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啬”也是一种“德”(得) 上可明道,下可治身,推之可治人

“啬”也是一种“德”(得) 上可明道,下可治身,推之可治人

“啬”也是一种“德”(得) 上可明道,下可治身,推之可治人13.问:我注意到先生在这一章里阐述的经济思想的意义。先生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前两句好懂,是说统治人、事奉天,没有比吝啬的原则更重要的。不太好理解的是“早服”二字。有些版本“早服”作“早复”,还是不太好理解。韩非说:“夫能啬者,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韩非子...

“啬”也是一种“德”(得) 上可明道,下可治身,推之可治人

13.问:我注意到先生在这一章里阐述的经济思想的意义。先生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前两句好懂,是说统治人、事奉天,没有比吝啬的原则更重要的。不太好理解的是“早服”二字。有些版本“早服”作“早复”,还是不太好理解。韩非说:“夫能啬者,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韩非子·解老》)他把您说的经济上吝啬的指导方针,解释为服从“道”的“理”。这种解释有些道理,但有点绕圈子。我看河上公的说法有道理,他说:“早,先也;服,得也。夫独爱民财,爱精气,则能先得天道也。”(《老子章句》第五十九章)清代姚鼐说:“服者,事也。啬者时暇而力有余,故能于事物未至而早从事,以多积其德,逮事之至而无不克矣。”(魏源《老子本义》第五十一章引)据此,“早服”可作“早作准备、早点达到目标”解释。执行吝啬的经济方针,才能遇事从容,早作准备。早服,即早作准备,也即“吝啬”这一“德”的不断积累。到一定时机、一定程度,就能先得天道。我这样理解先生这一章的思想,不知对不对?

答:不违背我的本意。“吝啬”许多年来是被人否定的一种品行。一句“吝啬鬼”是很重的污辱性的称呼。但从经济上看,没有吝啬的经济原则,就不可能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套用你们现代流行的新提法、新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比你们许多经济学家、经济思想家有远见。“啬”不仅是从事经济工作的保障,也是治国的根本。所以我在这一章终结时说:“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有了“啬”这个治国根本,统治就能长久维持。这就叫做根扎得深,柢(也是树根)生得牢,生命能延长,目光看得远。我是从经济的角度讲“啬”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的,但也可以把“啬”扩大到更广泛的范围。不仅在经济的意义上强调对物力人力财力的节约,也可以扩大到对人的精力脑力的节约。两者相加,就可以扩大到“无为”的大原则上。韩非发挥了我的这一层意思,他说:“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韩非子·解老》)他还指出:“多费之谓侈”,“少费之谓啬”。(同上书)对我思想的领会是正确的。

“啬”,既可说成是一种“德”(得),也可说成是一种“术”。这种“术”是从我“无为”的“道”中派生出来的。以“啬”治人,则可以有国;以“啬”事天,则可以深根固蒂。我同你讨论了许多问题,你或许可以理解我思想的一个特点,就是我提出的许多观点,上可以明道,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啬也者,也可以兼通此三者。“无不克则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第五十九章)“啬”的不断积累,可无往而不胜,力量无法估计;因为它有无法估计的力量,就可以管理国家,而且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14.问:先生,您谈了关于社会经济的观点,也阐述了您的经济思想的原则、方针和策略。您的许多见解,是同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上流行的经济思想背道而驰的。从先生的背时悖众的论述中,可以鲜明地显示先生的社会经济思想之不同一般。这是理论的创造,需要有创造的勇气。要是用后世的“异端”的标准衡量您,您就是先秦时代伟大的独具特色的异端分子。可这也恰恰显露了您思想的特异光彩。先生从来是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发他人所未发,言前人所未言。有许多人反对您的观点,却批判不倒您的观点。批判者的驳论早已身与文俱灭,您的五千字雄文依然彪炳于千秋。这就是思想的力量。思想的深刻与浅薄,是那样天渊之别地存在于人世间,成为思想对立的两极,人类就在这两极之间浮动和艰难地生存。

在同先生的讨论中,我佩服先生的独立思想、独立精神,您不人云亦云,坚持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独特见解。或许是您既离开了衰落的周王朝,又不与新的统治者(诸侯)发生关系,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是一个独立的人,才造就了您独特的思想。您不像孔子那样为周王朝唱挽歌,风尘仆仆力图恢复周王朝的统治,也不像法家那样千方百计为新统治者出谋划策。正是这种独立性使先生摆脱了依附身份,提出了您自己总结、阐述的独立思想,成为先秦诸子中独领风骚的一家。独立思考,独立创造,这正是一个思想家最可宝贵的品格,也是一个思想家的价值所在。对那种奉钦定传统思想为天经地义,不敢怀疑,反而竭力为之作“经疏”注解的无聊文人,我最讨厌。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历朝历代都产生过这样一批文人,但他们永远代表不了中国思想史的主流。

再回到您提到的“啬”、“俭”、“损有余而补不足”的观点上。急速发展又无限浪费,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调的现代社会的人们,也许会把您提出的这些观点看成是迂腐之见、保守之论。但谁又能料到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无数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您揭示的是切中时弊的具有超时代性的真理?超越时空、跨越时代的真理未必是绝对真理,却更具有真理的含金量。我想,这也许是先生创立的道家哲学历两千多年而不衰的原因吧。

答:我不追求终极真理,世上没有终极真理,世人也发现不了终极真理。我的认识,我总结的哲学思想也是有时代性的。某些认识可能具有超时代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