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和谐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老子和谐思想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七大报告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报告还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既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促进科学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在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漫长历程。在这一漫长历程中,人类社会在不断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中成长起来,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中发展起来。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有一点十分深刻,那就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太多,掠夺式开发太多,无休止的索取与无节制的开发,造成了巨大的自然灾难与环境灾难。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温室效应、臭氧排放、环球气候变暖,以及地震、海啸、飓风、泥石流,等等,给人类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给许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发生在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事故造成的海底石油管道漏油事件,则是一次人为的巨大环境灾难。虽然至今没有详细报告说明这次石油泄漏所带来的实际损失及环境污染情况,但无疑已经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环境灾难,将给受灾地区带来巨大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海洋生物会因污染大面积死亡,消费者不再购买产自受污染水域的海产品,旅游者不再光顾受到石油污染的海滩,墨西哥湾地区数目众多的鸟类、珊瑚和哺乳动物等或许会遭到灭顶之灾。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赖以生存的地球,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几乎所有的自然灾难都与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无休止索取与无节制开发密切相关。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却对自己的家园缺少应有的敬畏和爱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许许多多的自然灾难几乎都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降临,令人类在惊愕的同时措手不及,只好咽下自己酿造的苦酒。不论是否正视,是否承认,自然灾难和环境灾难正向人们逼来,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农业文明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工业文明也正逐渐演化为历史。人类社会未来如何发展,该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全世界都在探索。但不论怎样,人类社会如果要继续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人类社会与大自然的关系,高度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大地以绿色,还天空以湛蓝,还湖泊以清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开始在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提到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时代发展潮流,对未来的发展方式作出了规划,那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当前,在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还不够丰富的条件下,在许多地方的领导还唯GDP是瞻、以GDP论英雄的时候,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仍然把发展速度放在第一位的时候,要建设生态文明还必须先过解放思想这一关,还需要首先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只有思想解放了,认识提高了,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生态文明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建设生态文明才可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从文化观念和思想认识上阐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而且描绘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蓝图,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了具体安排,破除了那种仅仅看重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陈旧观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和理论支持。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和不利因素,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按照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所取得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人们自觉保护生存环境的生态意识以及与此相关的生态制度安排。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另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新形态,也是人类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选择的社会形态。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关系,表明了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基本态度与正确选择。从狭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并列的一种文明形式,它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以尊重和维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为主旨,以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为标志。狭义的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开发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科学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发展相协调,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能源、淡水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经过长期无节制、无秩序的开发和开采,已经所剩无几。据2008年世界能源会议统计,世界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开采200年。探明可采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预计还可开采30~40年。探明可采天然气储量共计119万亿立方米,预计还可开采60年。占世界目前耗能80%的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最终可采量相当于33730亿吨原煤,而世界能耗正以年5%的速度增长,预计只够人类使用一二百年。另据世界知名能源企业英国石油公司(BP公司)2009年7月17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9》,全球原油剩余探明储量为1.258万亿桶(不含加拿大油砂),按照2008年的年开采速度计算,可以开采42年。统计报告同时指出,按照同样方式计算,现有天然气储量可开采60年,而煤炭储量可开采122年。至于人类生存必需的淡水资源状况,就更加令人担忧了。陈华《全球淡水资源保护分析》一文指出:“根据科学调查研究结果获悉,我们人类生存的这颗星球的水资源总量达约13.86亿立方千米之巨,但其中淡水仅占水资源总量的2.5%(约0.35亿立方千米)。而全球淡水资源总量中69.5%(约0.24亿立方千米)是以人类难以利用的诸如冰川、永久积雪、永久冻土层中的冰等固态形式存在的。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曾经说过:‘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在21世纪的开端,地球上有10多亿人根本喝不上干净的水,大约有24亿人得不到足够的可饮用水,每年大约还有34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难怪有识之士惊呼: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危机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联合国有关部门2003年发布的《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了淡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全世界约有11亿人得不到干净的饮用水,每天大约有6000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腹泻,每年有超过220万人因为使用污染和不卫生的水而死亡;有8.15亿人正遭受着营养不良,其中发展中国家有7.77亿人,转型中国家有2700万人,工业化国家有1100万人;依靠内陆淡水生存的24%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自19世纪以来,已有34~80的鱼种灭绝;世界工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22%,其中高收入国家占59%,每年工业用水,有3亿~5亿吨的重金属、有毒化合物和其他废弃物沉积到淡水资源中,其中80%的有害物质产生于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
