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81章》原文、意译、导读

道德经《第81章》原文、意译、导读

81.最后的妙曲[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译]真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学识的人不炫耀博学,炫耀博学的人没有学识。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物,总是为别人付出,他们越是付出,自己越是收获满满;越是分享给...

81.最后的妙曲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意译]

真话不好听,好听的话不可信。善良的人不巧辩,巧辩的人不善良。有学识的人不炫耀博学,炫耀博学的人没有学识。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财物,总是为别人付出,他们越是付出,自己越是收获满满;越是分享给别人,自己越是富有。天道是利益万物不去伤害万物,圣人之道是认真做事而不索取,更不与人相争。

[导读]

从开始的寻觅,到最后的回归,九九八十一章,九九归一,归位于道。

然而我却知道,这并不是终点。

道无始无终,我们只不过是完成了其中的一个螺旋圈的运行。它周而复始,层层递进,伸向无限。所有的生命,如点点荧光般闪耀,在道的螺旋圈中跳着自己的寻觅之舞。

大道至简,大道无言。若不是为了众生,智者恐怕是什么都不会说的。万幸,他还是说出了这五千言,留下了智慧光明的火种。

这最后的真言妙语,似乎仍然平淡无奇,很容易从人们的舌尖滑过,游弋于人云亦云的风语之中。那些滔滔不绝的人们啊,有几人真的听懂他最后的语重心长?

他就要出关了。他再也不会说些什么了,因为他已经说尽了真理,是的,就是那么简单的几句——

不要为自己谋私利,而要利益他人;

不要与人争,要谦下包容;

不要太有为,要守静无执。

他已经出关了,那骑牛的背影,越来越远,越来越淡,却越来越深刻……

[诗说]

我讲了这么多大道之言,

听来却不一定人人入耳。

真理不一定悦人耳目,

美言不一定符合真相。


善于言说者无须辩解,

真正的智者从不卖弄,

圣人不会存占有之心,

只会尽量满足众人之愿。


奉献者给出多余甚至所有,

让万事万物都能受益,

更不会伤害诸人诸物,

但自己反倒会因之而丰富。

只因天道重奉献不去掠夺,

圣人精进有为远离功利。


学习我就要用于实践,

能实践才是真正的智慧。

世上万物各有其道,

自然无为才能各尽天年。


日月若失去各自的轨道,

天下就会黑暗无光。

风雨若兴起得不合时宜,

百姓就会因之而遭殃。


天地宏大尚需要节制,

人心更需要休养生息。

圣人总坚守内在的精神,

不让它长期驰骋于外。


饥马在厩中静立之时,

只在寂然无声中打盹,

要是在槽中投以草料,

马上会响起抢夺之声。

内部需要是重要动机,

外部诱因是刺激条件,

圣人处理好二者关系,

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

损伤精神内守者有二,

外部诱惑和内在的嗜欲。

二者交互作用天翻地覆,

是搅乱内在精神的祸根。

因此我们要学会坚守,

让生活方式与道合一。


一要守虚远离利害得失,

虚己之情虚己之欲,

心虚而能容万物,

于一空之中成就万有。


二要守静不使躁动,

恬淡虚无中应对万象。

最伟大的智慧像一面明镜,

于如如不动中朗朗明明。


三要守清勿使浊污,

一身清气两袖清风。

应世保持公正和客观,

亲近君子而远离小人。


四要守精神没有物累,

于自然无为中积极用功,

顺应大道的自然规律,

不违背自然勉强用功。


五要守平俭以养生,

平心静气诚实做人,

不事奢华摒弃投机,

做平常人守平常心。


六要守真远离虚假,

真心应物无物不真。

学会有节制地生活,

玉壶中安放一片冰心。


七要守易崇尚简朴,

学会应对变化的世界。

无论这世界如何变化,

都不放纵自己变得任性。


八要守法尊重规矩,

效法天地顺乎民心。

外示不冒怪声随波逐流,

内守大道之德和光同尘。


九要守弱不欺弱小,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当知物强则劳盛极而衰,

圣人守下守贱以应天道。


十要守朴远离奢华,

以素心应对世上红尘。

任滚滚红尘如何啸卷,

我只如婴儿面对母亲。


吟罢了老子心中释然,

千年之情终于能诉尽。

那无边风景我遥遥相望,

垂首却更怜眼前之人。

摘一片心叶献给读者,

弹一首妙曲再付知音。

愿君能好好将它品尝,

更好好实践莫使蒙尘。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