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当代管理学的宇宙情怀
当代管理学的宇宙情怀
当代如果不把握好《老子》的宇宙论,就不能顺畅深入地认识《老子》和学用《老子》;当代人只有用《老子》树立起宇宙情怀,才能开阔心胸、抬高眼界,才会有更大的思想解放。大家会说有那么多眼前的事情都忙乎不过来,哪有工夫管宇宙的问题?事实上,这不是谁愿意或不愿意的问题,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就是因为我们眼下的事情太多,才需要我们仰望星空。为了应对当前的多元化世界、多方位矛盾,才需要我们高举起《老子》哲学正大气象的旗帜。比如人类的活动扩大了:探月、探火星、空间站等宇宙空间的扩展;比如生活内容增多了,衣食住行超越性的提高;比如科技探索更加深入到微观与宏观奥妙;比如天天接触的信息量呈爆炸性增长,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框架以及容量空前的扩张。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环境也在大大扩展。对此,何种文化能适应这些人类前所未有的经历?什么样的思想旗帜可以指引人类不偏颇地行进?当然,应该具有大思维,具有正大气象的文化来承担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大任。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只有具备大道特征的管理学才能适应当代。《老子》哲学涉及的主要概念是“天道”与“人道”,大家不要以为一提“天道”就归入迷信的框框里。《老子》讲的“天道”是指宇宙的道理、宇宙的规律、宇宙的情怀。《老子》哲学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宇宙的本源是什么,宇宙的结构是什么,宇宙的运行规律是什么以及宇宙万物是如何发生的等问题,《老子》都做了明确的交代。《老子》的哲学思考最关切的是人类存在,是社会存在,但是《老子》是以一种超越的形式完成的。他不只是关注我们地球上的某一地域、某一群体、某一个人,而是首先从大宇宙的视野观察原本存在,观察原本的规律,然后向下落实,落实到宇宙万物,落实到人类,落实到具体的人。当然也落实到人类所从事的各门各类的学问当中,落实到与人密切相关的管理学。《老子》哲学是以宇宙论为基础的,包罗万象,贯通古今。从范畴上讲,可以说《老子》哲学是大哲学,是大道。因为它不局限于某一区域,不局限于某一历史阶段,不局限于某一事物,而是人类整个历史长河的指导思想。《老子》第二十五章讲“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意是指,人应该具有像天、地、道那样的大胸襟、大智慧,其中包含着树立大宇宙观的重要性。《老子》的大宇宙观,《老子》的与“道”、“天”、“地”同等的人类之“大道”,是当今人类共建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和文化资源。两百多年前,黑格尔讲:“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同时他又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杨利伟在他的《天地九重》一书中写道,我觉得宇宙的广袤真实地摆在我的眼前,但是实际上在浩瀚的宇宙面前,我仅像一粒尘埃。从这样的纬度审视我们的家园,思维方式会有所不同。随着身体的失重,许多东西似乎会随之变形、变淡,比如名和利。但是另一些东西则会在心里变得更加清晰和珍贵,比如祖国和亲人。太空浩渺无边,却只有地球上的家园最让人牵肠挂肚。康德的座右铭是:“有两种东西,我对他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我真切地感到这个哲人的名言是对《老子》哲学的最简约、最深刻的注释,连语言形式都是无比的相似。
人类发展到今天,面对的事物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都要庞大。人类要进入更高层次的“众妙之门”(第一章)不能只看到眼前和脚下,必须要选择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根基。所以说,21世纪的人类不仅要讲世界观,而且要多讲宇宙观,这就是当代的“正大气象”,也是管理学的扩大思考。因为,《老子》宇宙论包容了古今中外人类创始的所有宇宙论,并且可以成为当今人类解放思想、化解矛盾的正确指导。
什么是宇宙情怀?宇宙情怀就是生生不息、大爱无疆的情怀。从理性上讲,这是哲学的终极意义。《老子》第二十五章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一章讲:“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把宇宙看成一个无限而美妙的大生命体,宇宙万物包括我们人类是由一个共同的母亲——“道”生发而来的,大家都承载着伟大母亲的道德品格。我们与宇宙万物有着共生共长共存的同一性经历。当然,我们人与人之间更是如此。我们从宇宙的怀抱中诞生,经历着“出生入死”的过程,再回归到“万物之母”的怀抱中,回归到自我的根本。现下我们都在吸吮着宇宙之母创生的乳汁与智慧,我们的背后有一位伟大的“天下之母”,她具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十章)的以“慈”为怀的伟大品格。“慈”是《老子》三宝的第一宝。《老子》第六十七章讲:“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人类的大圣哲,无论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最高的境界都是讲慈悲为怀,讲大爱,也就是宇宙情怀,这是达到和谐目标的本原品质。“俭”是《老子》三宝的第二宝,从宇宙的角度看,人类的生活应该节俭,对地球资源应该珍惜,不要过分消耗,不要浪费。“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三宝的第三宝,这是《老子》从宇宙大局来考虑人类的定位,那就是不要总是强势地把自身利益摆在天下万物的前面,摆在天下人的前面,要适度,要“守中”(五章),这也是当前倡导的“与人和谐,与自然和谐”的重点,是大和谐的主导性原则,是通过“阴场”、“阳场”、“冲气场”的宇宙作用形式而完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的哲学结论。
《老子》宇宙论是一个包罗万象、贯通古今的大系统,上面讲的“宇宙情怀”只是一个启示性的引言。近年来,我们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将分散在《老子》各章中有关宇宙的论述,进行综合整理,并结合天体物理学、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科学发展的前沿知识以及古往今来人类形成的宇宙学说,编著了《宇宙的大道》一书,旨在传播《老子》的“天之道”。为了减少大家对《老子》宇宙论的质疑,增强对宇宙之母伟大品格的崇尚,有必要对《老子》的“无”与“有”做一些重点说明。在中国的权威性著作中,在学校的教学中,把《老子》说成是唯心主义,这个判断来源于对“无”的认识。在当代具有影响力的一些学者,他们以从西方学来的哲学概念来研究诠释《老子》,以牛顿力学的角度来衡量《老子》,因而遮蔽了《老子》庄严正大的整体性,同时也没有建立起具有民族语汇、中国风格的哲学体系。当然,西方哲学、牛顿力学都是人类思想与实践的结晶,在以往的数百年间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主导性作用,并在以后依然会发生作用,但不是主导性的。当代量子力学的兴起和前沿科学的发现是对牛顿力学的超越,也是对西方哲学的超越,同时也是对《老子》哲学的验证和诠释,使我们感到《老子》哲学通达宇宙的深度和广度,正如哲学界评论“轴心时代”思想家那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精神财富。量子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是从“无”中生发出来的;宇宙更像是一个伟大思想而不是生硬的石头;事物的本质是“无”,是量子泡沫。当我们仰望天空,那虚无的真空正在进行着犹如大海般的量子涨落,不可思议的巨大能量在那里产生了,惚恍间又回归虚无与平静,这就是质能互换定律,就是老子第四十三章所讲的:“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老子》的“无”与“柔”是老子哲学的关键性概念,其中包含着事物的本质与宇宙的本原,这绝不能用西方的唯心主义来判断,如果为了矫枉过正的提醒可以称谓东方唯物论的唯物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