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天网恢恢”
正确理解“天网恢恢”
20.问:总而言之,先生的处世哲学一切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保护自己的生命为出发点的。如果是这样,那我要提个问题。人有时也需要为别人、为国家、为民族的利益而做出牺牲,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如果我们都按照先生的处世哲学行事,一切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为前提,不愿牺牲个人的利益,那怎么谈得上是一种崇高的忘我精神呢?如果一切按先生的指教来办,那么,人岂不都成了苟且偷生的利己之徒?在人类社会利益息息相关的大千世界里,如果人人都考虑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的利益,这个世界还成其为世界吗?提倡这种处世哲学正确吗?
答:你别忘记了,我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的小世界,在这种小小世界的社会里,不存在你说的那种“大千世界”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在我“小国寡民”这个有共同利益的社会里,一个人关心自己不会损害别人,因此也就谈不上你说的那种以损害别人利益,乃至出卖别人的极端自私自利的人。另外,你还要记住,我的处世哲学的大前提是无为,是不争,我说要保证自己的安全,保全自己的生命,是以不损害别人(即“争”与“为”)为条件的。因此,你所说的背悖我的思想原则推理出来的“罪名”,是加不到我头上的。
你应当懂得这个道理:“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第七十三章)我的处世哲学是天道的旁支产物,它不去争斗而善于获胜,不说话而善于应答,不召唤而自动到来,虽然慢悠悠却善于谋划。一切都是自然安排好的,人的努力起不到多大作用,要去争什么呢?王弼注云:“天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注》第七十三章)天道的伟大,就在于它不争,却谁也争不过它。顺天道则吉,逆天道则凶。这就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
人为什么应以“不争”而顺应天道,以“不争”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呢?以“争”待人,以谋己之利而与人争权争位,则势必争下去,也斗下去,你斗我,我斗你,世代不绝,生生不息;以“争”待自然,以谋人之利,则必然破坏自然,恶化环境,大自然必报复之。所以,我在这一章(第七十三章)最后总结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这里的“天网”,不是指人类社会法治的法网(自人类社会有了法律条文后,人们每借用我这句话以形容他们法律之严明公正,此乃大谬也!人类社会从来就没有过“疏而不失”的法网。这是骗人的,也是吓唬人的),我指的是指天道之网。它极为广大,网孔也编织得稀疏有致,却从来不会漏失。世上的人因为看到有人为善而得祸,有人作恶而得福(这都是暂时的),因此怀疑天网的稀疏多失。然而看到事物变化的终始,观察事物的全过程,还是应该信服“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21.问:我理解先生处世哲学的出发点,还是顺应自然,合乎天道。因此,如果离开了对“道”的认识,还是无法理解先生的处世哲学的真谛。
答:是的,“道”是根本,“道”是原则。如果一个人坚持这个根本,相信这个原则,即使他取得很大成功,也应该坚守淡泊退让的处世方针。我在《道德经》第九章提出的“功成身退,天之道”,是对所有取得成功,或者是发了大财,或者是掌了大权,或者是出了大名的人,提出的忠告,也是处世哲学的具体体现。世上的成功者是少数,才能、机会给他们造就了成功;多数人平平淡淡过了一生;还有一些人是成功者的反面,他们遭到了失败,是失败者。在这三种人当中,成功者最容易居“功”自傲,飘飘然忘乎所以,这些人最要警惕。他们应该记住我的话:“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王弼本作‘棁’,此据河上公本)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水满必溢,想使水不溢出来,必须在满溢之前制止它;太锋利的东西,容易折断,保不长久。贪财聚敛,金玉满堂,结果往往物在而身亡,一样东西也带不走;富贵而骄奢的人,不仅自己丧身,还会殃及后代,别人还会骂一句:咎由自取,活该!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