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产业革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人们已经看到人类生存境遇中存在诸多不和谐状态,并进而认识到生态危机将对人类生存及其未来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生态意识逐渐苏醒。生态觉醒成为人们深化对自身生存本质的认识,改变人类生...

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产业革命加速了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经济发展。但是,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人们已经看到人类生存境遇中存在诸多不和谐状态,并进而认识到生态危机将对人类生存及其未来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生态意识逐渐苏醒。生态觉醒成为人们深化对自身生存本质的认识,改变人类生存境遇和生存方式的一个逻辑前提。随着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不断衰落,更多的思想家开始转向中国传统文化借鉴资源,重建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与西方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相反,老子把人和自然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哲学思考,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多重审美关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社会要和谐共存,这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

老子的美学思想蕴涵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他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希望通过大自然和人类本性的力量,从文化层面消除矛盾,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 “天人合一”的整体之美

老子的哲学理论建立在“道”的基础上。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在“道”的运行中自然生成了天地、人和万物。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和万物具有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因此,人必须依“道”行事,与万物和谐相处。这构成了老子生态文化的哲学基础。老子的“道”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成为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而且也是中国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道”既奠定了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也决定了中国美学的价值取向,影响了中国美学的思维方式。而“道”所体现出来的最为基本的内涵,恰恰就是中国古人对于宇宙万物的一种整体意识。

老子《道德经》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指出“道”是超越于可道之“道”、可名之“名”的。这里的“道”是一个整体,它是不能分割,也是不可分割的。《道德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强调了“道”的这一整体性。“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指出“道”的混沌性:它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浑然一体,不可追问的,可以把这种没有形、没有物象的现象称为“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尾。凭借这个古老的“道”来驾驭现存的事物,就会知道古老事物的开端,这就是“道”的规律。在这里,老子强调的是:“道”恍惚混沌,所以不可分割,只有保持完整性,它才具有生命力。“道之为物”,“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道”显现出来就是“象”,但这个“象”不是“形象”,而是“大象”。什么是“大象”,老子的解释是“大象无形”。也就是说,“大象”是超越于形象的,它不是任何有限的形象所能规范的,它有无限性的特征,因为“大象”是“道”之象,“道”永远生生不息、永远在变化,所以,“大象”也永远变化万千。在这个意义上,“大象”是“全”、是“整体”,形象只是“偏”、是“部分”。这里老子所强调的仍然是“道”在显现方式上所呈现出来的整体性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既是孕育天地万物的根本,又是驾驭天地万物的核心法则。自然和人类都是由它生发出来的。万物之间的关系也由此而生。“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在老子看来,人只不过是道、天、地、人四大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与万物是一个整体,都是道的衍生物。人类与万物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宇宙组成的一部分。“无,名天地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万物的“始祖”,不仅“先天地生”,而且创生了天地万物,因此,它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万物之“母”。由于各种自然对象共享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它们先天就具有亲和的感情,就像相亲相爱的兄弟手足一样和谐共存。人类与自然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是生死与共、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人类在自然面前妄自尊大,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最终必然会毁灭自己。只有效法“道”,天地万物才能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由于人、天、地都是一个整体,都是由“道”衍生的,所以“天人合一”就成了人与自然之间最理想的关系。

2. “天得一以清”的素朴之美

“天得一以清”,“清”是“道”的产物。天之所以“清”,就是因为它“得一”,即得到了“道”,而“道”本身就是渊深幽隐、清澈澄明的。所以,“清”是天得到“道”的一种状态,是天表现了“道”的反映。从整个自然界来看,“清”就是“自然”,因为在老子的哲学中,“自然”是和“道”联系在一起的,“自然”所表明的正是“道”的本真状态,即“道”创生万物、养育万物不是有为而是无为的,所以“清”即是自然而然,而不是人为,不是世俗。在道家哲学中,“清”与“道”有关,与“自然”有关,与“淡”有关。

