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略说 55——生死十三
老子略说 55——生死十三
在上一篇文章《老子略说54——圣人最装》的评论里,网友“雁渡静潭”说他们背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这么一句“百姓皆注其耳目”,的确有很多版本都有这句“百姓皆注其耳目”(放于“为天下浑其心”和“圣人皆孩之”之间)。我从小背的版本没有,所以也就按照我的记忆来。咱们这不是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而是在“略说《老子》”而已,所以就不管了吧。当然,“百姓皆注其耳目”一句与全章主旨也是吻合的。天下百姓,我等凡夫,总是专注于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东西,而悟道了的圣人则不然,他们反观内察,有耳有目而不昧。心如婴孩,纯洁无着,浑然天成的天性已经恢复。所以这一句话就算是后人加进去的也加得很有水平!
咱们接着来看看《道德经》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人一出生,生命就开始了。“出生”,一从娘胎出来,就开始此生的生命。等到死了,埋入土里,就是“入死”。换句话说,人“生”则“出”,人“死”则“入”。两眼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一出一入,一生就过去了。对于生死,老子看得很明白,不外一出一入。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里面说过,这世界就是一个舞台,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众演员,每个人都有上场的时候,也都有谢幕的时候(“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sts and their entrances”——by William Shakespeare, As You Like It.)。沙翁的这段话,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出生入死”。这四个字现在成了一个很普通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冒着生命危险,不畏艰险,不顾个人安危。
出生入死,是深悟大道的老子对生死的看法。他老人家明明白白,生死就是这样一出一入,一增一减,就如白天之后是黑夜般自然不过。老子接着说:“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两句话,千百年来,各家注解莫衷一是。懂的人死活不说,说的人死活不懂。所谓“得诀归来好读经”,没有明师诀破,这两句话断然不可能弄懂!一般比较常见的注解是,人的生命,能生存下去的概率有十分之三,会死去的概率也是十分之三。由于生命总在运动变化之中,有十分之三的可能是往生或往死的方面走。这样的注解,似乎无懈可击。把“十有三”注解为“十分之三”,三个加起来才十分之九,另外十分之一又是啥?可见,这是外行人在说外行话。
其实,“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是对“出生入死”的进一步阐述,指出生、死背后的主宰是啥。这里的“十有三”,压根儿就不是十分之三而是十三!比如说“李小姐芳龄二十有三”,就是说她二十三岁,不是说她二十分之三岁嘛!
那么这个“十三”又是啥呢?真传一句话:诀窍就在河图中!
请看河图:
河 图
这张河图,胡涂医在《问道中医·略说河图洛书》中解释过了。这里再讲一遍。图中白点1,3,5,7,9为奇数,为“阳”,黑点2,4,6,8,10为偶数,为“阴”。阴阳奇偶,互相交感,便是宇宙万物的生化之道。1、2、3、4、5是所谓的“生数”,表示宇宙万物的生发之机,先居于内。6、7、8、9、10是“成数”,表示宇宙万物的成长,后居于外。可见,宇宙万物,莫不由“内”而“外”,修行之道,必从反观内察开始。而生死之途(通“徒”),也必有定数!这个“定数”,也是内外、水火、天地的结合!
人一出生,就是进入“后天”,就是天地的“成数”在决定着我们的死活。成或不成,死或活,背后均有主宰。从河图可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个“水”,就是“坎”卦,“火”则是“离”卦,万卷丹经又是坎离又是龙虎,说得云里雾里,不外就是这个生命的主宰——地六和天七所代表的元精元气和元神!六加七加起来就是十三——十有三,此之谓也!
决定人是生是死的,均是人体的元精、元气和元神,故曰“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
人一旦出生,后天意识开始作用,医家管此叫“识神主事”。后天的识神主事,心念动处皆是七情六欲等各种妄想杂念。人动了妄念,就会坎离不交,水火未济,从而一步步走向死地。这个道理,也正是《阴符经》所说的“沉水入火,自取灭亡”。故曰“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这些话,没有明师诀破,再聪明的人也没办法想到。修道的口诀,真是“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