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解读、赏析
021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注释】
①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
②其人:指文王、武王。
③息:灭,消失,停息。
④敏:勉力,用力,致力。
⑤蒲(pú)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
【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的道理。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策都记载在典籍上。他们活着的时候,颁布的政策都能实行;他们去世了,那些政策都停止了。治理人的途径是勤于政事;治理地的途径是多种树木。其实,政事就像芦苇一样,具有可塑性,完全取决于用什么人。要得到适用的人在于修养自己,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大道,遵循大道要从仁义做起。
【赏析】
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在儒学中也是头等重要的话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因为它有可塑性。墙头芦苇草,风吹两边倒。政事的兴废,完全取决于执政者个人是否贤明,这是孔子“人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在古代社会,“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情况屡屡发生,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禹汤文武执政,有仁政;纣王执政,有酒池肉林;始皇执政,有焚书坑儒;太宗执政,有贞观之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题,而“在人”,不在执政者的为所欲为,而在强调执政者的自身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