老子之“道”具有“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的特点,不是一个可“言”、可“名”之道,但他认为这种本源性的存在才是大美。老子所说的美是与道合一的“大音”、“大象”之美。“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都是些“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不能通过人的感官来感知,但它却体现出美的本质。“最美的声音是超越五音的听之不闻的‘道’或‘大’的音乐;最美的形象是超越五色的恍兮惚兮的‘道’或‘大’的形象。”从客观上看,“道”具有“玄”、“素朴”的特征,即“道”的显现或外观、道之象不是物色绚烂、光彩夺目的,而是远不可见,深不可及,无边无际、幽暗晦明的。从主体方面看,老子指出“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又说“味无味”,“常无,欲以观其妙”,即“道”能给人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这种感受是表面上淡而无味,深层里却蕴涵着某种更浓郁、更深长的意味。进一步,老子将这种“道”的美与世人所欣赏的“五色”、“五味”、“五音”等作了比较,他发现,从外观上看,“道”之美是其色黯然,深远不可分别,幽昧不可测知,它“无形”(大象无形)、“希声”(大音希声)、朴素;而“五味”、“五色”、“五音”则炫人耳目,灿烂辉煌。从作用上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即“五色”灿烂、“五音”悦耳、“五味”芳香等对于人性都是一种损害,而“无味”却能够免去这种伤害。再从心理上看,五色一类的美是刺激性的,而“道”的美却是非刺激性的。老子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地损害身体。所以,他主张摒弃豪华物质生活的诱惑而保持宁静恬淡,所谓“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指自然本色,不加人工雕饰,与人为相对。

作为美学范畴的“清”,相对于人为、雕琢而言,首先就是天然、自然。“敦兮其若朴”就是讲“道”淳厚质朴的像未经雕琢的素材,强调的是未经雕琢的朴实。老子认为不事修饰的东西才是真正灵巧优美的,正所谓“大巧若拙”。“清”与“浊”相对,与世俗相对立,不拘于形迹,不困于矫饰,体现在形神关系上就是重在得“神”。魏晋以后,无“清”不妙,无“清”不美,“以清为美”已经成为中国传统美学家的一个普遍共识和自觉追求,被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领域中。不仅如此,“尚清”更成为人们所钟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在这种“以清为美”的衣食住行之中,老子的“尚清”意识得以弘扬。其实,“尚清意识”与现代生态意识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和谐的亲近关系。“尚清”生活是一种原汁原味的审美化、艺术化的生活,隐含着人们的生态性审美。人在现实中的生态体验是“显”性的,并直接反映人对自然的价值认同。审美活动的生态性体验则是“隐”性的,是通过审美及精神活动方式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艺术审美化的“隐”性生态体验,超越直接的感性自然的存在,以沁润心灵的方式将“自然”融入主体的生命体中。显然,这不仅是一种“含蓄”,更是“无为”,是人与自然的“无为”生成,是审美主体以“无我”、“无为”的生态契合去感悟自然生态之美。

“尚清”生活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摒弃外在浮华,崇尚闲适、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西方当代一些生态主义者所积极倡导的某些思想不谋而合。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在当今的大众文化中,已明显呈现出追求生态和谐的价值取向。在饮食上,追求“天然”和“绿色食品”;在服装上,视棉麻丝毛等天然材料为贵,视化纤材料为低档货;在住的方面,对装修材料和家具的选择青睐原木,住宅小区追求依山傍水的“原生态”;在其他方面,如交通工具的选择以环保和节能型为时尚,各种化妆品、广告用语都以“纯天然、无添加”作为卖点。这反映了生态审美观念日益大众化和日常生活化。

当前,伴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生态危机,在一定意义上,都是同人类的某种贪欲有关。按照老子的观点,只有素朴的美才是合乎“道”的,是健康的。因此,人类那些极度的欲望都是不恰当的。其实,自然、经济、社会是一个复合的、稳定的生态系统,生态危机的本质在于人类贪欲带来的经济膨胀打破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稳定与平衡,原有生态关系的适宜度降低,生态关系进一步恶化,整体的生态美趋于解构。按照老庄“知止不殆”的适度增长观的要求,人们应当“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说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行为,在片面追求经济快增长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承载量的极限。反观当前环境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只顾眼前利益而无节制地乱伐森林、毁林开荒,滥用地力、开采矿藏,竭泽而渔,施放污染物等“过极失当”行为造成的。从老子“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的朴素生态主义的审美观出发,人们要树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要尊重规律,讲究限度,树立科学发展观,不可随心所欲,贪得无厌。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既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给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留下空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全面发展的阶段,为了维护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从生物圈的整体利益出发,从生态的和谐出发,在人和自然和睦相处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3. “道法自然”的和谐之美