能源几近匮乏,淡水将近枯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而人类社会为了所谓的发展而不断地对地球进行掠夺式开发,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四高”项目仍然在一个接一个上马,工业化及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资源短缺、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自然灾难和生态灾难接踵而至。人类社会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明,已是刻不容缓!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和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提高到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有尊重和敬畏之心,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及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式增长方式,改变“四高”发展模式,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致力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优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人类与其所处的生存环境及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虽然有主客之分,但不是主仆关系,而是共生共荣的同伴关系。人类的生活与生存离不开地球,离不开地球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自然资源及自然环境。因此,人类社会必须善待自然的生存环境,善待地球,不能只顾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在思想观念上真正把地球当成与人类同行的伙伴,真正把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视为大自然的恩赐,以尊重和敬畏之心善待之,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以及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牢固的思想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工业化社会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已经有目共睹。人类社会要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树立质量优先、效益优先、环境优先的发展理念,彻底改变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费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和市场模式,把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技术发展、生态结构调整纳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之中,把生态环境评价纳入到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环保产业。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通过宣传、教育、立法等形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真正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要像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通过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让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个公民都自觉地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责,为建设生态文明贡献力量。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伴随着物质财富的日渐丰富和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传入,许多人丢弃了传统的勤俭持家、朴素节俭的生活方式,转而喜好奢侈浮华、大讲排场,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吃、穿、用等物品在讲究排场、追求奢华中被大量浪费,不可口的饭不吃,不时髦的衣服不穿,不够气派的汽车不坐,不够宽敞豪华的房子不住,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仅使一些人养成了所谓的贵族习气和做派,对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由于过分追求高消费,而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大量物质财富的浪费,对生态文明建设十分不利。因此,必须改变落后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用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来引导生产和消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 顺应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中级阶段,人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物质生产的匮乏与物质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阶级斗争、社会动荡和国家冲突,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派生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由于人类社会长期处于生产力低下的状态,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大的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的问题,并没有为大多数的人所认识。在这一时期,事实上只有极少数先知者才意识到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而老子就是这样一位先知者。
人们生活在地球上,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一切个人活动与社会活动都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来就是人们应该努力做到的。老子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向自然学习,不论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一切都应顺应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能逆自然规律而动,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顺应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对自然的认识虽然是基于个人对自然的理解,但是却具有超前意识和跨时代性。他以尊重和敬畏之心看待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他认为自然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所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自然(即)道是养育万物的元神,是永生永存的,是不会消失的,它是化生万物的微妙的母性之门,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它永世长存,并对天地万物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摆脱它的影响。在老子看来,自然没有私心和偏好,它不仅养育万物,而且公平地对待世上的万物,一如既往地养育它们,厚待它们,任其自生自灭而不扬此抑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私有,抚育万物而不贪图酬报,对万物有大功而不居功自傲,正所谓“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2章)。自然至公,大道无私,“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第34章)。大自然生养万物,却不以为功,不以为主宰,这是因为它没有自己的欲望,不自以为大。正是因为大自然不居功自傲,不自以为大,所以它才能持久其伟大,它对万物的功绩才能万世长存,永不磨灭。老子认为,自然之中的天地是最为大公无私的,它们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是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天地之间的万物而存在,此即老子所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第7章)。正是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万物才获得了生存空间与生存条件。老子对以天地为代表的大自然的认识,具有强烈的人格化倾向,他赋予天地可贵的品格,对自然怀有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正是由于自然具有如此伟大而高尚的品格,以及无私奉献和坦诚付出,人类社会才获得了基本的生存与生活条件,才得以生存与发展,才得以享受大自然的赐予。历史已经跨越了2000多年,今天再看老子关于自然的思想观点,不难发现它的闪光之处,不能不感慨老子思想的超前性和跨时代性。的确,人类社会对自然不仅应该有尊重和敬畏之心,而且应该有感恩之心。如果人类社会对自然有一种应有的尊重、敬畏和感恩之心,人们就不会那么肆无忌惮地对待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会采取掠夺式开发,那些乱砍滥伐、胡乱开采、无节制地排放污染物、污染空气、污染水源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就会有所收敛,建设生态文明才会具备基本条件。人类社会假如对大自然缺少必要的尊重、敬畏和感恩之心,那么,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就会重复上演,环境灾难和生态灾难就无法避免,建设生态文明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老子之所以主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感恩自然,是因为在他看来,自然是经常处于和谐状态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42章),阴阳平衡,和谐相处,是世间万物的基本状态。正因为自然的常态是和谐,因而使天地万物保持着和谐状态。正如老子所言:“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第39章)万事万物皆按其内在规律运行,就可以达至和谐,天按其规律运行就会清明,地按其规律运行就会安静,神灵按其规律运行就会灵验,谷物按其规律生长就会充盈,万物按其规律运行就可以生长,君主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就可以安定天下。在老子看来,要达到事物之间的和谐,就要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不能违背它。一旦违背其内在规律,就可能导致天崩地裂,神仙失灵,谷物歉收,万物覆灭,天下大乱。老子在这里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保持阴阳和谐的重要性,最后落脚到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的重要性。正如清代成克巩所说:“道一而已,天之所以清明,地之所以安静,神之所以不测,谷之所以能受,万物之所以生育,王侯之所以保证万邦,极其致,皆同出于此。苟不得此,则种种变迁,而天将毁裂,地将震动,神将消歇,谷将尽竭,万物将枯桥,王侯将不得有其高贵矣。”
