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老子生态智慧探寻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老子生态智慧探寻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老子生态智慧探寻陶新宏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是...

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老子生态智慧探寻

陶新宏

众所周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为主旨,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以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业。因为当今世界,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使得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人们关注和反思的焦点,这使得人对自然的生态关切从以前一直被认为是虚假的义务变成一种无法推卸的现实责任。为此,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人们都把眼光投向了古老的东方智慧,希冀从中找到关于从根源上解决生态问题的大智慧。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中国文化的自然价值取向,对当代的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适应的,因而是合理的。”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哲学的“生态意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道家“为一个生态社会提供了真正的哲学基础,提供了解决古代人与自然对立的方法”。老子作为道家的开拓者及代表,其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智慧”正在被人们所发掘和高扬。

一 “道生万物”的生态整体观

“生态危机充分暴露了西方文化的缺陷,因为西方文化的主题是‘主客二分’,最终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对自然内在规律和神秘性的轻视。”在这种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下,人们只承认人是主体,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是客体,作为对象本身没有价值,是被动者,只是人利用、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它强调人与自然以及社会的分离和对立,主张人类主宰和统治自然,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是当代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思想根源。因此,在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反省的过程中,必然会从强调人与自然的分离、对抗走向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而在思维方式的借鉴上,老子主张的“道生万物”生态整体观则彰显了独特的价值。

所谓整体观,“就是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内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人类就应该与大自然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共同求得发展。”“道生万物”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所表达的宇宙整体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自然生态。他并不将人的行为独立于自然之外,而是把人与万物同视、主张人类是这张秩序之网中的一个扭结。

在老子看来,不仅万事万物甚至连“天”、“帝”都不是宇宙的根本,唯有“道”才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根。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下引该书均只注章数)。老子认为,作为万物之源的“道”,是大地产生之前的物的整体,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道”本身是一个和谐完满的整体,所以是“一”。老子讲“道”“混而为一”(第十四章),认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第三十九章)。“一”既表示“道”的整体性,也说明“道”的和谐性。

由此,在老子思想中,人和天地万物都是以“道”为本原,“道”是自然与人存在的共同基础和共同本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把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老子指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第二十五章)。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作为一个宇宙生命的整体,则是同根同源。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老子反对人类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自然当成自己的征服对象的态度,反对人类仅为自己需要而掠夺自然的做法。

庄子发展了老子的生态整体观,提出“万物一体”的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他认为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是人生最明智的选择。在《应帝王》一篇中,庄子讲了一个混沌的故事:中央之帝混沌本没有窍,北海之帝和南海之帝为了让他聪明起来,给他像人一样凿出七窍,七窍凿完,混沌也就死了。这是“以人灭天”,是人类想用强力改造自然以符合自己的意愿,结果只能导致自然本身的死亡。这对于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自大是一个极有益的警示。

物理学家卡普拉对道家思想的评价是:“在伟大的诸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美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潜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老子在体悟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当中,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这一宏观超越的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生存问题,朴素地认识到了人与天地万物是浑然一体的。老子的生态智慧无疑是对人类过分彰显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纠偏的启迪,这是传统资源在现实的展开、延续和发扬。这种“道生万物”的整体观,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对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对现代生态环境的理论建设也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二 “道法自然”的生态规律观

人类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又是靠自然供养而生存和发展的。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无一不是源于自然的慷慨恩赐。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当前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和病毒肆虐等,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这一切又都是人的活动造成的。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相信科学和人类理性的力量,另一方面又要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进行深刻的反思,汲取老子生态智慧中关于“道法自然”的生态规律观的内涵。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智慧的核心思想与根本规律。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宇宙万物的演化动力来源于自然,人始终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类可以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方面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从“道”的层面看,人与万物乃属于同一家园,构成了一个和谐完美的有机系统,人类对自然系统所作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影响该系统。另一方面要懂得尊重自然。老子的“道”是一种尊重生命和自然的伦理观,它要求人们的活动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如果还存有一点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就不会那么狂妄地去肆意开发、掠夺和破坏自然了。”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也。”(第二十五章)即是说人并非凌驾自然之上,人与天地万物一起在服从于自然运行法则之下构成了有机统一的共同体。老子进一步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这就是说,一方面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即“天道”,人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应当顺从它。另一方面“道”性“自然”,“道”化生的“天地”亦是“自然”的。只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却往往迷失了“自然”之性,所以人要法天地之“自然”,法大“道”之“自然”。由于“道”之“自然”之性蕴涵于“天地”之中,因此,法“道”之“自然”,实际上就是法“天地”之“自然”(即自然而然),而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干涉它。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第五十一章)的有规律的发展过程。“道”产生万物的过程,是一个由于自身内在矛盾而进行的自然而然的过程。既然人产生于这一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当然应将“自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规律,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

