己在关爱别人,只是自然而然地去做。上义之人执着义的标准,要求自己遵循这个规则。上礼之人以礼待人,对方却不回礼,则伸手指责对方,鄙弃对方。所以,如果不能合道,就在德行上下功夫;如果德行不够,就对别人好一点;如果连对别人好也做不到,就用义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如果提倡义也没有用,就只能提倡礼节了。强调送礼,并且强调礼尚往来,就有了功利性的追求,这时忠和信就会越来越弱,社会也会因为攀比而变乱。聪明人总会远离大道,做一些表面文章,他们的功利心就是愚痴的开始。所以大丈夫要敦厚质朴,不要刻薄算计;要注重内在的功德和修养,不要注重技巧。简言之,就是舍去表面的浮华,修炼内在功夫。
[导读]
一些智者说,人类堕落了,堕落到要靠提倡仁义才能维持文明的秩序了。
他们说,最初的时候,人们都与道合一,不知道还有什么德啊仁啊义啊的,礼就更提不上了。
与道分离后,堕落可不就是必然的吗!唉……
厚道稳重如老子,也不得不说了大实话:道、德、仁、义、礼,越发等而下之了。到了强调礼的时候,人心也乱得差不多了,不忠也不信。
庄周可就“坏”多了,他扯着嗓门大声叫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那圣人整天提倡仁义,结果全被大盗学了去,越发如虎添翼,祸害加剧。
表面功夫做多了,内里就不实在了,那表现出来的仁啊义啊礼啊,都是花架子。真正得道的人,所作所为,全是无心而为,没有一处不合乎道,不缺仁也不缺义,还让人看不出来。
做一个敦厚朴实不浮华的大丈夫,不好吗?
[诗说]
我知道你是谁了
我朗声笑道——
你没有大德的形容,
却从没有远离过德;
你分明无心作为,
却不曾懒惰懈怠。
你使百姓安康而不缺财物,
让万民欣然施以仁心。
你礼君臣正上下举荐贤能,
你明亲疏知远近暗合于义。
你闭六门弱意志返归淳朴,
你和万物心无事德合于道。
你心中无仁而不离仁,
你心中无义而不离义,
你心中无礼却不轻慢万物,
你无心却暗合天机。
我总是见那些流行的大德,
内心已不见质朴的德行。
真正的厚德远离造作,
像山风中摇曳的秃树。
只是这世上充满标签,
却难见一个无心的真人。
真人的体悟虚无平易,
清静柔弱纯粹朴素,
不染物欲而独立,
能融于众人而纯真。
道显则惊天动地经世致用,
道隐则没于人群泯然于众人。
他小看天下权位而修身,
不以欲望而扰乱真情。
他安作息调饮食和喜怒,
不让外界的诱惑扰神。
他去文饰而安于素朴,
他去枝叶而安其根本,
他内心平和守真守神,
他养心养神自然和平。
他呼吸阴阳之气吐故纳新,
或刚或柔他舒卷自如。
或俯或仰他心与道同。
他与道同体与天同心,
远离苦乐喜怒与万物同旅,
无绝对是非浑然天成。
不让财富去冲垮和谐,
他胸怀天下而包容天心。
他远寒暑燥温而神足,
他依神相扶而得始终。
他寝而无梦如婴儿熟睡,
他觉而无忧如婴儿就乳。
若是世人都无欲无求,
浑朴之德便会流行。
这时候便用不着教化,
一若那百鸟和谐于山林。
当人们远离大道时,
总是拿德来说事;
当世上缺德成风时,
才会提倡仁爱;
当仁化成了夕阳下的红霞,
又会抛出义的绳索;
这绳索也终究断了,
那就礼吧。
礼是涂在脸上的胭脂,
总能掩盖长了绿毛的忠信。
瞧呀,那愚昧和祸乱化为野兽,
正沿了那细雨中的峡谷,
遥遥而至呢。
瞧我,已将这旧家具抛入山谷,
我山石般立身敦厚,
更拿了一把锋利的藏刀,
我割呀,我削呀,
去了那浮华,
刻出一个朗然而笑的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