“道”与“和”是老子生态美学思想中两个基本范畴:“道”直接强调的是整体性,“和”所要解决的则是这种整体性如何实现的问题。因为宇宙不只是“一”,还是“多”;不只是“全部”,还有很多“局部”。万物都由“道”所生,所以,万物在本质上都是平等的,也是可以统一的,尽管万物之间也存在着对立与冲突,但它们最为本质的关系却是“和谐”的关系。只有在“和谐”的关系中,万物才能够融成一个整体,只有在这个和谐体中,万物才能够存在,并得到发展。和谐是老子生态哲学的终极追求。

正因为老子将自然万物引为同类,所以,他认为人类在与万物交往时必须顺应其自然本性,和谐相处,“自然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是宇宙万物所应遵循的根本规律和原则,人类应遵守自然之道,不能为了某种功利性目的去破坏自然、毁灭自然。这里蕴涵着极为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伦理。只有做到“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顺应天地万物成就其自然本性而不妄加人为的扰乱破坏,不图达到某种功利目的去破坏生态平衡,才是老子所称道的“德”。“自然无为”是“道法自然”的直接体现,也是道家生态伦理的主要原则,是道家一切社会规范和要求的出发点和基础。“老子所追求、所推崇的最高价值就是‘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学体系的中心价值,而‘无为’则是老子提出的实现或追求这一价值的基本方法或行为原则。”老子所称的“自然”绝不是指自然界,而是指依照事物的本性自然而然的状态。“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而不胡作非为的意思。“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人们要认识规律,这样才叫做明智;不认识规律,又要胡作非为,是极其危险的,必将受到惩罚。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当遵从天道,顺应自然,方能“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那里,“无为”即为“自然”,是实的自然和虚的自然的合体,强调的是反对强作妄为;“为无为”,就是自然与人在自由的关系中生态化地共生与共存,即用人类的行为去实现自身与大自然的和谐平衡。因此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遵循自然之道,“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不把自己看做是自然的主人并对自然妄加作为,做自然的主宰。

在老子“自然无为”生态哲学观照下的美学思想首先表现为虚静无为。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把“虚静”看做是把握事物内在规律的重要方法。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起着能动作用。主体虚静的心态,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审美关系得以成立的基础。而基于感性又不拘于感性的独特感悟方式,则是审美活动的关键。在老子看来,“‘道’是合乎自然的,虚静是自然状态的”。所谓虚静,指主体在感悟对象时,须涤荡心胸,摒除主观欲念和成见,保持内心的清静,以空明寂静、清澄凝思的心灵去体悟其中的生命精神,追求一种心灵不为任何知识、意念和情感欲望所束缚的逍遥自由的审美境界。那么,如何做到“虚静”呢?老子认为:“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曰:“当洗其心使洁净也。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事,故谓之玄览也。”所谓“涤除玄览”,就是清除杂念,使内心如一面明净如洗的镜子,空灵宁静,达到“婴儿”的心理状态,才能去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是说人在观道时不是站在万物之外,以与万物分离的观察者的立场去观,而是站在物之中,以万物之一物的立场去观道。只有这样方能体察到无限的、整体的“道”。所谓“婴儿”心态正是一种虚静的心态,主体形神合一,心平气和(集气致柔)即如婴儿。审美的虚静心态与婴儿心态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致虚极,守静笃”,通过虚静之心达到同天地合其道的境地。说明主体只有在内心极度宁静、纯粹时才能体悟“道”的玄机,这正是虚静的意义之所在。这与审美过程也是极为相似的,只有内心专注于美的对象才可领略对象之美,心不在焉、心有所牵都是审美大忌。老子倡导婴儿心态,正是要求人们返璞归真,求得心灵的空明寂静,以便以纯洁的心灵进入审美的境界。

