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文化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
老子文化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
老子文化并非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但老子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思想和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在思想精髓上是基本一致的,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有重要启迪意义。
一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及思想渊源
探讨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刻含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1987年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G.H.Brund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一份《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从提出到现在,经过不断发展,理论内涵不断完善,最初的含义主要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人类与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虽然在认知层面上得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一致认同,但是人们也发现“布伦特兰定义”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它没有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性地位,仅仅从人与人的关系定义持续发展。而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协调。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它又把重点放在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而掩盖了当代人之间的矛盾。
我国学者指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成因恰恰在于当代人之间的关系不协调,说得具体些,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地区、民族等之间的矛盾。由于以上两大缺陷,使得“布伦特兰定义”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目标的发展观,并没有为解决现实不平等的国际关系提供有效的理论。“布伦特兰定义”是一种代表发达国家利益和立场的发展观。中国学者提出应注意同代人的不平等所导致的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内涵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和发展。在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两对矛盾中,人与人的矛盾占据主导方面。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和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两个方面,其中主导方面是当代人之间的关系,是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影响并决定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代内协调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代内协调是代际协调的关键。
之所以把自我与他人的矛盾、自己的现在与未来的矛盾也列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是因为阻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正是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的利己主义,而不是通常说的人类中心主义。利己主义的思维方式,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以最大限度谋取和占有眼前物质利益为关注和思考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利己型思维方式的支配下,人们普遍采取了一种永无止境地追求和占有物质利益或物质财富、金钱等基本价值取向。以这种思维方式看来,人的利益主要是物质利益,其具有唯一性和绝对性。因而,在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思维活动及其在这种思维活动指导下的人的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最大限度地攫取和占有物质利益或物质财富、金钱等进行的。
这种思维方式的行为后果就是利益由个体获得,损失由他人和群体承担。在这种思维中,集团、国家都是个人的放大。用利己主义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就像牧民与公有草场的关系一样:从个人利益考虑,增加牛的数量对个人有利;从草场保护角度来看,最好不要增加牛的数量。到底增加还是不增加?牧民面临两难选择的境地。由于牧民是从利己的有限理性出发,总是选择增加牛的数量,于是草场必然面临被毁灭的危险。
以此为鉴,可持续发展才要求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弱势发展地区和国家的需求。“布伦特兰定义”忽视了现实的代内问题,而目前在代内关系中,解决富国与穷国矛盾的关键是克服富国利己主义的环境观和短期行为。
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第二大问题是:促进人与自然双方的协同进化,互利共生。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不应随心所欲,必须关注生物圈整体对人类行为的选择和制约,必须尊重生态系统内各层次的协同性质。人类必须把自身置于生物圈的相互依存的关联网络中,在自身的生存发展活动中促进生物圈的生存与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自然是向着活的生命有机体进化的,整个自然本身是有生命的,这绝不是诗化的文学的笔法,而是必须承认的科学事实。因此,可以说没有自然的生存,就没有人类的生存;没有自然的发展,便没有人类的发展。人类无权剥夺大自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类必须与大自然一起生存、一起发展,因此必须保护自然进化的持续性。总之,自然进化的持续性是指维护健康的自然过程,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生产潜力及功能,维持自然秩序。
总之,从全球普遍认可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梳理出现代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
1.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之一,体现了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思想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以视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这个巨系统不可分割的子系统。系统的最根本特征是其整体性,每个子系统都和其他子系统相互联系并发生作用,只要一个系统发生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系统的紊乱,甚至会诱发系统的整体突变,这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整体发展和协调发展,即共同发展。
2.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之二,体现了协调发展的思想
经济、社会、环境是人类必须面对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之间是否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与幸福,三大系统的整体协调,也包括世界、国家和地区三个空间层面的协调,还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以及内部各个层面的协调,持续发展源于协调发展,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失调和不平衡,都会打破巨系统的失衡,造成无序和紊乱,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果。
3.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之三,体现了公平发展的思想
当今世界,不同地区、国家、民族、代际间经济的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的或落后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公平问题。这种发展水平的层次性若不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公平、不平等的问题就会进一步加剧,有的甚至会因为局部而上升到整体,并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公平发展包含两个维度:一是时间维度上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二是空间维度上的公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
人类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是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水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国家与地区又有着异质性的文化、体制、地理环境、国际环境等发展背景。此外,可持续发展又是一个综合性、全球性的概念,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实体的可接受性,因此,可持续发展本身包含了多样性、多模式的多维度选择的内涵。对此,在可持续发展这个全球性目标的约束和指导下,各国与各地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应该从国情或区情出发,走符合本国或本区域实际的、多样性、多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之四,体现了兼顾公平和高效发展的思想
