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淮南子》引《老子》考辨

《淮南子》引《老子》考辨

《淮南子》引《老子》考辨——以《道应训》为中心陈静《道应训》是《淮南子》的第十二篇,由56个故事组成。这56个故事,除了第42引《庄子》、第49引《慎子》、第50引《管子》之外,其他53个故事,都是引述《老子》文句,以“故《老子》曰”来结束故事。《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篇,《解老》阐释《老子》的哲理,《喻老》征引《老子》语录解说历史故事,以揭示历史故事...

《淮南子》引《老子》考辨

——以《道应训》为中心

陈静

《道应训》是《淮南子》的第十二篇,由56个故事组成。这56个故事,除了第42引《庄子》、第49引《慎子》、第50引《管子》之外,其他53个故事,都是引述《老子》文句,以“故《老子》曰”来结束故事。《韩非子》有《解老》、《喻老》篇,《解老》阐释《老子》的哲理,《喻老》征引《老子》语录解说历史故事,以揭示历史故事所蕴涵的历史教训。《淮南子·道应训》的体例,与《韩非子·喻老》相同。

《淮南子》全书弥漫着老子思想的浓重气息,征引《老子》文句或演绎老子思想,在《淮南子》里随处可见,并不仅限于《道应训》。不过本文并不考察《淮南子》与《老子》的思想联系,而只关心二书之间的文本关系,具体说来,本文关心的是《淮南子》引用《老子》文句所呈现出来的文本特征。根据本文的考察,《淮南子》中凡声称引自《老子》的文句,在今本《老子》中都可以找到,这说明《老子》的文本规模在汉代初年已经相当稳定。其次,虽然《淮南子》引用的文句在今本《老子》中都可以看到,但是在《淮南子》的引文和今本《老子》之间,确实存在一些文字差异。拿这些相异的文句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对照,能够看到这些文句多同于帛书本。刘笑敢先生的《老子古今》在对比了《老子》的郭店竹简本、帛书本、傅奕本、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后指出,《老子》文本的历史演变表现出语言趋同和概念集中的趋势,这种趋势使《老子》的文句越来越整齐,概念越来越集中,同时意味着《老子》文本的文字迁变在不断地发生着。《老子》文本的文字迁变提示了不同《老子》文本的时代特性,《淮南子》与帛书《老子》大致同时代,所以它引用的《老子》,文句会多同于帛书本而异于今本。因为文本在时间中迁变了,而某个时代的文本特征却在引文寄存的著作中保存下来,因此,《淮南子》引用的《老子》文本,其文字特征会更接近与它同时代的帛书,而不同于晚于它的今本。

本文考察《淮南子》对《老子》的征引,大致获得了这样两个认识:《老子》文本在汉初已经相当稳定;《淮南子》的引文更接近帛书《老子》,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文本的汉初规模。本文的这样两个认识有赖于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本文清理了《道应训》以及《淮南子》全书对《老子》的引用,查对了这些引文出自《老子》的哪些章节。第二,把《道应训》以及《淮南子》征引的《老子》文句与今本《老子》加以对照,考察其间的同异。第三,把对照后有差别的文句再与帛书本对照,考察其间的同异并据此得出结论。下面是具体的考察过程。

《道应训》的56个故事中,有53个征引《老子》。下面先列出这些引文,然后与今本《老子》加以对照。这里所说的今本,指王弼注本。刘笑敢说:“王弼本虽是魏王弼注所据版本,但在近两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也有很大改变。”“现存王弼本当为明代以后继续加工过的。”对于理解王弼注本自身的历史复杂性,这里不考虑这个问题,只以“诸子集成”所收载的王弼本,来对照《道应训》以及《淮南子》全书所引用的《老子》文句。如果所引文句全同于王弼本,则王弼本的相应文句不再列出,只注明“王弼本全同”的字样以为标记。这样做的目的固然是为了节省篇幅,同时也可以因此看清楚,《道应训》和《淮南子》全书所引《老子》有哪些异文,是否有超出今本《老子》的文句。

故事1

《道应训》引文:“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2章)

王弼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2章)

故事2

《道应训》引文:“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吾知也。”(70章)

王弼本:“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70章)

