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诚信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第十一讲
诚信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直译〗最好的统治者,老百姓并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老百姓亲近并称赞他们;再次的统治者,老百姓畏惧他们;更次的统治者,老百姓轻蔑他们。统治者如果诚信不足,老百姓就不会信任他们,悠远啊,好的统治者的重信用。事情大获成功,老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啊”。〖帛书〗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之不足焉,有不信焉!犹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也。
18.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直译〗因为大道被废弃,所以大力提倡仁义;因为巧智得到重视,所以伪诈四处流行;因为家庭出现纠纷,所以积极表彰孝慈;因为国家陷于混乱,所以渴望出现忠臣。〖帛书〗故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乱焉有贞臣。
19.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为wèi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直译〗杜绝所谓圣明言教人为之痕而抛弃凡夫智诈之用,巧伪不行则百姓获百倍之利;杜绝兼爱之仁而抛弃非攻之义,百姓归根复命则大孝大慈;杜绝偏能之利而抛弃巧夺之益,盗贼因而遁形:仅仅绝弃所谓圣智、仁义、巧利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有为法则显然不够,所以还必须使百姓的观念归属正道——归根朴实而回归本性,减少杂念而杜绝贪欲,杜绝浮学而无忧无虑。〖帛书〗绝智弃利,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嘱: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0.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其未央!众人熙xī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léi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沌dùn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无止;众人皆有已,而我独似鄙bǐ;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直译〗“应诺”之与“阿谀”的声音,语气相距有多远?美好之与丑恶的情貌,本质相差有多少?凡众人所畏惧的,个人也不能不畏惧。世道慌乱啊没有尽头啊。众人熙熙攘攘,如同出席太牢盛宴,如同春天登台观景;而“我”则心无旁骛而淡泊宁静,如同婴儿般混混沌沌,好似疲倦闲散啊,就像浪人无家可归。众人都官高财足而志满意得,而“我”无欲无为而若有所失。我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混混沌沌。众人居功自傲,唯我糊糊迷迷;众人斤斤计较,唯我朴厚宽宏。荡荡啊,像大海那样波涛汹涌;飘飘啊,像飓风那样无边无际。众人都那样精明而灵巧恣意妄为,唯独我鄙俗愚昧而无所作为。我独与众人卓而不同,这是因为我找到了大道的根本。〖帛书〗绝学无忧。唯与呵,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恍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独泊焉,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咳。儽儽呵,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俗人昭昭,我独若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呵。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