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籍贯和乡里
籍贯和乡里
10.问:可是先生的“老子”大名和您的《老子》书的大名,却因为您的淡泊名利而永远留存并流传下来。这也是辩证法吧!对那些追名逐利、沽名钓誉的人,我从心底里蔑视他们!对先生只有崇敬。
再请问先生的籍贯乡里。《史记》里说先生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列仙传》说先生是“陈人”,边韶《老子铭》说先生是“楚相县人”,葛洪《神仙传》说先生是“楚国苦县濑乡曲仁里人”。陆德明《老子音义》说先生是“陈国苦县厉乡人”。他还提到当时有关先生籍贯的另外两种说法:“又云仁里人”,“又云陈国相人”。这就弄不明白了,先生的国别或是楚,或是陈;县或是苦县,或是相县;里或是曲仁里,或是仁里。先生的籍贯到底是哪里啊?
答: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是陈国相人。您提到有上面这许多不同说法,同地理沿革的变化有关。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苦又属楚,所以说“楚苦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年)立淮阳国,陈、苦县地均属淮阳国。陈国的相,在春秋之后经过战乱变得荒虚了,改属为苦,这就是从“相”转“苦”的缘故。其故城在赖(又作濑)乡之东,涡水在其阳。说法虽然不一样,实际都是指一个地方,现代的地点是在河南鹿邑东。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还记载其地“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史记正义》又引《晋太康地记》说:“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也。”这是后世乡人为纪念我而建的祠堂。我谢谢他们记得我。
11.问:厉乡、赖乡、濑乡应该是一个地方吧?是音同而导致字异的缘故吧?
答:厉、赖、濑古代通用。所以《史记》作厉乡,《礼记·曾子问》疏作赖乡,《老子铭》、《汉书·地理志》颜注引《晋太康记》、《后汉书·郡国志》、《水经注》也作赖乡,《史记正义》引《晋太康地记》作濑乡,实际是一回事,指的是同一个地方。“仁里”就是“曲仁里”,脱“曲”字。刘昭注引《古史考》有“曲仁里,老子里也”的记载。
12.问:历史变迁和地理沿革,把先生的出生地也搞得复杂化了,还要后人几番考释几番说明才能说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答:实际上,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有关我出生地的记载原文是“相人”二字而已。就如同他记颜回“鲁人”、孟轲“邹人”、张仪“魏人”(记其国而不记地)、庄子“蒙人”、申不害“京人”(记其地而不记国)、苏秦“(东)周雒阳人”、李斯“楚上蔡人”(国地并记)。为何对我特别优待,就记得特别详细呢?(孔子出生地也特别详细)这是后代人加上去的。汉初尊黄老学,后又尊儒术,就把我和孔子的出生地越弄越仔细,也越弄越具体了。是什么人始作俑的?我以为是河上公。他在写《老子章句》时,把我写成“姓李,名重耳,字伯阳,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后来因为地理沿革的变化,又转变成《史记》里的“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所以,《史记》里关于我出生地的记载,不是司马迁的原文,是后人刊改的结果。随着历史的发展、历史材料会越来越膨胀的。我的出生地变得如此具体也得益于后人的层层加码。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