故事3

《道应训》引文:“法令滋彰,盗贼多有。”(57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4

《道应训》引文:“无状之状,无物之象。”(14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5

《道应训》引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9章)

王弼本:“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9章)

故事6

《道应训》引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28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7

《道应训》引文:“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10章)

王弼本:“明白四达,能无为乎?”(10章)

故事8

《道应训》引文:“道冲而用之又弗盈也。”(4章)

王弼本:“道冲而用之或不盈。”(4章)

故事9

《道应训》引文:“勇于不敢则活”(73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10

《道应训》引文:“夫代大匠斵者,希不伤其手。”(74章)

王弼本:“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74章)

故事11

《道应训》引文:“大制无割”(28章)“故致数舆无舆也。”(39章)

王弼本:“大制不割”(28章)“故致数舆无舆。”(39章)

故事12

《道应训》引文:“见小曰明。”(52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13

《道应训》引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

王弼本:“功遂身退,天之道。”(9章)

故事14

《道应训》引文:“故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25章)

王弼本:“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25章)

故事15

《道应训》引文:“贵以身为天下,焉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焉可以寄天下矣。”(13章)

王弼本:“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13章)

故事16

《道应训》引文:“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55章)

(王弼本全同)

《道应训》引文:“用其光,复归其明也。”(52章)

王弼本:“用其光,复归其明。”(52章)

故事17

《道应训》引文:“修之身,其德乃真也。”(54章)

王弼本:“修之于身,其德乃真。”(54章)

故事18

《道应训》引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19

《道应训》引文:“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20

《道应训》引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21

《道应训》引文:“不见可欲,使心不乱。”(3章)

王弼本:“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

故事22

《道应训》引文:“曲则全,枉则直。”(22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23

《道应训》引文:“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78章)

王弼本:“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

故事24

《道应训》引文:“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2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25

《道应训》引文:“大直若屈,大巧若拙。”(45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26

《道应训》引文:“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4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27

《道应训》引文:“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78章)

王弼本:“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78章)

故事28

《道应训》引文:“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78章)

王弼本:“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78章)

故事29

《道应训》引文:“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27章)

王弼本:“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27章)

故事30

《道应训》引文:“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2章)

王弼本:“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2章)

故事31

《道应训》引文:“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62章)

王弼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62章)

故事32

《道应训》引文:“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7章)

《道应训》引文:“知足不辱”(44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33

《道应训》引文:“贵必以贱为本,髙必以下为基。”(39章)

王弼本:“贵以贱为本,髙以下为基。”(39章)

故事34

《道应训》引文:“从事于道者同于道。”(23章)

王弼本:“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23章)

故事35

《道应训》引文:“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28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36

《道应训》引文:“人之所畏,不可不畏也。”(20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37

《道应训》引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19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38

《道应训》引文:“不善人,善人之资也。”(27章)

王弼本:“不善人者,善人之资。”(27章)

故事39

《道应训》引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

王弼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

故事40

《道应训》引文:“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71章)

王弼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71章)

故事41

《道应训》引文:“塞其兊,闭其门,终身不勤。”(52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42

引《庄子》。

故事43

《道应训》引文:“去彼取此。”(72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44

《道应训》引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43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45

《道应训》引文:“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43章)

王弼本:“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43章)

故事46

《道应训》引文:“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逺,其知弥少。”(47章)

王弼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逺,其知弥少。”(47章)

故事47

《道应训》引文:“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27章)

王弼本:“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7章)

故事48

《道应训》引文:“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16章)

王弼本:“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章)

故事49

《道应训》引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75章)

王弼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75章)

故事50引《慎子》。

故事51引《管子》。

故事52

《道应训》引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58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53

《道应训》引文:“方而不割,廉而不刿。”(58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54

《道应训》引文:“国家昏乱有忠臣。”(16章)

(王弼本全同)

故事55

《道应训》引文:“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15章)

王弼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15章)

故事56

《道应训》引文:“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37章)

王弼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37章)

这里,我们看到,《老子》被《道应训》引用的章目有:第1、2、3、4、5、7、9、10、13、14、15、16、18、19、20、21、22、23、25、27、28、36、37、39、43、44、45、47、53、54、55、57、58、62、70、71、72、73、74、75、78章,一共41章,56引。

通过《道应训》的引文与王弼本比较之后,我们得到了这样几个认识:

