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略说 46——先天一炁
老子略说 46——先天一炁
在上一篇文章《老子略说45——得一得啥》里,胡涂医留下了一个问题:先天一炁是啥?其实太上在《道德经》里多次阐述了。我们来看看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里的说法: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老子讲得很明白,“道生一”,先天一炁为道之所生。太上所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大道与先天一炁,就是“同出而异名”!若要勉强加以解释,可以理解为道是体,先天一炁是用。医家修炼的第一个target(目标),就是要明心见性。若无法明心见性,最多只是良医,焉能成为道医!医家所讲的明心见性,就是胡涂医一直讲的“明道”。所谓明道、明心见性,就是完成了第一步功夫“无极而太极”(这个在去年阿尔卑斯山之旅的课程上讲过了),明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修炼才算得上入门。而这第一步功夫,就是亲证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尽见自家本地风光。彼时,生死解脱,修行才算真的开始!现在社会上的修行人,做到这一步功夫的少之又少。
在前面的文章里,胡涂医多次提到,大道安静、虚无、无形、无相……虚、冲、无等均是对大道的描述。老子说其“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古圣所谓“道从虚无生一炁,便从一炁产阴阳”,说的也是这回事儿:“道生一,一生二”。“一”从“道”中来,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这个“一”,是“道”的彰显。这个“一”,是阴阳“二”物的父母。天地阴阳两种物质从先天一炁中生出之后,在光速以上和光速以下同生同在,组异成同,生成了第“三”气。这个“三”之气,蕴含、和合了水、木、火、土、金五大类物质之气,所以也可以称为中和之气。这个“三”之气与五行之“五”,是同一个东西。五行,即五大类物质的运行所产生的能量,衍生了天地万物(所以中国的老祖宗们会把万物分成五大类)。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这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是一个象数的数理模型,在《问道中医》中有提到。大家可以找回那篇《略说“象数”》的文章来看看。
水、木、火、土、金五大类物质的运动变化、生克制化,演化出宇宙万物。但这万物,不离先天一炁所生的阴阳,也不离阴阳二气所生的中和之气。故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万物如此,芸芸众生亦然!万物不齐,人有多种,总不离背后的主宰。正所谓“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利与害,祸与福,美与丑,是与非……森罗万象,人生百态,无非阴阳。
当年家师给我讲《参同契》,讲到最后,老人家说这本所谓“万古丹经王”其实也很啰唆,《老子》第四十二章可尽解之。当时我虽然深信师父他老人家的任何一句话,但是不明所以。多年以后才明白家师所言不虚,《参同契》确实太啰唆,整部《参同契》,说的无外这几句话而已。若懂得“冲气以为和”的道理,则可明白“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的理法。好比常人厌恶的孤、寡、不穀,而古代的帝王诸侯却喜欢用这些常人害怕的字眼自称“寡人”或者“孤家”,为什么呢?诸侯帝王,懂得以上取下,要虚心谦卑以取“中和之气”。贬损自己,赢得民众的选票,而不是通过抬高自己,来让选民厌恶。故曰:“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老子不用“权谋”而成权谋鼻祖,他老人家千古以来常常在兵法上、权谋上“被鼻祖”,也算躺着中枪了。他老人家似乎早已预见了后世子孙会拿《道德经》来怼他,白纸黑字声明他也不是“原创”,只是“人之所教,我亦教之”而已,哈哈!
《后汉书》说“良医不能救无命,强梁不能与天争”。再高明的医生也救不了先天一炁已没了的人,再孔武有力强横凶悍的人也无法跟老天爷争高低。老子教训得更狠:“强梁者不得其死”。强梁者会因其强横霸道而无法活到天年。“吾将以为教父”,老子说我老人家亦以此为借鉴,作为教育后代子孙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