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67章》原文、意译、导读

道德经《第67章》原文、意译、导读

67.三件宝物[原文]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意译]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很大,但又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正是因为道很大,它才不像任何事物;如...

67.三件宝物

[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意译]

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很大,但又不像任何具体的事物——正是因为道很大,它才不像任何事物;如果道像某个具体事物,就可以被描述了,一旦可以被描述,道便不是道了。我有三件宝物:一叫慈,二叫俭,三叫低调不争——因为慈爱才会奋不顾身,因为俭朴故能积累广大,因为低调不争才能妙用万物之所长。但现在刚好相反,人们舍去慈心追求蛮勇,舍去俭朴追求广大,舍去不争凡事争强好胜,最后就只有死路一条。有了慈爱之心,打仗就会获胜,防守也会坚不可摧。所以,天想要救谁的时候,必然会让他的心中充满慈爱。

[导读]

我看到那个思想黄金时代的智者,都怀有同样的宝物,那宝物放大光明,能照亮人心的所有黑暗角落;那宝物如甘露,能息灭世间所有的热恼与争斗。

它在佛陀的手中,也在老子的手中。它叫作慈悲心。

老子说,他还有两样宝物,相当于慈悲心的左膀右臂。一个是俭,一个是不敢为天下先。

你可以把俭理解为节俭、俭约,其实它远远不止于此。俭的本质,是一种戒。是不是听着很像佛陀所说的戒律?二者原本就是一致的。节俭也好,俭约也好,都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和戒律一样,将生命中多出来的欲望和私心杂念,全部剔除,保护好真心的素朴。

不敢为天下先,既是一种谦下不争,又何尝不是一种平等心和无分别心?若视万物等同,人我无别,还有争先的念想吗?

其实,老子或者佛陀,他们说了那么多,说来说去,只是这几个字。这慈悲心,便是世间最强大的力量。济世救民,撒播光明火种,为人民谋幸福,哪个不需要大丈夫的无畏勇猛精神?哪个不需要影响世界的大力?而大勇和大力,都只能从慈悲心中产生。

最柔弱的女子,救护子女时也会成为勇士;最超然世外的智者,救护众生时也会深入红尘。

[诗说]

天下人都说道过于玄妙,

大而无当难以理解,

既不能对照也不能把握,

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这正是大道的精髓所在,

大象无形故不能具体命名,

若是能以具象为标签,

那便不是真正的大道。


道是普遍的本体智慧,

它不是具体的细枝末节,

因为没有具体方法,

人们才觉得无从着力。


其实说起来也有可循之迹,

那便是生活的方式和准则。

它们也可以作为入道之门,

久久行之便可洗去旧习。


我的一生中有三件宝物,

我一直当成了生活方式——


第一是用慈心应对万物,

用柔心应对那有缘之人,

与人为善为他人着想,

因此才能仁者无敌。


第二件宝物我名之为俭,

不去向往奢靡的生活,

以简约朴素为人生主调,

因此便省去了诸多物累。


第三宝是不敢为天下先,

从不乱冒怪声标新立异,

随波逐流崇尚自然,

于是能游刃有余于红尘世界。


因为慈心我才豁达通明,

从不怕半夜有恶鬼敲门;

因为俭约才有无穷空间,

虚室生白生机无限;

不敢为天下先才和光同尘,

免去了世上无端的纷争。

懂得了选择学会了取舍,

才能积累实力成就大器。


这有点像那土中的竹子,

用大量的时间准备自己,

经过了长期的实力积累,

方能于数日里刺穿天空。


如果舍了柔慈争强斗狠,

时不时就逞那匹夫之勇,

我的世界就到处是对手,

处处是障碍寸步难行。


如果舍弃谦让老是争先,

我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君不见出头的椽子总是先烂,

堆出于岸必遭激流冲击,

那枪打的也总是出头鸟,

这样我就会死于非命。


保持柔慈会众志成城,

参与战争能赢得胜利。

用于防守也固若金汤,

慈心能化解对手的戾气。


慈柔暗合道妙天机,

大自然也会为他助力,

守慈示弱是道之大宝,

可惜没有人明白这真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