公平和效率是人类面临发展难题所必须要处理好的一个永恒命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轮子。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不同于经济学的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效率既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效率,也包含着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损益成分,低消耗高效益、低成本高效率是可持续发展提倡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高效发展是指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协调下的高效率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现代社会工业化给人类带来许多负效应的情况下出现的新理论,作为传统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的理论创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不仅已经在全球范围进入实践领域,而且多年来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持续关注,是世界性的前沿课题之一。这一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未来学;二是发展理论研究;三是生态伦理学。未来学为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从未来看现实的视野,改变了人们以往“近视地”看待人类社会问题的方法,未来学研究表明,持续发展是现实与未来的协调发展;发展学研究为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国际社会必须整体协调发展的思想,即在世界范围内富国与穷国必须协调发展,持续发展是世界整体的协调发展;生态伦理学为持续发展理论提供的思想则是人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发展自然为前提,人必须用伦理道德的规范来善待自然界,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二 老子文化中蕴涵的可持续发展观
老子是一个热爱自然之美的自然主义者,道家哲学是一种歌颂自然之性的自然主义哲学,其哲学思想中蕴涵的对人类文明进步及其副作用的反思等许多内容与现代可持续发展观惊人地相似,包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1. “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观
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给我们留下的珍贵精华是“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之源的《易经》中,就讲天、地、人三才,我们头顶天、脚踏地,中间是人,人是处于三四爻之间,人要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和其明,与四时和其序,天与人、天与道是相统一的。老子文化继承这一思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之一部分,“天地一物,物我一也”。人处于宇宙大系统之中,“道”是天地万物之宗祖,万物归根结底是由“道”产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人源于自然并统一于自然,且必须在自然所给予的条件下才能生存。老子之后的庄子也肯定了人的一切皆得之于自然,天地是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的生存环境。他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之所以应该而且能够“齐物”,也是因为人本是一物,本与物齐。既然人与万物都是宇宙这个整体的有机部分,因此老庄都反对把贵贱观念应用于自然界,反对人类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的征服对象和统治臣属的态度,反对人类仅为自己需要而掠夺自然的做法,庄子主张以道观物,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万物,达到天人和谐。
老庄坚持人类与自然、宇宙整体的统一,在把个人作为自然有机体一部分,把个人置于与他物平等相处的地位的前提下来确认自我,规范自我。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人与自然不应视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人的文化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而是应当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在他们看来,人是一小我,宇宙是一大我,只有小我顺应大我的运动规律,自然无为,无私无欲,才能达到“至上”或“至乐”境界。其“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思想内核对现代人尤为重要。这种“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天人关系,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和睦的思想可以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2. “道法自然”——遵循规律的环境保护意识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有内在规律,“道”就是整个宇宙的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律。万物皆产生于道,又都遵循着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则以道为法则,而道唯以自己为法则,别无所法。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其实就是顺乎自然本性,这是最高的德性。人及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人类活动应“师法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庄子进一步提出“与大为徒”,“从天之理”,“以天为师”,“无以人灭天”,这里所谓“天”就是自然的存在,所谓“人”就是人有意识地加于自然之上的作为。庄子要求人按照天地间的自然法则来生存和行动,反对人为地破坏自然。
道家从人应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出发,得出人应“无为”的结论。在老庄看来,既然万物都在遵循自身内在规律而运动,人就不应人为地妄加干涉。老庄反复指出,天道自然无为,人道应该遵从天道,顺应自然,方能“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天道自然而无为,“圣人无为故无败”。这里的“天道”,是指天地万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老子认为,“天之道”是“自然”、“无为”的,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的强加妄为,聪明的人只有“自然而无为”,才能立于不败,因此,人类要懂得不违反自然,不强加妄为,只是辅助万物使其自然地生长和发展,“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反之,“不知常,妄作,凶”。庄子对自然无为的思想进一步加以发挥,说道:“无为可以定是非,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天无为以之清,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表达了道家对“无为”这一境界的推崇和向往。
道家哲学从老子的“知常曰明”发展到黄老学派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毋逆天道,则不失所守”等思想,是对人们违反自然规律行为的一种警示,反省当前人类所处的恶劣环境,诸如因乱伐山林、破坏植被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因乱开发土地而造成的耕地面积急剧缩减,因乱开采矿藏而造成的资源破坏和浪费,因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我们更应该深刻思考如何使人与自然建立起一种更和谐的关系。在这方面,道家哲学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
3. “知和曰常”——稳健均衡的生态平衡思想
老子文化中提出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两方面的因素,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平衡、和谐的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交融和谐,万物才得以生存发展,因此,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知和曰常。”由阴阳而生的万物除了具有平衡、和谐的规律外,还有循环往复的法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既然“道”与由它产生的天地万物,都遵守循环往复的规律,并且都是在周期性的动态平衡之中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那么,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则,人就应当“返本复初”或“复归于道”,回归到没有人力强加妄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与自然做到“无为”的境界,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道家哲学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和能量永恒循环的规律。“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间断的流动中,处于不息的运动和变化中。”“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
自然科学的事实表明,一切有生命的和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都是处于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之中。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生物圈中,人类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命就在于同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其中,任何一种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随着人类实践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进展,自然环境中的水和大气循环受到严重的破坏。破坏水循环的后果,第一步是摧毁植被,接下来是表土流失和土壤质量恶化,以至于使得诸多物种加速灭亡,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玛雅文明等人类文明的毁灭,即是充分的例证。因此,反省现实的人类生态环境问题,推崇“重新尊重自然”、“重新回归自然”,主张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治理工业生产的“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应成为我们当代及未来的主题。人类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从征服自然到重新尊重自然,这本身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史上的一次循环往复和返璞归真。