第一,在《道应训》引用《老子》的53个故事中,其中故事11、16、32是两次引用,这样,《道应训》全篇对《老子》的征引,总数达到了56次。

第二,《道应训》的53个故事中,有22个故事的引文完全同于王弼本,还有6个故事的引文较之王弼本仅仅多一个“也”字结尾,虽然也作为有差异的引文排列出来,但是这样的引文,可以视为全同于王弼本。

第三,尽管有的引文较之王弼本有文字差异,但是《道应训》所引《老子》文句,全部见于今本《老子》,没有超出今本《老子》的引文。

除了《道应训》,《淮南子》其他篇章还有12处引用《老子》。这里还是先列出引文,然后看看我们能够获得哪些新的认识。与王弼本有差异的地方,才列出王弼本的文句,或者略加说明。

《淮南子·原道训》:“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43章)

王弼本:“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以是知无为之有益。”(43章)

《淮南子·天文训》:“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淮南子·精神训》:“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背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

王弼本为“万物负阴而抱阳”。(42章)

《淮南子·主术训》:“故‘太上,下知有之。’”(17章)

“故‘善建者不拔。’”(54章)

《淮南子·齐俗训》:“故‘高下之相倾也,短修之相形也’。”(2章)

王弼本为:“长短相较,高下相倾。”(2章)

“故老子曰‘不上贤’者,言不致鱼于木,沉鸟于渊。”(3章)

“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

《淮南子·泛论训》:“故‘道可道,非常道也。’”(1章)

《淮南子·诠言训》:“故老子曰:‘虎无所措其爪,兕无所措其角。’盖谓此也。”(50章)

《淮南子·人间训》:“故君子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62章)

王弼本为“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62章)

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乆。”此之谓也。(44章)

从《道应训》以外各篇所引《老子》,我们获得了这样几个认识:

第一,《淮南子》引《老子》,虽然大多数都称为“老子曰”,但也有称为“老聃之言”或者“君子曰”的。这说明,在《淮南子》的时代,老子就是老聃,大概已经是普遍的认识,所以才有引用《老子》文句而称之为“老聃之言”的。同时,老子也被称为“君子”,所以君子并不是儒家的专称。

第二,与《道应训》一样,这些篇章所引用的《老子》,也都见于今本《老子》,并没有超出今本的引文。

第三,《道应训》以外各篇章的引文,出自《老子》第1、2、3、17、42(两引)、43、44、50、54、60、62章,其中的第17、42、50、60章,是《道应训》不曾引用的,把这些章次加入引用总数的统计,则《老子》被《淮南子》引用的章有:第1、2、3、4、5、7、9、10、13、14、15、16、17、18、19、20、21、22、23、25、27、28、36、37、39、42、43、44、45、47、50、53、54、55、57、58、60、62、70、71、72、73、74、75、78章,一共45章,69引。

根据上面的统计,《淮南子》全书有69次引用《老子》,这些引文全部见于通行的王弼本《老子》。通过与王弼本的对比也显示出《淮南子》引用的《老子》与王弼本之间存在一些文字差异。如何理解这些差异?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老子》两个帛书本。整理者认为,帛书甲本的抄写年代可能在公元前206~前195年的汉高祖时代;帛书乙本的抄写年代可能在公元前179~前169年之间的汉文帝时代。《淮南子》成书于汉初的文、景时代,与帛书乙本的抄写年代基本相同。这种时代的一致性使我们有理由设想,《淮南子》的作者读到的《老子》,是同于帛书本的《老子》,因此他们著书立说所引用的《老子》,应当更接近帛书本。在这样的设想下,将《淮南子》与王弼本有异的引文再与帛书本对照,结果看到《淮南子》引用的《老子》虽然也不全同于帛书本,但确实更接近帛书本。

下面是《淮南子》引文与王弼本和帛书本的对照。按照前面的统计结果,可供比较的例子有30来个,下面列出部分异文进行比较。

《道应训》故事7《道应训》引文:“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10章)

王弼本:“明白四达,能无为乎?”(10章)

帛书甲本:(此句缺)

帛书乙本:“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10章)

《道应训》故事10

《道应训》引文:“夫代大匠斵者,希不伤其手。”(74章)

