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58章》原文、意译、导读
58.在祸福转换背后
[原文]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意译]
要用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老百姓才更容易被教化,民风也会非常淳朴;如果为政苛刻严厉,老百姓就会抵触反感,不可能形成很好的民风。福祸看似独立其实相连,表面看来的祸,却是福的依托;表面看来是福,其实祸的种子早已经种下。奇正善恶总在相互转化,谁知道终点在哪里?谁都不知道,因为它们本就无法说清。心一善,祸便可转为福;心一恶,福便会转为祸。人们执迷不悟已经很久了,世世代代的人类总像蒙住了眼睛,看不见变化。所以,圣人虽然正直有原则,却从不偏激苛刻,从不肆意妄为,也从不锋芒毕露。
[导读]
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它左右晃荡从不固定——
左边是福,右边是祸;
左边是苦,右边是乐;
左边是盛,右边是衰;
左边是生,右边是亡……
总是这一刻还沉浸在幸福里,盘算着接下来有怎样的甜蜜,祸事就在下一秒来临,就像惊天的雷声炸响在梦里;
总是这一刻还沉浸在悲痛中,感怀身世顾影自怜,可违缘已快消散,乌云已被大风吹开,灿烂的阳光已在路上;
总是这一刻还在感叹他人的悲剧,觉得别人的命怎么如此苦,自己的命运其实已亮起了红灯,苦难在顷刻间就要降临……
还有那些盛极而衰的,那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那些在成败得失间变化着心情指数的,如此等等,都是钟摆的运作。可重复了那么多次,人们却还是没有察觉。无数的人,都像活在套中——命运的圈套,愚痴的圈套,情绪的圈套,执着的圈套。一个个套索,套住了挣扎不休的灵魂。等到那挣扎渐渐息了,命运就成了一个定数。有一种火苗便渐渐地暗淡了。
圣人却早已看透了钟摆的游戏,知道那两端都不是他的去处。他的人生钟摆虽仍在摆动,他的心却定在了钟摆之外,就像半空中的眼睛,淡淡地望着那一下下的摆动,心里再也不生涟漪。而外相上的他,也只是平平淡淡地走在中道上,喃喃地唱着那首光明之歌——
[诗说]
我看到一个叫桃花源的所在,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我们看不到谁是统治者,
百姓却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再看那个叫文景之治的时代,
为政者清静无为,
看起来似乎无所作为,
但天下的气象一片祥和,
百姓的生活也安稳富足。
是故为政者崇尚休养生息,
老百姓就会敦厚朴素,
不需要过于严苛的政策,
老百姓自然会自我约束。
我又看到了那个叫暴秦的帝国,
当为政者雄才大略十分精明,
看似明察秋毫积极有为,
反而过于扰民民不聊生。
老百姓纷纷逃离暴秦的统治,
宁愿跟吃人的猛虎为伍,
也不愿生活在苛政之下。
地广民众不一定强大,
兵利甲坚不一定胜利,
池深城高不一定坚固,
刑法严苛不一定立威,
国家存亡不关乎大小,
而在于百姓是否拥戴。
善于为政者以积德为主,
民心向背是为政的关键。
善于用兵者积蓄愤怒,
同仇敌忾会增加威势。
那些看似是祸的事件,
其实随带着幸福吉祥。
那些看似是福的事物,
其实往往埋藏着祸根。
当知道祸与福本是同门,
那利与害也是孪生兄弟。
将死之人必贪求美食,
将亡之君必拒谏嗜欲。
德少而宠多者总是遭讥,
低能而高位者必然危险,
志大而才疏者命运坎坷,
功薄而禄厚者终究受辱。
世上事物总是在变化,
有大增益者反而受损,
有大损失者反而得福。
俗人眼中的诸多病害,
圣人看来是升华的契机。
你看那些高大的树木,
正在招来可怕的斧锯。
你看那大富大贵之家,
灾祸正在悄然而至。
圣人能知诸障后的福报,
于冥冥之外便虑及祸患。
小人总只看到蝇头小利,
而忘了小利后面的隐患。
小人做事总是想到利益,
君子做事总是主持正义。
为善者不求名而得大名,
布施者不求利而得大利。
我们常常见到事与愿违,
利益的背后总是有灾难。
小人目光短浅着眼于利益,
圣人洞悉事物能成就不朽。
谁知道祸福如何转化?
那程序并无固定的格式,
看似正常往往忽生意外,
看似祥和却变得妖异险恶。
不变的永远是这变化,
迁延不居的动荡是人生常态,
它总是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像漂在海中的落叶,
总不能把控生命的境遇。
我们只能做好自己,
来面对那不可控的人生。
我们要学习圣人的应世之法,
他们和光同尘,
他们与万物为旅。
他们人品方正外相却圆融,
总能让世界如沐春风。
他们看似有不流俗的品格,
却从不伤害有缘的人们。
他们看似率真如婴儿,
却从不轻佻从不放肆,
他们的智慧光明能照亮世界,
却毫不刺目温润如玉。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不轻易浪费自己性命。
君子崇尚舍生取义,
乐天知命而不改其志。
若是遇到清明的社会,
君子用正义来保护生命。
若是遇到动荡的乱世,
君子用生命来守护正义。
君子常为善未必得福,
君子不作恶未必免祸。
君子随顺时机相机而动,
事遂功成而不沾沾自喜。
若生不逢时就守之以礼,
隐姓埋名也无所谓不幸。
安贫乐道是君子本分,
富而不淫是君子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