4. “去奢从俭”——提倡适度消费的发展观
老子消费思想的基本特点是清心寡欲,去奢从俭。他认为人性自然,因而人不应该着眼于占有和享用财富,而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由此,老子对统治者的贪欲和奢侈作了猛烈的抨击。“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食而资财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认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和奢侈浪费,导致田野荒芜,国库空虚,是盗贼的行为,不可能长久。
“道”的法则之一是物极必反,对财富的追求和享用亦不例外,“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成事长,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则死矣”。认为俭能丰物,夺得则不能长久,此所谓:“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故老子主张处俭去奢,“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提倡俭朴反对浮华,“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他认为满足人消费的标准不在于物品的多少,而在于内心的知足与否,若欲壑难填,那是莫大祸患,而知足体现了“道”的精神,“道”不追求充盈而能不竭,就人的消费而言,知足就能恒足矣。
老子不为物惑、去奢从俭的思想,把人生的价值归之于身心的和谐,把消费的作用定位在维持生存的需求上,否定人对于物质生活无限追求的做法,从而以人的本性回归自然来消除不断激化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不欲、知足的原则是从法自然出发,要求从心理上的不欲和观念上的知足来抑制、取代人的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这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在这里,老子哲学中的所谓“知足”,并非消极保守、不求进取,而是在求进取中要讲究实际、讲究限度,不能一味追求贪欲、为所欲为,否则,只能招致更大的祸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道家哲学的这些思想,包含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适度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价值观念。正如1972年罗马俱乐部在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的那样:“盲目地追求经济指数的增长,只能是为发展而发展,其结果必然会使人类社会因受到大自然和人类体系的限制和约束而遭受致命的打击。因此,任何现实的增长都要遵守适度的原则,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已被公认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世界性难题,其产生与发展无不与那种“盲目增长论”的观念密切相关。道家哲学为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思想方法和处事良策。我们必须改变人是自然的主人,看不到自然界的负载限度,从而在实践中沦为一种放肆的行为,对自然系统及其资源大量攫取和滥用的取向和做法,复归到古代先贤们提倡的那种“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胸怀人类社会的整体观和对地球命运的责任感,使人类本身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 老子文化对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启示
老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就揭示了文明发展的副作用,并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反思。道家的忧患意识比儒家更深一个层次,是对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的终极关怀。根据道的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无为而为,循序渐进,知足知止,统筹兼顾,持续发展。这种发展观是一种建立在道的理论基础上的和谐发展观。这种和谐,以自然及其特性为核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框架,关涉自然、社会、人心等多重要素,具有整体性、统摄性、圆融性、互动性、平衡性、舒缓性、恬静性等特征,这种和谐发展观可以为当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值得我们努力挖掘,积极扬弃,大力弘扬。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体现着对人类自身进步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反思,是过去百年来人类最深刻的一次警醒。这种反思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以前走过的发展道路的怀疑和扬弃,也反映了人类对今后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目标的憧憬和向往。人类的这一次反思是深刻的,反思所得的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正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全世界不同经济水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够得到共识和普遍认同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类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是人类在上个世纪中,对自身前途、未来命运与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最深刻的一次警醒。作为东方世界一种古老智慧的结晶,《老子》中所蕴涵的独具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既可丰富和完善当代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也能够为当代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提供具体的实践借鉴。
1. 老子道文化蕴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共同为人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辨内涵,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弘、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乃至世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道家思想可以说垄断了两千年来的中国学术界”,“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哲学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正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出发点,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这一概念把环境和发展纳入统一的框架,表明人类对发展与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意识到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里,道家哲学的自然主义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面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人们在回归自然过程中,正在回味着道家哲学思想的韵味,并努力从中吸取智慧与力量,为当代以及未来的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比如,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一是本代人的公平即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实现较好生活的愿望。当今世界的现实是一部分人富足,而占世界1/5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占全球人口26%的发达国家耗用了占全球80%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和公平的发展权,要把消除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特别优先的问题来考虑。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平等。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给世世代代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
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应该共同遵从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就必须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行动,认识到我们的家园——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赖性。从根本上说,贯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内部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果每个人都能真诚地按“共同性原则”办事,那么人类内部及人与自然之间就能保持互惠共生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 老子道家哲学为构筑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提供了思想资料
