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
27.问:所以先生进而指出:“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第十八章)先生认为仁义、慧智、孝慈、忠臣都是“道”破坏后社会的畸形产物。确也如此。试问:六亲和则谁非孝慈?国家治则谁非忠臣?大道不废则安取仁义?在有“道”的社会里,不会产生上述这些道德和人物,它们是作为社会变动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们是社会缺陷的一种补充,是社会滑坡的一种制动。礼的出现和制定,不是社会良性的产物,而是畸形的结果。它的出现,又成为“乱之首”,加速了社会动荡和恶性循环。
答:所以,我主张只有回到“道”的道路上,人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十九章),才能从根本上管好社会,治好国家。“绝圣弃知,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第十九章)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之利;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复到孝顺和慈祥;抛弃了技巧和实利,盗贼才能消灭。须知,巧利之习胜,而淳朴之风失。上攻巧利,则下多奸贪,以致人多为盗。仅仅懂这个道理还不够,还应当使每个人都外表单纯,内心朴素,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只有绝其恶的本源,才能挽救因舍本逐末带来的世弊,才能使天下之人,不再假仁义而弃孝慈之实,怀利心而窃圣智之行,做盗贼而逞巧利之便。
治理国家的最好办法,是“绝圣弃知”。抛弃“圣”与“知”,才有治和安。“绝圣弃知”就是无为而治。河上公曰:“绝圣弃知,反无为也。”(《老子章句》第十九章)信然。如果以聪敏、智慧引导世上的人,引导的结果不是求本而是逐末,反而使世人学会奸巧伪诈,趋于末流,整个社会将不胜其害。老百姓见素抱朴,自然少私寡欲,不行奸巧伪作之事。所以河上公说:“见素者,当见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抱其质朴以示下,故可法则。”(《老子章句》第十九章)此言甚得吾意。
这里顺便说一说“少私寡欲”四个字的版本异同问题。刘师培认为“私”当作“思”。他举了《韩非子·解老》“以不思安”和《文选》中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诗》李注引《老子》作“少思寡欲”为证,说明“此古本[私当]作‘思’之证”(刘师培《老子斠补》)。他本也有作“思”者(见朱谦之《老子校释》第十九章引文,此略)。刘说虽可通,但不能作为定论。我写的原文也是“少私寡欲”。河上公注“少私”曰:“正无私也。”(《老子章句》第十九章)
28.问:再请教先生一个问题:先生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对象是谁?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侧重面是谁?
答:是指一切人,包括老百姓,更指统治者。讲圣、智,怀仁、义,求巧、利的人,首先是统治者,他们因不同的需要而追求不同的东西。通常是统治者先追求什么,才影响和导致整个社会追求什么。而在事实上,嗜私欲、求巧利者,首先也是统治者、当权派。掌握权力,是他们嗜私欲、求巧利的保证。老百姓自然也嗜私欲、求巧利,他们缺乏这种权力的保障机制,因此许多人只能成为统治者嗜私欲、求巧利的对象。老百姓中只有少数桀骜奸巧者,能够通过损害他人的手段达到嗜私欲、求巧利的目的。认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是对老百姓提出的,这是一个误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