“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即把人与自然万物作为一个美妙和谐的整体来认识和对待。老子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第二十一章)这把遵从道的本性当成人的最高道德。可见,老子把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这样,老子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必须遵循自然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而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干涉它。无疑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

三 “物无贵贱”生态平等观

“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狭隘的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工业文明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被确立为主客体关系。人类每每以“主人”自居,把自然万物当成可以任意宰割的“奴仆”,由此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意愿日益强烈,向自然无止境地掠夺。然而,人类在享有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种种环境恶果却不期而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正在把人类推向危险的“生存困境”。倘若人类打算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建构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等、和谐的生活方式。

道家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老子认为,“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万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万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但作为最高本体的“道”对它们是一视同仁的,这充分显示出了“道”之无私、无偏,“万物殊理,道不私”(《庄子·则阳》)。“道”对自然万物是平等的尊重和爱护。人来源于自然并同一于自然。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焉。”(第二十五章)这表明老子并非消极地看待人在自然中的作用和地位,而是认为人也是其中四大之一,这四大应该彼此尊重、协同并进,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其他物种的痛苦之上,应以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即所谓“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篇》)。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在价值,它们都遵循“道”的运行规律去实现。因而,万物没有大小贵贱之别,天地万物相形相生、互为依存和体现。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前后相随。”(第二章)“有”和“无”、“难”和“易”等,这些对立的双方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存在。同时,天地万物又都是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五十八章)因此,事物之间的依赖性、关联性无论从其存在的关系上讲,还是从价值的角度上看,事物之间都是平等的,没有大小贵贱之别。庄子进一步发挥老子思想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老子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自均。”(第三十二章)王弼注曰:“甘露者,阴阳交和所生,自然均被,天使之者,盖道之所感,无所不周故也。”即是说,天地相合阴阳交会所降甘露,人与万物都公平地受到了滋润。另一方面老子主张“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藏天下于天下”(《庄子·大宗师》),使主体的人成为万物中的一员,强调万物各有本性,取消事物的人为等级差别,消除贵贱观念,使万物与人具有同样的价值和尊严。这样,万物之间相依相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四 “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能“上天”、“下海”、“入地”,甚至能破译生物基因密码等,人似乎成为自然的主宰者,自然被人任意组合、征服、计算。“当自然不合人的想法时,人就整理自然;当人缺乏事物时,人就生产出新事物;当事物干扰人时,人就改造事物;当事物把人从他的意图那里引开时,人就调节事物;当人为了出售和获利而吹嘘事物时,人就展示事物。”然而,当人们认为终于征服自然之时,自然则以气候变暖、生物物种加速灭绝等威胁人类生存的方式展示其强大的威力。

“自然无为”的生态智慧是由“道”推演出来的,他要求人们的行为要与“道”一致,要与天地万物一致,尊“道”贵“德”,顺应自然,体现在实践上就是“无为”。老子强调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衣养万物而不为主,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第三十四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老子认为,“道”化生万物、养育万物,但是“生而不存,长而不宰”,这就是“无为”。可见,老子所说的“无为”,并不是消极不为,而是“有为”,只是“为而不恃”;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功”,只是“功成而不有”,“功成而弗居”。也就是说,要顺乎自然而为,不妄作为。正因为要顺乎自然而为,所以,在老子所主张的“小国寡民”中,“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十八章)老子主张不用什伯之器、舟舆之类的技术手段,完全是为了避免人为地破坏自然而然的东西。

老子进一步指出,人的正确行为是:“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否则,“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六十四章)。“无为”同时也是一种策略一种方法:“无为而无不为。”(第四十八章)无为就是不强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以达到目的。并非是一种消极厌世的人生态度。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到社会政治中,也可以运用到自然方面。现代提倡生态产业、生态城市以至建设生态社会,“自然无为”可以给我们许多智慧的启迪。

因此,我们在环境治理过程中,任何决策都要从源头上做到顺应自然,敬重自然规律。在生活方式上过一种合乎自然的简朴生活,崇尚节俭、知道满足。老子的这种思想观点,在当今这个物欲膨胀的社会是十分有益的教诲。