毋庸置疑,道家哲学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从自然状态理想化前提出发,道家对一切人文创造往往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消极倾向,它表明了道家未能正确看待人类历史文明和进步进程中的矛盾性,而只能寄希望于以干脆抛弃文明和进步的方式简单地取消这种矛盾。但是,从价值观上看,道家的自然哲学蕴涵着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价值意义。它虽然提醒我们人类不应无限度地追求人文创造乃至财富、成就、功名、利欲,而无视它们同时所带来的消极性和负面影响,但没看到人类文明进程中深刻的矛盾性。因此,道家哲学的一个内在意蕴,就是要批判和反省人类文明进步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分离的现象,寻找一种人与自然重新契合的生存方式,构筑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持续性原则是现代可持续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这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公平,还要顾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资源和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资源和环境,就无从谈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可持续发展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因素。人类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应充分顾及资源的临界性,应以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大气、水、土壤、生物等自然系统为前提。换句话说,人类需要根据持续性原则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而不是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就衰退了。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大约在百万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人类,在原始的漫长世纪中,人类靠从生态系统中吸取天然生活资料维持生存,如采集野果和昆虫,用简单的工具猎杀野兽等。这个时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的自然生态关系,人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是处于食物链营养顶级的消费者,大自然有足够多的生活资料满足原始人类消费者十分有限的需求,而原始人类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被动的生存适应。第二阶段:人与自然矛盾对立。随着人口的增长,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火的发明和生产工具的改进,采集、狩猎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使某些动物、森林和草原等过度消耗、损害,从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这是较早出现的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这种关系到了18世纪中叶更加急剧恶化。发端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人与自然这种对立关系,已成为威胁人类发展和前途的重大问题。第三阶段: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当人类意识到因片面追求发展而导致自然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时,人们便开始探索建立一种新型的人与自然关系,那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双方必须协同进化,互利共生,人类在与自然的交往中,不应随心所欲,人类无权剥夺大自然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人类必须与大自然一起生存,一起发展。
要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关键是要构筑良性的现代人与自然关系系统。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核心,强调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和社会公正的基础上,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构筑现代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关系系统,是当前及今后人类发展的努力方向,是保证人类及自然双方永恒发展的明智选择。
3. 老子道文化蕴涵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共同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比如老子“天人合一”思想与符合全人类发展方向的可持续发展观实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契合,不仅符合中国国情,而且实现了同世界发展总趋势的契合,这种发展思路所强调的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协调发展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赋予了古老的生态智慧新的时代活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生态文明观。
“天人合一”思想主要是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蕴涵着人类发展中依赖自然需要关照自然的深意,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则内容更加丰富,不仅强调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规律,把发展作为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而且将发展的视角扩展至三个,即此在的发展不应不利于、有害于甚至危及彼处的发展,一时一地的发展以牺牲他处他人他国的利益为前提是不道德的;此在的发展不应不利于、有害于甚至危及未来的发展,一时的发展以牺牲未来的发展、牺牲子孙的利益为前提是不道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不利于、有害于甚至危及自然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牺牲自然的良性发展、导致生态破坏为代价是不道德的。人的道德行为必须扩大到包括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对自然也应实行“人道主义”,美好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
可持续发展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局限。它突出了人与物和人与人的关系的重要性,特别是突出了人与物关系中的人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的重要性,把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发展视为一个系统,作为研究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经济学要解决配置(效率)、分配(公平)和规模(可持续性)三者之间的矛盾冲突,重点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再生性和可持续性问题,追求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建立了新的发展理论研究范式。
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益、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缘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坚持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为我们指出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就是说人类要生存就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在对自然的了解和开发中获取生存自由,打破旧的生态平衡,建立起新的、适合于人类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但是如何发展,采取什么发展方式发展是各个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
可持续发展理论所指出的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一是在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上,必须正确处理发展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本条件。二是把发展看做是以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环境、资源等自身内在条件为基础的,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提高、文化价值观念变迁、社会转型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过程。三是真正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人的发展,必须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出一种“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发展思想。四是将人类及其社会的未来发展纳入现实发展的视野,不仅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更应关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了人类在发展问题认识上的一次新的飞跃。
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要坚持协调发展,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降低环境成本,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因此,可持续发展强调了发展是有限制的,没有限制就没有发展的持续。生态可持续发展同样强调环境保护,但不同于以往将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对立的做法,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从人类发展的源头、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赵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