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如不是读书多的史官,能感知天下吗?
您如不是读书多的史官,能感知天下吗?
5.问:这个例子说服力不强。帝王虽然不出门,但是有臣下给他上书,报告给他种种情况。这也是间接获得知识。何况他们也出巡,如秦始皇、汉武帝那样。我们说人对外界的感知,一种是身体的感知。其中,一种是直接感知,一种是间接感知。帝王通过读奏章、听取汇报就是间接感知。另一种是理性的体验。先生认为直接的感知是不重要的,没有意义的。难道离开身体的直接感觉,没有眼耳鼻舌身对外界事物传达的信息的分析(或间接感知),我们能凭“心”的体验,就能悟出宇宙间的大道理吗?关于人类认识论的不同见解已经并存了几千年,也争论了几千年,但我总不能体会先生所说的不必认识事物就能“见天道”的内在逻辑。我总认为,您对天道独特的领悟,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总是对人世间、对自然界的种种事物,有所认识、有所总结的结果。或许先生“出户”并不多,直接采取的第一手资料也不多,但先生作为周朝史官或国立图书馆馆长,读了那么多书,不也是对人世、对自然的间接感知吗?如果先生从出生那天开始,就被封闭在一间黑屋子里,不让您同外界接触,也不教您识字读书,恐怕到您头发白了,牙齿掉了——请先生原谅我的不敬,您可能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童”,更谈不上您会总结出什么“道”的哲学来吧?
答:孩童当然总结不出“道”的哲学,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饱学之士就一定能总结出“道”的哲学吗?我说“不出户”、“不窥牖”是极而言之,哪有活人不出户、不窥牖的?事实上,有不少知识丰富的人,他们只是活的材料库、会走路的两脚书橱。他们见多识广,可这“见识”只是事实和材料,他们没有能力使知识上升为“道”的哲学。这样的人,难道不是千千万万?有思想的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没有思想的人,即使沉在大海里看到的也是黑暗。区别何在?在于他有没有“心”,有没有“悟性”。这是常人与哲学家的区别。常人多而哲学家少。
哲学家不是外部现象的接受者,不是材料库。大千世界的外部现象不能转化为天道,只有哲学家悟出的“大常理”的“道”才能执古御今。我是古代人,我总结的“道”的哲学离你们有两千多年的时间跨度,而且也并不包含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但仍能对你们今天的世界发生作用,起到影响。同样,这超越时空的“道”也可以分析古代世界的一切。今人不能超越时空到古代的某地,古人也不能超越时空到当代的某处见到当代的某某人。但我们却能因“道”而超越时空来进行常人不能设想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谈话。这表明凌驾时间与空间的“道”对古今有宏观的指导意义。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不出户”、“不窥牖”而可知过去、知今天、知未来。王弼对我第四十七章的解释是很有道理的。他说:“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讲到“道”,他解释说:“道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搏之不可得。如其知之,不须出户;若其不知,出愈远愈迷也。”正因为“道”是不可感知的,因此,仅仅靠感知,未必能悟“道”。你对“道”既不能悟,你走得越远,知道得越多,离开“道”也就越远。这就是说,天道不是锐利的目力所能看到的,也不是因为有持久的足力才能找到的。“道”是要凭借“心”的悟性、凭大智慧求之于“内”才能发现的。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求之于外,走得越远,迷惑也越多。
6.问:我不知道先生这番说教是雄辩还是诡辩,但我承认您的逻辑是可以成立的,虽然我还是不同意您的观点。我们的出发点不一样。您是唯心论的先验论,我们是唯物论的实践论。不同的出发点和不同的立场,是造成我们意见不一致和争论的主要原因。但我懂得了您主张的认识论的内在逻辑性,也因此懂得了,为什么有些学者认为您的“道”属于唯心论哲学范畴的原因。
答:我们持不同见解,却能在这里讨论,双方都不掩饰自己的观点,我看这很好。哲学的争论是没有终结点的争论。我们可以讨论下去,你不强求我,我也不强求你。因为今天已不存在借权力的高压确立某种思想理论“定于一尊”的地位的环境。先秦诸子辩论中可以骂得对方狗血喷头,但争论还是平等的。只有到秦始皇时代才用“焚书坑儒”的高压手段对付政治和思想上的异己分子。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