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国学语录/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解读、赏析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解读、赏析

036 学而时习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注释】①习:习行,实践。②说(yuè):同“悦”,喜悦。③愠(yùn):怒,怨恨。④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学而时习之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经常习行,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不正是...

036 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时习之注释

①习:习行,实践。

②说(yuè):同“悦”,喜悦。

③愠(yùn):怒,怨恨。

④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

学而时习之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并经常习行,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了,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理解也不怨恨,不正是君子应有的胸襟吗?”

赏析

本段选自《论语·学而》,是论语开篇第一段,是我国古代经典中流传最广,几乎家喻户晓的一段名言。这段话是孔子教育自己弟子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告诉学生们如何学习,如何做学问,并且学了以后要不断习行,不断实践。孔子认为,学习知识,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求甚解,同时要把学过的知识付诸实践,即“时习之”,这样,所学过的知识才能记得牢固,熟练掌握,才能对前人传承下来的知识有深刻的理解,知识也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所以,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按照知识去实践,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是告诉弟子们做人的道理。有学者认为,这里的“朋”是指同学、同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指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孔子的学生们聚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这对孔子弟子们来说,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们理解,孔子这里想告诉学生们的,主要是要善于同别人相处。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里,能否与你经常接触的人友好相处,是做人必须修炼的一门功课。把与朋友相聚看成是件高兴的事,就是倡导“与人为善”,对别人持友善的态度,是处理好人与人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交友之道,处世之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总结了我们民族重礼仪而又好宾客的优良民族传统。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引用了这句话,使这句经典名言传遍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从此世界各国人民都知道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好客之国。“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是说对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的人也不怨恨,讲的是每一个有修养的人应有的胸怀。强调做人要宽容、大度,以德报怨,而不要小肚鸡肠、斤斤计较,这也是处理好与他人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讲的还是做人的道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