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十七章》原文、翻译、感悟
二十七章
【导读】
本章主要介绍了一种特殊的智慧:袭明,意即因顺常道而具有的智慧。
老子指出,拥有这种智慧的人,行走时不会留下踪迹,不用筹策而能计算,从来不会说错话,不用门闩而能把门锁好,他捆扎的绳索别人无法打开。此外,他还能救助所有的人,使所有物品都能派上用场。
这种智慧看上去很神奇,但并非不可企及,关键是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比如人们都赞美善人,谴责不善的人,把不善的人视为祸害。对此,老子说,其实善人和不善之人各有其用处,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之人的老师;不善之人,可为善人提供借鉴。这样一来,岂不各尽其用了吗?所以老子说,不懂得这一诀窍的人,“虽智大迷”,即虽然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却糊涂之极。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谪(zhé)②;善数③,不用筹策④;善闭,无关楗(jiàn)⑤而不可开;善结⑥,无绳约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⑧明⑨。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⑩。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⑪。
【注释】
①辙迹:车轮压过的痕迹。②瑕谪:缺点;过失。③数:计算。④筹策:古代计算用的工具。⑤关楗:门闩。⑥结:捆扎;结扎。⑦绳约:绳索。⑧袭:一说指承袭;一说指掩藏;一说指双重。⑨明:聪明。⑩资:凭借的资财;借鉴的东西。⑪要妙:精要微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会在路上留下走过的痕迹;善于言谈的人,不会说错话;善于计算的人,用不着使用筹策;善于关闭的人,即使不用门闩,别人也打不开;善于捆扎的人,即使不用绳索,别人也解不开。
因此圣人常常善于救助别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常常善于利用物品,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叫作因顺常道而具有的智慧。
所以,善人,是不善的人的老师;不善的人,可供善人作为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可供借鉴的东西,虽然看上去很聪明,实际上却是糊涂之极,这称为精要微妙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