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0章》原文、意译、导读
70.黄金藏在黄铜背后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意译]
我的话很容易懂,也很容易照着去做,但天下却没有人能理解,也没有人照着去做。为什么?因为言语需要主旨,处事需要准则,但我说的话,并没有成为世人的主旨和准则,他们也并不理解。所以,不但能理解,还能照做的人,是多么稀有难得啊!很多人都不知道,真正的圣人虽然披着麻布衣服,但他们怀揣宝玉。
[导读]
我听出老子的失望了。更多的还有一种寂寞,无人理解、无人同行的寂寞。大道如此宽广,他却只能踽踽独行,寥落的背影令人心酸。
但并非所有人都没有慧眼,看不出这个身穿粗布衣服的老人,怀里藏着美玉。他的形象再普通,也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追寻着他的脚步的人,历代不绝。两千多年来,人们从未忘记过他,还有他的《老子》。人们也一直在仰望他,学习他,这条路走得并不容易。
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老子觉得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做到,可芸芸众生却觉得很难很难,几乎是做不到。一个说起来简简单单的无为而治,就让无数人困惑不已,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几乎没有看到完美的无为而治的典范。
是人类越来越笨了吗?还是人心越来越复杂了呢?
但老子应该感到欣慰的是,人类从未放弃对大道的向往与追寻。在后来者中,也还是出现了他的知音和同道者的。
大道不孤。
[诗说]
我的话听起来很简单,
实践起来也很容易,
但理解我的人寥寥无几,
真正效法我的人更为稀奇。
因为我们的言论要有主题,
我们做事要有准则,
而世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
当然,这也因为我穿着粗布衣服,
以貌取人的世人往往视我作寻常,
他们哪里知道,
看似寻常的我,
怀里其实揣着美玉。
真正的智者有拙朴的外相,
他们无求无欲很少炒作,
更从来不会哗众取宠。
他们有着金身却外包铜皮,
总是和光同尘像芸芸众生,
人们于是很难发现他们。
但明眼人总会通过那言行,
品到一抹不寻常的味道,
那就是大道的味道,
虽混同众人,
却安详无比。
影子弯曲是因为肢体变形,
声音浑浊也源于声带不佳,
若是身体挺拔则必无曲影,
若是宅心仁厚则不发恶声。
是故君子修身会抓住根本,
正本清源大善铸心。
神意平和是修身之要,
爱惜生命要节制欲望,
避祸先立于不败之地,
做事明白进退与取舍。
明进退取舍就可不败,
不败的别名是无求无欲。
圣人的智慧看似简单,
但一定会从心上用功,
还要在行为中有所体现,
成为恒常的生活方式。
与将死之人同病的郎中,
不可能成为救世的良医。
与亡国之君同流合污者,
不会有治国安邦的良谋。
治国的根本在于安民,
且贵在防祸乱于未然,
仁义礼智的力量有限,
当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叫乐伎为你夜夜笙歌,
叫技工为你日日按摩,
虽然感觉上舒适合度,
却不可能成就国家大事。
聋人不唱歌因为音障,
盲人看不见无法视物。
不要效法那井底之蛙,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道的运用是一生的修养,
世人更喜欢实惠地获利,
像商人一样计较算计,
功利成了他们的本能。
大道的实践要超越功利,
它仅仅是在改变人生。
它的过程便是目的,
践行大道者因此稀罕。
三岁小儿也明白那道理,
八十老人却未必能实践。
无为是超越功利的修养,
它远远超越了得失功用。
它是究竟的成功之道,
近视眼却看不到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