与万物和谐共处的思想密切相联系的是“生而不有”的高尚情怀,这是一种极高的审美境界。“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说,自然产生万物,却不并占有万物,更不因此而视自己为万物的主宰,这就是“玄德”,一种最高的品德。万物都有自己的本性,这也是万物之所以为万物、之所以不同于他物的原因。如果人类以为只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将万物都纳入自己的生活模式之中,那么,这就是扼杀了万物的本质,破坏了它们的真性,世界也会因此而失去其多样性和丰富性。现代人习惯“占有”,似乎不占有便无法欣赏,这其实是一种很狭隘的审美心态。今天看来,老子提出的“生而不有”的境界,不仅是对美学的一大贡献,而且也是对现代生态意识的一大贡献,值得人们深入挖掘和思考。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衣食父母,而且对于培养人类的审美心胸和高尚情怀都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

二 老子生态美学智慧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一些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社会矛盾等不和谐现象也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结构及各系统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和谐。其实,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生存理想。今天,研究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家思想就含有丰富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生态生存智慧,正好契合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老子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美学思想有助于克服人类和自然的异化,重建人性自身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1. 有助于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建构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与自身的和谐既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老子美学的生态智慧对于建构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理论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只有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才有广阔的实践空间。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技术主宰了现代人的生活,人的生存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人格中理性的因素成为最重要的部分,而感性的因素受到了排斥,造成了“人性的分裂”。但是,健康的人格是理性和感性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不是二者的对立冲突。这种分裂的人性不利于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只有二者的和谐发展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中是不存在极端抬高理性,拼命压抑感性的倾向的,因而也较少造成人性、人格的分裂。在这方面,老子的思想就很具有代表性。从哲学上看,老子“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蕴涵着一种有机论,它强调天、地、万物、人都处于统一生命系统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这一体系中,人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应当与宇宙万物一起和谐自由地发展,这才是美的人生。老子的这种有机整体观有助于人们克服头脑中的分裂式思维,张扬个体生命的自由。正因为如此,老子的生态美学智慧才可以成为建构当下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一剂良药。

奴隶社会是第一个因人类创造的文明(即老子所否定的“文化”)给人类套上枷锁的社会,主体的个性自由发展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在老子看来,人类的文化创造不仅扰乱了世界,而且也戕害了人类的本性,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等等。他认为,只有那些最原始的感觉和需要才是人的本性,才是人的最佳生存状态。如果人类社会的“文化创造”妨碍了个体本性的自由发展,就应该彻底抛弃。确认人的自由为最高价值追求是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精神。今天,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活在一个被文化“异化”了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固然极大地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然而这个世界却已丧失了其原始的本真。一方面自然界即外在的自然被“文化”化了。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立方体的楼房、直线式的道路,人们更加向往蜿蜒的河流、起伏的山峦、生机盎然的原野。另一方面人性的自然,即所谓内在自然也被“文化”化了。衣食住行,工作、交往、言谈乃至思想,无一不由人定的规范来约束。人借助文化摆脱了自然的奴役,却又要受文化的奴役。这就是所谓的文化的异化现象。在现实社会中,人由于受其自身的有限性、分裂性以及外在的功利价值、伦理道德、社会压力、等级秩序等制约和束缚,难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老子认为,这样的人生是完全违背人的本性的,是不自然的、虚伪的,也是没有价值、没有意义的。归根结底,文化的异化就是人的社会理性对人的现实生存的异化,是理性对感性的偏离。既然文化的异化是理性对感性的偏离,那么要克服文化的异化就应该站在人的现实的感性生命的立场——即人的自然的立场,而不应该站在人的理性的立场。老子认为人先天具有感性的渊源,是感性的存在物。因此,他倡导回归自然,渴求人的自由,使人格从理性与感性的分裂中走向统一,使“片面的”人成为完善的人,这对于实现人的自身和谐具有借鉴意义。

