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啬”:珍惜物力、财力的经济学法则

“啬”:珍惜物力、财力的经济学法则

“啬”:珍惜物力、财力的经济学法则12.问:我因此能比较正确地领会先生“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思想的社会经济意义,也因此能理解这一命题在历代政治家、理财家中被奉为圭臬的原因。在人类社会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贫富差别扩大的现状,“基尼系数”比例的危险摆动,仍能使人充分感受到先生这句话的千钧之力。中国哲学,先生开创的道家思想的魅力正在于此:因为它跨越了时空...

“啬”:珍惜物力、财力的经济学法则

12.问:我因此能比较正确地领会先生“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思想的社会经济意义,也因此能理解这一命题在历代政治家、理财家中被奉为圭臬的原因。在人类社会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世界上贫富差别扩大的现状,“基尼系数”比例的危险摆动,仍能使人充分感受到先生这句话的千钧之力。中国哲学,先生开创的道家思想的魅力正在于此:因为它跨越了时空,可以直指当代。

答:“损有余而补不足”,可以说是我均衡社会财富、稳定社会秩序的原则和方针。它也是一种社会方案、社会理想。能实行到什么程度是一回事,提出这一理想和方案又是一回事。方案的实现程度,由不得我做主,也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不过我相信,人类社会将是一个不断接近这一目标的过程,人类社会总有一天会实现社会财富均衡、社会平等和社会公正的境界。

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也有可以通行而且可以收到实效的经济原则。这就是我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中提出的一个经济原则——“啬”。“啬”,一般作“吝啬”解,贬义;它的广义是指:应当用的财物舍不得用,尽可能省着用。但“啬”又包含着爱惜物力财力、积蓄力量的意思,也包含着“无为”的含义:能不做的事尽量不做。这同我在第六十七章说到的“三宝”之一的“俭”,有某些相似处。我认为,要维持社会的长久发展,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啬”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经济原则:节约。它也是我的“无为”思想在经济等方面的一个具体表述。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