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匿怨而友其人》解读、赏析
053 匿怨而友其人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匿怨而友其人注释】
①足恭:一释为两只脚弯曲做出恭敬逢迎的姿态来讨好别人;另一释为过分恭敬的意思。笔者以为在这里采用后说更妥。
②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据传是《春秋左传》一书的作者。
【匿怨而友其人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作和颜悦色的样子,摆出逢迎恭维的姿态,低三下四地过分恭维,阿谀奉承,左丘明认为这种人非常可耻,我也认为这样做非常可耻。把怨恨埋藏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对人亲近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这种人是可耻的。”
【赏析】
本段选自《论语·公冶长》。《论语·学而》开篇就有:“巧言令色,鲜仁矣。”意思是说:“花言巧语,装作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心的啊。”《公冶长》篇又谈及“巧言令色”,可见该问题之重要。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里,孔子从反面来阐述仁的问题,即“花言巧语”、“工于辞令”、“阿谀逢迎”是仁的对立面。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做法,主张说话行事处处应谨小慎微,说到做到,先做后说,提倡人们要正直、坦率、诚实,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表明,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诚笃的处事态度和质朴的实践精神长期影响着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这符合孔子培养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有很强的针对性。正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