自然界也常常会发生不和谐的事情,但在老子看来,自然界发生的不和谐事情,只是自然界自身纠错机制的一种表现。所以,一旦出现异常之事,自然界就会通过自身的纠错机制重新回复到和谐状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第23章)。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个整天。自然界出现的非常现象,都是很短暂的,不可能持久。因为它会通过自身机制来纠正,使自然重新回归到和谐状态。如果天地不能处于和谐状态,就会发生大灾祸。所以,天地自然皆按其规律运行,以保持自然界的和谐状态。
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相一致,老子主张人类要法地、法天、法自然,要像道法自然那样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办事,要顺应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反对逆自然规律而动,因为逆自然规律而动就会招致灾祸。他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16章)天地间生存的万物,都有其自身生长的规律。它们在生长的时候,都很茂盛,但最后都要回归其根本,回归于寂静,回归于自然本性。这是常态,能够认识到万物这种常态的方可称之为高明。认识不到这种常态,轻举妄动,随意乱为,就会招致灾祸。
老子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虽是只言片语,但博大精深,寓意丰富,要言不烦,言简意赅,值得深入体悟和研究。
四 老子自然和谐思想的几点启示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主张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一切按自然规律的要求去做。老子这种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它不仅告诉人们要对自然保持尊重和敬畏之心,而且要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真正按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能率性而为,更不能胡作非为。要把人类生存的地球真正当做自己的生活家园,努力去呵护它,以实际行动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创造美好的生活家园。
1. 要对自然有尊重和敬畏之心
自然是老子思想的最高范畴,处于人、地、天和道之上。所以,老子对自然始终存有一份尊重和敬畏。这是老子道法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基础。我们今天所讲的自然,通常是指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山川、河流、海洋、空气、物候、阳光、风云、雨雪,等等。自然环境其实就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它既是客观存在,同时又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存在,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老子称之为“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赞之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大自然生养万物,哺育人类,一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但它对人类、对万物却无任何索求。对只管付出不问回报的大自然,人类难道不应该有尊重和敬畏之心吗?须知,只有对大自然具备了应有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才会提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才有可能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应有的重要地位。
2. 要认识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真正按规律办事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发展规律,自然也是这样。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有比较详细的了解与认识。除了山川地貌、四季变化、风云雨雪、潮涨潮落、地震海啸、日月运行等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之外,还必须了解大自然内部各种事物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同事物的消长变化对大自然的影响,研究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和变化规律。只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才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如果人们能够像老子那样,把更多的精力和心思放在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研究自然上,对大自然多一些认识和了解,进而能够准确地把握自然的运行规律,建设生态文明就会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3. 要辩证地看问题,善于因势利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老子思想有很多内容都闪耀着辩证思想的光芒,如以柔克刚、知雄守雌、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等,充满着哲人的智慧。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78章)老子以水为喻,提出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问题。类似问题的提出,对建设生态文明,很有启示意义。如果联系一下当今世界曾经出现的众多自然灾害和生态灾难,就更能看出老子思想的可贵之处。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对自然采取掠夺式开发,开山炸石,拦河建坝,滥采乱伐,破坏植被,在人类极强势的掠夺式开发中,人类社会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自然只能默默地忍受。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处于弱势地位的大自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人类社会进行了报复,干旱、洪水、冰雹、飓风、沙尘暴、地震、海啸等异常现象,在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的同时,也令处于强势地位的人类束手无策,真可谓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这种情况应该引起人们的深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辩证地看问题,善于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老子说:“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第42章)又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第58章)要辩证地看待损益和福祸,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4. 在处理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时,要有“不争”的精神
老子以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自然的发展是有利于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圣人的道理,是帮助他人而不与他人相争。“不争”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他把“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称为“不争之德”,认为这是符合天道的规则,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行为法则,所谓“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第68章)是为了突出强调“不争”的精神,老子甚至把“不敢为天下先”视为人生的三大法宝之一。因为,若要为人先,就免不了要争,就违背了“不争”的原则。人类社会要建设生态文明,维护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应有老子提倡的这种“不争”精神。地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家园,地球及地球之外人类所能达到的区域,应该属于全人类,只是由于国家、民族、信仰等的不同,人们才把地球分为若干区域,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使其具有不同的所有权和归属权。在人类社会尚未实现大同的情况下,人们应该尊重各自区域的所有权和归属权,恪尽保护所属区域生态环境不被破坏、自然环境不再恶化之职责,不仅不与邻国争利,也不与大自然争利。只有人们不再为了私欲或私利而去争名夺利,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珍爱人类生存的共同家园上,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更强的动力。
(卫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