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老子辩证法包含质量互变的定律(韩非的诠释,法家深化了我的思想)

老子辩证法包含质量互变的定律(韩非的诠释,法家深化了我的思想)

老子辩证法包含质量互变的定律(韩非的诠释,法家深化了我的思想)29.问:在先生的辩证法思想中,也包含了这一质量互变的辩证规律。您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毫末(种子的萌芽)不是大树,但毫末不断发展,最终会长成合抱的大树。这时,它同“毫末”就有质的不同了。一堆土成不了高台,但不断积土,最后可以垒成高台,九...

老子辩证法包含质量互变的定律(韩非的诠释,法家深化了我的思想)

29.问:在先生的辩证法思想中,也包含了这一质量互变的辩证规律。您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毫末(种子的萌芽)不是大树,但毫末不断发展,最终会长成合抱的大树。这时,它同“毫末”就有质的不同了。一堆土成不了高台,但不断积土,最后可以垒成高台,九层台和一堆土又有质的不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生这句名言,千百年来启迪和鼓舞了多少人成就了大事业。这精彩而又通俗的表述,深刻地诠释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荀子说:“跬步而不休,跛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荀子·修身》)就是从先生这句话来的,不过就不那么通俗易懂了。大意是说,脚不好的人走路,只要不停步,就好像坏了脚的老甲鱼也能爬行千里。先生又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第六十三章)难和易,大和细,差别很大,但从一点一滴的细小努力做起,即可完成巨大的工作,这就叫“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第六十三章)。

在人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和国家的政治活动方面,先生也有意识地运用质量互变的规律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法。您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第六十四章)认为在事物未稳定时,它的稳定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显著变化的迹象时,容易打主意;事物还脆弱时,容易消融;事物还微细时,容易打散。这就是说,在事物的量变还没有引起质变时,处理问题比较好办;一旦量变引起质变,就得用另外的办法了。先生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第六十四章)此言极是。当时虽然没有概括出质量互变这个规律性,但先生实际上已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见解。这应归功于辩证法思想的伟大。

答:我还想提提韩非对我论述的解释。在我以后的时代里,我认为韩非对我许多思想的诠释是有深度的。他虽然是法家代表人物,但对我的思想很注意研究和吸收。可以不夸大地说,我的思想是形成法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曾用“千丈之堤,以蚁蝼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喻老》)的形象语言,说明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千里大堤,阻隔江水,但是,小小的蚂蚁打的洞穴可使长堤在顷刻之间崩塌,造成大水灾;烟囱里的小火星,可以把百尺高楼烧成灰烬。所以,白圭治堤,从填塞蚁穴开始;丈人防火,从填没烟囱空隙实行。韩非说:“此皆慎易之避难,敬细以远大也。”(《韩非子·喻老》)

韩非还举了名医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事例,说明小病不治,大病吃苦的道理。扁鹊初见蔡桓公,对他说:你有病在腠理(中医名词,指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要赶快治,不然会转成重病。桓公说:寡人无病,不必治病。还讽刺扁鹊说:做医生的都以为自己能给别人治病,以表示自己有本事。十天后,扁鹊又见桓公,说:君之病已到肌肤了,不治,恐怕要更深了。桓公仍然不理他,而且显得很不高兴。再过十日,扁鹊又见到桓公,对他说:你的病已到肠胃了。桓公还是不理睬他。又过了十天,扁鹊见到桓公,看了看他,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桓公叫人问扁鹊,为什么不说一句话,回身就走?扁鹊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为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又过了五天,桓公全身疼痛,急忙叫人去找扁鹊,扁鹊早逃到秦国去了。不久,讳疾忌医的蔡桓公就一命呜呼了。韩非用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道理。安国治民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他指出:“明君见小奸于微,故民无大谋;行小诛于细,故民无大乱。”(《韩非子·难三》)此言甚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21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