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老子略说 7——自作多情

老子略说 7——自作多情

老子略说 7——自作多情大道无情,对万物都一样,“天生天杀”,不会对谁有啥特别偏爱,你觉得大道爱着你,那是你自找麻烦!它任运自在,让万事万物自然运化。比如春夏到了,阴自消阳自长,秋冬到了,阳自消阴自长,万物应时生长,应时收藏,这是自然之道,并不是“有意”为之。所以修道学道,千万不可自作多情,否则你用凡夫心去测圣人意,终归要背道而驰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里...

老子略说 7——自作多情

大道无情,对万物都一样,“天生天杀”,不会对谁有啥特别偏爱,你觉得大道爱着你,那是你自找麻烦!它任运自在,让万事万物自然运化。比如春夏到了,阴自消阳自长,秋冬到了,阳自消阴自长,万物应时生长,应时收藏,这是自然之道,并不是“有意”为之。所以修道学道,千万不可自作多情,否则你用凡夫心去测圣人意,终归要背道而驰的。老子在《道德经》第五章里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无情,没有偏爱某种事物的仁慈之心,药材让它长,毒草也让它长,没有偏爱谁,也没有不偏爱谁。若说天地有“心”,那么它的心只效法大道,任运自然。它对“天地万物”,就像人们对待祭祀完的刍狗一样,扔了或烧了,不会把那些用草缚成的假狗肉真当一回事儿。所以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修道有成的圣人也一样,他们效法天地、大道,也没有偏爱之心,对人对物亦如此!故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历史上注解《道德经》最好的,在我看来是王弼和唐宋两位皇帝。他们三位似乎最明白老子在讲什么,而且也愿意讲出来。道家的很多高人,往往只对衣钵传人讲而不愿著之于文字,都是老子那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给整的。

当然,言多必失,言辞再多,也有词不达意、词不尽意之处。这也如禅宗所强调的“言语道断”。明道的圣人,其实也不是真的无情无义。只是他们懂得效法天地,任运自然。一切该说的照样说,该做的照样做,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去人为干预。他们所作所为,因为是效法天地而做或效法天地而不做,所以自然是有“天理”的理所当为义所当为,一切自然而然。做过了也就放下了,不会居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他们就像天地间的那个大风箱一样,不动时,看上去啥也没有,一动风就呼呼而出。庄子说:“橐龠和籁因中空,其中有自然之妙用,动则声生,静则音止。”在医家的传承里,这也是一个秘法,专门修炼、打通中脉之法。只要懂得效法天地,明白天地之间的运化状态是“不仁不义”般的自然无为的体现,如果你懂得用某种力量去不断地鼓捣它,它就会不断运化,就像橐龠这样的风箱,你去鼓动它,它就出风一样。但是你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好比父母教育孩子,说多了,反而难以有好的变数,不如适可而止,守住中道。修道学道更是这样,有些人为了寻求看到光明,不断鼓捣,意念重了,火候太过,就像用风箱拉风烧饭,该武火的时候要猛拉,该文火的时候要慢拉,该停的时候要停,否则烧煳了就没饭吃了。悟性好的,这些话够你炼金丹了。这就是说的“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