五 “知止不殆”的生态发展观

长期以来,“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非理性发展观,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重要思想根源。”单纯追求速度的后果只能是:数字上去了,生态却破坏了,实际效益很不理想。据专家计算,近些年来,我国GDP中有10%是靠生态“透支”获得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严重警觉和深刻反思。早在1876年,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中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老子生态智慧的凝练表达之一。从发展观的角度看,老子提出“适度发展”的思想,主张“知足”、“知止”的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这里,“知足”并非消极保守,不求进取,而是在求进取中要讲究实际、讲究限度,适可而止,自我满足,不涸泽而渔,不杀鸡取卵。这样才能维系自然与人“和谐”的长久。如果穷奢极欲,贪得无厌,最终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招致更大的祸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老子主张事物应渐进发展,反对急进逞强。他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并进一步指出:“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五十五章)这是说贪图纵欲,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过分强壮,反而会加速衰亡。此外,老子主张和平发展,坚决反对战争。他告诫世人,战争过后,必有“凶年”。他认为战争为不祥之事,是万不得已而为之,哪怕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也是“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第三十一章)。战争必然导致人类良性发展的中断。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的存在尽管纷繁复杂,但它们都有所归。归其所居便可“复命”,复命便是“常”。所以,他说:“夫物芸芸,复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第十六章)其实,老子为我们勾画了一幅清晰的生态循环图。从四季的更替似乎可以看到万物从发育、生长、成熟到衰老的过程。它们都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归根”,人归根,最根本的是归于“道”。归于“道”便是“常”。老子警告说:“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老子的用意深刻,使人们反省人类因“不知常”乱伐山林所造成的水土流失、滥用土地所造成的土地贫瘠化和沙漠化、滥采矿藏所造成的资源枯竭,都是因为人类只顾眼前利益“不知常”而造成的生态恶果。

“知止不殆”就是要求人们尊重规律,讲究“度”,适可而止,不可追求虚荣,贪得无厌。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否则,将会遭受祸害。老子的“知止”和“知足”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对于当代生态道德准则的建立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因为在这些道德要求中包含着对持续发展的社会至为重要的价值观念。

六 “少私寡欲”的生态生活观

当今人类之所以在全球性生态困境中越陷越深,原因之一就在于人类过度地贪婪,不断追求物质财富和感官享受的“私欲”。“私欲”把人生存的真正意义丢弃了,也使人失去了自我,因此急需倡导一种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老子的“少私寡欲”、“崇俭抑奢”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健康生活、绿色消费方式和所体现人们素朴的精神面貌是一致的。

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这就是说人应保持素朴之心,抑制和减少欲望,使人回归到清净纯真的自然本性。老子指出:“我恒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第六十七章)即是说,人如能保持慈爱天下,清净质朴和退让之德性,便能与天地共长久,与万物共生存。老子还提倡“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第八十章)。他把“大道其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看成是“是谓盗竽,非道也哉”(第五十三章)。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第七章)也就是说,天地之所以能长生长久,是因为它们无私奉献,养育万物,而不是出于己利而为。在老子看来,圣人并非绝对的无私利他,而是以无私利他的方式成就自己的个人利益。一个人越无私,替他人着想,他所获得的利益就越多。

其实,老子并不反对“欲”,也承认“欲”的合理性。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欲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第三十六章)对于这段话,可以从阴谋、权术、事物规律等不同视角理解和诠释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老子所说的是“欲取故予”,并不反对人的“欲”,而老子反对的是贪欲,认为人之祸害都来源于贪欲。他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老子进一步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第十二章)提倡“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明智的人应该去掉奢侈浪费,去掉走极端和过分的行为。庄子承继老子之道并释老子之道,指出在物质上应“知止知足,不为物累”(《庄子·德充符》)。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一针见血地说:“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人的生存权。而且贪欲本身就是一个罪恶,它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性的一面。不过,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溺于贪婪,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在允许贪欲肆虐的社会里,前途是没有希望的。没有自制的贪婪将导致自灭。”老子的“少私寡欲”应该成为生态危机中人类自救的富有成效的路径选择。

总之,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于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深入发掘和汲取传统文化中蕴涵的生态智慧。人类只有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摆正了自己和自然的位置,并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和谐关系,人们才能明确地认识到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把尊重和爱护自然的生态意识融化到自己的行动中,生态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根本解决。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合肥学院基础教学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