王弼本:“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74章)

帛书甲本:“夫法大匠斵者,则□不伤其手矣。”(76章)

帛书乙本:“夫代大匠斵,则希不伤其手。”(76章)

《道应训》故事13

《道应训》引文:“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

王弼本:“功遂身退,天之道。”(9章)

帛书甲本:“功遂身退,天之道也。”(9章)

帛书乙本:“功成身退,天之道也。”(9章)

《道应训》故事21

《道应训》引文:“不见可欲,使心不乱。”(3章)

王弼本:“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3章)

帛书甲本:“不见可欲,使民不乱。”(3章)

帛书乙本:“不见可欲,使民不乱。”(3章)

《道应训》故事23

《道应训》引文:“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而莫之能行。”(78章)

王弼本:“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78章)

帛书甲本:(此句缺)

帛书乙本:“水之朕刚也,弱之朕刚也,天下莫弗知也,而□□□也。”(80章)

《道应训》故事27

《道应训》引文:“能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78章)

王弼本:“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78章)

帛书甲本:“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80章)

帛书乙本:“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之主。”(80章)

《道应训》故事28

《道应训》引文:“能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78章)

王弼本:“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78章)

帛书甲本:“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80章)

帛书乙本:“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80章)

《道应训》故事29

《道应训》引文:“人无弃人,物无弃物,是谓袭明。”(27章)

王弼本:“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27章)

帛书甲本:“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才,是谓袭明。”(27章)

帛书乙本:“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才,是谓袭明。”(27章)

《道应训》故事30

《道应训》引文:“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2章)

王弼本:“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2章)

帛书甲本:“成功而弗居也,夫惟弗居,是以弗去。”(2章)

帛书乙本:“成功而弗居也,夫惟居,是以弗去。”(2章)(没有“弗”字,有点怪,对一下原版。)

《道应训》故事31

《道应训》引文:“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62章)

王弼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62章)

帛书甲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62章)

帛书乙本:“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62章)

《道应训》故事33

《道应训》引文:“贵必以贱为本,髙必以下为基。”(39章)

王弼本:“贵以贱为本,髙以下为基。”(39章)

帛书甲本:“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髙而以下为基。”(39章)

帛书乙本:“必贵以贱为本,必髙矣而以下为基。”(39章)

《道应训》故事34

《道应训》引文:“从事于道者同于道。”(23章)

王弼本:“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23章)

帛书甲本:“从事而道者同于道。”(24章)

帛书乙本:“从事而道者同于道。”(24章)

《道应训》故事38

《道应训》引文:“不善人,善人之资也。”(27章)

王弼本:“不善人者,善人之资。”(27章)

帛书甲本:“不善人,善人之资也。”(27章)

帛书乙本:“不善人,善人之资也。”(27章)

《道应训》故事39

《道应训》引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10章)

王弼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

帛书甲本:“□□□□□□□□□□□□□□□□能婴儿乎?”(10章)

帛书乙本:“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10章)

《道应训》故事40

《道应训》引文:“知而不知,尚矣,不知而知,病也。”(71章)

王弼本:“知不知上,不知知病。”(71章)

帛书甲本:“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71章)

帛书乙本:“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71章)

《道应训》故事45

《道应训》引文:“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43章)

王弼本:“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43章)

帛书甲本:“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益也。”(43章)

帛书乙本:“□□□□无间,吾是以□□□□□□□。”(43章)

《道应训》故事46

《道应训》引文:“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47章)

王弼本:“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47章)

帛书甲本:“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牖以见天道。其出也弥远,其□□□。”(47章)

帛书乙本:“不出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47章)

《道应训》故事47

《道应训》引文:“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开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27章)

王弼本:“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7章)

帛书甲本:“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启也,善结者□□约而不可解也。”(27章)

帛书乙本:“善闭者无关键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27章)

《道应训》故事48

《道应训》引文:“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16章)

王弼本:“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章)

帛书甲本:“至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16章)

帛书乙本:“至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也。”(16章)

《道应训》故事49

《道应训》引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75章)

王弼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75章)

帛书甲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75章)

帛书乙本:“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75章)

《道应训》故事55

《道应训》引文:“服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15章)

王弼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15章)

帛书甲本:“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欲□□□□□□□成。”(15章)