老子的生态智慧启迪人们亲近自然,以避免沉溺于物欲和功利,成为身心分裂的异化存在者。“乐与饵,过客止”这句话告诉人们不要被有形的东西所吸引。人们的现实生活充斥着各种物欲,遮蔽了无形无象的“大道”。人们要消除存在的异化,就应该做到顺应“大道”、质朴自然。为了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自我完善,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主张通过“致虚极”、“守静笃”,“复归于婴儿”,即回复到无知无欲的淳朴自然的境界。“静笃”就是平和宁静,合乎“道”的至美人性。“守”就是坚守;“守静笃”就是人虽然处在世间的是非荣辱面前,但人总能通过持一守中的修道尚德,达到虚静、空灵的至美之境。这世间的一切原本都是空虚宁静的,万物也是在空虚宁静中生长的。因此,要追寻万物的本质,必须回复到最原始的虚静状态。万物的生长虽蓬勃而复杂,其实它们都是由无到有,由有再到无,最后回到根源。根源是最虚静的,虚静才是生命的本质,这种生命的本质也是自然的常道。人类原本只是一种存在,并没有什么权力和野心。但生存的人就会有行动,为了行动更方便,人们便需要权力。权力原本是为了让人们有更大的自由,但人却很少去珍惜这个权力的自由,而希望用权力来影响或指挥别人。为达到此目的,人们便产生了欲求,但是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欲求都能完全得到满足,不能满足,便会产生不安,有不安便想拥有更多的权力,要有更多的权力便很容易与人冲突,冲突便会带来生命的危机。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深刻地揭出人的欲望是造成人性及自然“异化”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异化”,人类必须“致虚极,守静笃”。“静笃”能够抚慰、净化人的灵魂,使人心无旁骛地去面对现实,使迷茫的人走出心灵的困境,使浮躁的心抛弃一切世俗杂念回归于平和静笃,回归于自然的静美之境。老子“致虚”“守静”的工夫,不仅可以培养人崇高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保持人的内心平静,调和自己的心态。

今天为了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从老子所倡导的“素朴”出发,人类应当消除物欲对于心灵的遮蔽,抱朴不散,守真不失。否则就会破坏神与形、灵与肉的谐调,从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剧烈对抗以及人性的分裂和人格的扭曲,产生“个人中心主义”,阻碍当前和谐社会所倡导的现代人格的建构。

2. 有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

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发生了转变,人类逐渐由“敬畏自然”的态度变为“征服自然”,自然成为人类改造的对象。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满足了人类日益增长的生存需求,却破坏了生态平衡。纵观古往今来的各种生态恶化,既有天灾,也因人祸。从人类这方面来讲,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两三千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因自然生态良好,资源富饶,农牧业兴旺,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黄河文明;后来因林木破坏,草原衰退,生态恶化,致使文明失色,灿烂不再。从世界范围看,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也都曾因生态良好而兴旺,后来随着生态恶化而衰败。人们应当从这些教训中得出结论: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今天,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状况。如地下能源的掠夺性开采,地上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导致了臭氧层的破坏,加剧了温室效应的变化,使空气和水源遭受污染,威胁着许多生物的生存。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问题,人们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类活动纳入生态环境系统中。老子“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助于克服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既然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虽然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但人不可能完全主宰自然,更不能永远主宰自然,因此,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人只有主动地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社会与自然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人类才会有美好的前途。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人合一”观念便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之源。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持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方面,老子创造了至今仍令人深受启发的伟大智慧,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老子的“天人合一”、万物平等、仁爱万物的美学思想是人类对待自然的正确态度。他要求人们用生态整体观对待人与自然,超越主客二元对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于一体,把自然和人类看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网络,反对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体现了现代生态美学的主旨思想。由于人类只是自然的附属,所以人类必须遵循自然、顺应自然,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他认为,天地万物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和基础,又内在于大地万物之中成为制约其消长盛衰的规律。人作为“道”的化生物是自然的一员,理应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人遵循自然规律的作为就是自然无为,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是“非自然”的妄作非为。老子生态美学思想强调“为无为”,对自然万物应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用人类自己的作为去实现自然和谐平衡。为此,他提出要“知足知止”,这体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就是根据自然的承载能力进行适度开发,有限度地索取。这样做不仅能使人类长远受益,而且还能使自然保持可持续发展。如果人类无限度、无节制地一味向自然索取来满足无限膨胀的欲望,最终必将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人类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事实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今天,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必须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和谐关系,把人类发展与维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寻求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

总之,老子的生态美学思想给当今人类以巨大的启迪,对于树立当代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合理而有节制地开发自然资源,对于促进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郭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