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学记《大学之法》解读、赏析
158 大学之法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大学之法注释】
①豫:同“预”,预防。
②可:适当。时:及时。
③陵:超过。节:限度。孙:同“逊”,顺,意为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④捍(hàn):抵触。胜:克服。
⑤燕朋: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
⑥燕辟:轻慢邪僻的言行。
⑦喻:启发诱导。
⑧道:同“导”,引导。牵;强拉。
⑨强(qiǎng):勉励。抑:压制。
【大学之法译文】
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因材施教;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碍而导致难以克服;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杂乱施教而不循序渐进,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这六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君子如果既知道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教育出现失败的原因,那么他就可以担任别人的老师了。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赏析】
本段选自《礼记·学记》。这一节专门讲教育和学习的方法,方方面面都讲到了,从及时施教、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到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可以说非常全面。方法的问题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直接关系到教和学的成败。其实,不光教育如此,几乎一切社会活动都存在方法问题。目标无论怎么伟大和诱人,方法不对,都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成语中的“事倍功半”和“事半功倍”,都是就方法问题而言的,也表明了方法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