帛书乙本:“葆此道者□欲盈,是以能蔽而不成。”(15章)

《道应训》故事56

《道应训》引文:“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也。”(37章)

王弼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37章)

帛书甲本:(此句残缺,没有比较意义。)

帛书乙本:“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37章)

《原道训》引文:“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43章)

王弼本:“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以是知无为之有益。”(43章)

帛书甲本:“天下之至柔,□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益也。”(43章)

帛书乙本:“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无间,吾是以□□□□□□也。”(43章)

《淮南子·齐俗训》引文:“高下之相倾也,短修之相形也。”(2章)

王弼本:“长短相较,高下相倾。”(2章)

帛书甲本:“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2章)

帛书乙本:“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2章)

从思想的含义上看,在这些有差异的引文中有许多是值得辨析的,例如《道应训》引《老子》第10章,曰:“明白四达,能无以知乎?”帛书本虽然将“无”作“毋”,但整句全同于《道应训》的引文,而王弼本却把“能无以知乎”改成“能无为乎”。这种改“知”成“为”的改法,改变的就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观念。为什么要这样改,从思想上看是大有分析价值的。又如,《道应训》引第3章,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帛书的甲乙两本都作“不见可欲,使民不乱”,而王弼本综合二者,成“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在这里,《道应训》引文表达的逻辑,不同于帛书本和王弼本。《道应训》引文表达的是自我的身心管理,“我”不去见引动欲望的东西,从而使“我”自己的心思不动摇纷乱。而帛书本和王弼本之间虽然有“民”和“民心”的差别,逻辑却是相同的,都引入了一个他者。于是,“不见可欲”是一个动作的发出者,而“心不乱”或“民心不乱”是另一个不同的受动者,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如何“我”不见引动欲望的东西,老百姓或者老百姓的心就不乱了呢?要说通其间的道理,还有许多周折。而《道应训》引文表达的逻辑,显然更简洁明了。为什么《道应训》的引文不同于帛书本,而王弼本与帛书本是同一个逻辑,这也是值得分析的。

但是,正如本文开篇所说,本文关心的不是《淮南子》所引用的《老子》文句与《老子》之间的思想关系,而是文本特征。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比较过这些有差异的引文之后,我们可以有根据地说,《淮南子》的引文更接近于帛书本。同时,刘笑敢先生所揭示的《老子》文本的趋同现象,在这些异文的对比中也能够显示出来,例如,《淮南子·齐俗训》引《老子》第2章,曰:“高下之相倾也,短修之相形也。”帛书甲乙两本都作“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虽然文句不同,节律却是相同的。而王弼本改作:“长短相较,高下相倾。”成为《老子》文本典型的四字句。其他如23章(帛书24章)、27章、47章、71章,王弼本较之其他三本或增或删,而结果都是造就了句式的整齐。

不过,《淮南子》的引文中确实有不同于王弼本的地方,而帛书本倒有与王弼本相同的现象,最引人注意的例子是,《淮南子》两次引用62章(见《道应训》故事31和《人间训》),都引文为“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而王弼本和帛书甲乙本都是“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对于刘笑敢先生所揭示的“文本趋同”现象,这真是一个例外,因为文本趋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言趋同”,即时代越靠后的文本,越表现出句式整齐和排比句式强化的特点。但是在62章这个例子里,《淮南子》引文的“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美言与美行对仗,市尊与加人对仗,在文句上更加整齐,而其他三个本子却一致地切断“市尊”,成为“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破坏了《淮南子》引文所具有的对仗。当然在帛书本和王弼本的这个句子里,“美言”和“尊行”也可以形成对仗,但是句末的“市”和“加人”在句子的节律上却不如《淮南子》整齐。刘笑敢先生在指出《老子》文本的趋同现象时,也指出《老子》文本的歧变一直在延续,每一个《老子》的读者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版本,都有改变《老子》文本的潜在动机。也许,《淮南子》引文中既不同于王弼本又不同于帛书本的各处,就是《淮南子》作者们心目中《老子》的当然形态?

关于《淮南子》征引《老子》,无论从思想上展开分析,还是从文本的特征上展开比较,都还有许多工作值得去做,这里所做的,只是最初步的工作,敬请大方之家批评指教。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