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不知常,妄作,必凶”

“不知常,妄作,必凶”

“不知常,妄作,必凶”4.问:任何一个人的处世哲学,是同他对世界的认识分不开的。对世界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一个人不同的处世态度。先生对“道”的认识与追求,决定了您的处世态度。答:不错,待人处事是同知人识世联系在一起的。人生活在世界上,要虚心、理智地静观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世上万事万物是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但在我看来,变来变去,总是回到它的出发点,这是我对...

“不知常,妄作,必凶”

4.问:任何一个人的处世哲学,是同他对世界的认识分不开的。对世界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决定了一个人不同的处世态度。先生对“道”的认识与追求,决定了您的处世态度。

答:不错,待人处事是同知人识世联系在一起的。人生活在世界上,要虚心、理智地静观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世上万事万物是变化的,不是静止的,但在我看来,变来变去,总是回到它的出发点,这是我对世界的基本看法,你们某些学者命之曰“循环论”。我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这样描述世界的变化法则:“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事万物,不管它怎么变化,变来变去,总回到它原先的出发点。庄子也引证我的话说:“万物云云,各复其根。”(《庄子·在宥》)这个出发点和归结点,我称之为“归根”,它的特点就是静。回复到出发点,就叫“复命”。“复命”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常”。认识这个“常”就是“明”,明白事理,明白人生,明白自然。对一个人来说,“归根”应该是他的本心,归根就是返回本心之虚静。不能归根就无法虚静。不能虚静就会牵念于人间的物欲。虚静的人,其心如明镜止水,不会在物欲熏风下扬波助澜。

所谓“道”性,就是不为外界干扰的本心。本心常虚常静,就能顺应万物而不失其正。所以,我在第十六章开头就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要尽量使自己的心灵空虚静寂,要切实坚守清静和平的心境。万事万物无时不在变化发展,我要冷静而理智地观察它们的往复循环。为了遵循这一原则,我不主张轻举妄动,而主张顺其自然,退让保守,消极无为。这样断然不会遭受危险。“不知常,妄作,凶。”(第十六章)不认识规律的普遍性,一味逞勇而轻举妄动,结果必凶,不是失败,就是送命。这就是我的结论。为何必凶?河上公解释说:“不知道之常,妄作奸凶巧诈,则失神明,故凶。”(《老子章句》第十六章)他发挥了我的思想,讲的是一个意思。

5.问:王弼在注“致虚极,守静笃”一句时说:“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老子注》第十六章)我理解先生教人致虚守静,守静之笃,就是要求不要离开事物的本来的原始状态。动自静来,动极复静,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能处于虚极而静笃状态的人,是难以观察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和变化规律的。人要“知常”,也就是认识客观规律、采取正确策略(即“明”),必要前提是要使自己处于虚极而静笃的状态。只有处于这种状态,才能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先生接下去又说:“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深刻地说明了认识“常”(规律)同人的胸襟、得天下心和合乎自然(“天”)、符合“道”的总原则,以及这总原则与认识的主体(人,我)终身平安的关系。这几十个字包含的内容太深刻了。您已把人的处世哲学同“道”的大旨熔于一炉。表现在先生处世哲学的起始点,则是心灵深处的虚寂和宁静。用这种超然天地的“致虚极,守静笃”的心境和眼光来观察天地大观、芸芸众生,就能得其奥妙。王弼在注先生这几句话时,说:“与天合德,体道大通,则乃至于极虚无也。”又说:“穷极虚无,得道之常,则乃至于不穷极也。”(《老子注》第十六章)他强调的也是心灵之淡泊同穷奥天道是可以相通的。通过我们这样深入的讨论,我对先生淡泊、宁静的处世哲学,有了更进一层的认识和理解。

答:我可以说,在这些问题上,像我们这样的讨论还没有过,也许可以阐明前人诠注我的书中某些没有说明白的问题。《道德经》第十六章讲的是以我为主体、用虚极静笃态度观察世界、观察人生的问题,换句话说,是外观性的,“外向型”的。然而,作为观察者主体的自我,又该怎样呢?问得具体一点,主体自身应有怎样的要求?个人在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他本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上的要求?仅仅有虚极静笃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一个狂妄自大的人,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是不能认识“道”的博大内涵,也无从正确认识人生、观察世界的。我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中专门论述了这个与处世哲学有重大关系的问题。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他本有作‘形’者,古书‘行’‘形’可通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专靠自己的眼睛看外界事物,不可能都看清楚;自以为是的人,不可能分清是非;自吹自擂的人,谈不上有什么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能处于领导地位。从“道”的原则上衡量这些人,这些人是饭桌上吃剩的饭,人体上长出的瘤,谁都讨厌。后人对这几句话作过许多解释,如唐代李约说:“如食之残,如形之剩肉也。”(《道德真经新注》)宋林希逸说:“食之余弃,形之赘疣,人必恶之。”(《道德真经口义》)宋陈景元说:“犹弃余之食,适使人恶;附赘之形,适使人丑。”(《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这些解释的中心的内容,是把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人看成一钱不值。有道之人从不以这些赘思赘行者为重或自居。世俗之人,没有大才大德,却喜欢自我膨胀,自显自是,自吹自擂,结果是既不明也不彰。有些人有点本事,也有点功劳,却喜欢把一分成绩吹成十分成绩,叫人讨厌。这些人不懂得这样平常的道理:有功者自称丧其功,有所长而自恃者失其长。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者之所以被人看作余食赘行,是因为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