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老子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自然无为是宇宙本原“道”的根本法则,国家最高的管理者(领导人)应该法道而行,实行“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那么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治”呢?“无为”是否就是什么都不做呢?当然不能作这样简单的理解。老子的所谓“无为”,即是指不加主观意志的干扰而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本来的面目,本有的性质和法则去做,而不用主观妄为。所以,老子说:“能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64章),即是说,要能辅助万物自然地成长而不敢妄为。老子描绘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补”(《老子》57章)。只要在上的统治者不贪得无厌,不追求过多的欲望;老百姓自己就能敦厚朴实。那为什么在上的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就能达到天下安宁、人民富足呢?在此,老子是作了一番研究考察功夫的。他认为老百姓所以贫穷,人民所以难治,其原因就在于在上的统治者违背了“无为而治”,不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强作“智巧”而治(即“有为”而治)的结果。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75章)。在上的食税太多,剥削太甚,所以老百姓挨饿贫困。老百姓之难管理,在于在上的好“有为”,违背了顺应自然实行无为的原则,所以老百姓难以管理。老百姓所以轻死,在于在上的奉养太奢侈,搜刮民财太多,致使民不聊生。可见,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皆在于在上的实行“有为”的结果,所以只有实行“无为”而治才能把人民治理好。老子又进一步分析说:“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正……”(《老子》57章)。这是说,天下颁布的禁令戒条越多,弄得老百姓束手无策,只能越来越贫穷:在上的手中多“利器”和“伎巧”,社会上邪恶的事情就越多,国家就会昏乱;颁布的法令越多,反而越有盗贼;所以在上的圣人反对这些“有为”、“智巧”的管理,而实行无为而治,“以无事而取天下”。为此,老子说:“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65章)。反对“有为”的主观妄为,而主张实行无为的管理法。老子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60章)。小鲜即小鱼。管理大国犹如烹煎小鱼一样。烹煎小鱼“不可扰,扰之则鱼烂。治大国者当无为,为之则民伤。”(范应元:《老子注》)治大国不可多扰民,就如烹小鱼不可多扰一样,只能实行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为此,老子提出了“治人事天,莫若啬”的原则。“啬”有收藏的意思。《韩非子·解老》:“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知识也。”爱惜其精力,收起你的主观妄作的巧智,即是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这是最省精力的事。为此,老子提出了圣人无心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49章)。也就是说,圣人治国只是顺应民心之自然而已。当然圣人无为,圣人无心,绝不是圣人任何事都不作,任何思想也不想。老子讲的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辅助万物自然成长,不要妄为,而能达至“无为而无不为”的结果。可见老子只是想以无为顺自然,或以少为而能办成大事的。所以老子也提倡“为”,这个“为”不违背自然,并且提倡要少花力气就能办成大事的。老子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老子》63章)解决难事,要先从容易的事上做起,要办大事必先从小事情上做起,终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要从小到大,从易到难,这确实也符合难易、小大的辩证法的。因此管理社会国家,不能等到问题大了难了时才去解决,而必须解决于动乱未发之时。老子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64章)这样做就能少花力气办成大事,要“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才能真正达到社会国家安定太平的目的。所以老子并不一概反对“为”,而是要通过少为、小为而达到治理社会的。
老子的这一“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之后为黄老之学所发展,提出了“君无为,臣有为”的国家管理学说。黄老学派就是借托中华民族的祖先黄帝的名义来发挥老子的“无为而治”管理思想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一批黄帝书,如《黄帝君臣》、《黄帝四经》、《黄帝铭》等,大概就属于这一类的著作;但这些著作现今皆已经遗失。可贵的是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四篇著作,其中一篇命名为《十大经》(或称《十六经》)的,讲述了黄帝与大臣力牧的言行,应属黄帝书,其四篇思想基本一致,故有人称之为即是原有的《黄帝四经》。这实就是黄老学的著作。在先秦典籍中与这四篇思想相近的有现存《管子》中的《白心》、《内业》、《心术》上、下等篇,可见这些篇也是黄老学的著作。黄老学已不同于原有的老子思想,它广泛地吸收了儒、墨、名、法诸思想,而不再反儒反法。如新出土的《黄帝四经》提出了“道生法”和形名法治的思想。《管子》中的黄老之作,是既讲礼义,又讲法治的。这是黄老思想与老庄思想不同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十大经》中还明确地提出了“大争”的思想说:“今天下大争时至矣,后能慎不争乎?”这就与老子宣扬的“不争”的思想有了较大的差别。黄老学最主要的思想,仍然是发挥老子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学说,阐述了“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无为思想。这在《管子·心术》中讲得尤为明显,它用生动形象的心与五官九窍的关系说明君臣之间的关系,文中说:
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耳目者,视听之官也。心而无与于视听之事,则官得守其分矣……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故曰:心术者,无为而制窍者也,故曰君。无代马走,无代鸟起,此言不夺能,不与下试也……人主者,立于阴,阴者静,故曰动则失位。阴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
这就是讲的君主不代臣劳的君主无为、大臣有为的道理。君主的职责在于设官分职,具体的事务皆应有百官分担,君主不应代劳。这也就是“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的君逸臣劳的君主无为而治的管理术。这显然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发挥。战国时期产生的黄老道家,到了西汉初期,人们刚脱离长年战乱之苦,生产需要恢复,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提倡不扰民的清静无为而治的黄老学正适应当时时代的要求,因此西汉初期黄老学得到了官方的支持,文帝、景帝、窦太后皆以黄老无为治天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社会得到了安宁,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当时有一部主要讲黄老学的著作叫《淮南子》的。它进一步地发展了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无为”、“有为”两概念作了明确的界定。何谓“无为”呢?书中认为,无为绝不是什么事都不做的那种消极的无为,而是指的“循理而举事”,遵循自然之理来办理事情。具体地说,即是“私意不得入公道”,“嗜欲不能狂其术”,“偃其智巧(小聪明)”,“循理而举事”,“事成而不骄”,做到了这些就是实行了“无为而治”。什么是“有为”呢?“有为”是指主观妄为,用己而背自然,谓之“有为”。“有为”就是违背了自然之理。所以无为与有为的差别关键在于一个是“循理”,一个是“违理”而已。这就把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讲得再透彻不过了。这应是《淮南子》在道家发展史上的一大贡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